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2)
2023(10639)
2022(9411)
2021(8597)
2020(7120)
2019(16615)
2018(16532)
2017(32971)
2016(17736)
2015(19890)
2014(19836)
2013(19804)
2012(18105)
2011(16329)
2010(15899)
2009(14107)
2008(13444)
2007(11495)
2006(9855)
2005(8274)
作者
(50251)
(41517)
(41220)
(39221)
(26591)
(19886)
(18662)
(16425)
(15858)
(14758)
(14498)
(13865)
(12892)
(12891)
(12873)
(12510)
(12447)
(12426)
(11914)
(11720)
(10314)
(9967)
(9959)
(9360)
(9278)
(9095)
(9092)
(9074)
(8267)
(8202)
学科
(74213)
经济(74131)
管理(54776)
(50015)
(42063)
企业(42063)
方法(39510)
数学(35174)
数学方法(34875)
(18376)
(17810)
中国(16993)
(15908)
环境(15579)
业经(15218)
地方(14298)
(12854)
贸易(12850)
(12426)
(12335)
财务(12278)
(12267)
财务管理(12256)
农业(12098)
企业财务(11713)
(11505)
理论(11418)
技术(11375)
(11024)
(9858)
机构
大学(252409)
学院(249612)
管理(106203)
(99877)
经济(97831)
理学(93759)
理学院(92831)
管理学(91404)
管理学院(90972)
研究(77620)
中国(56154)
(52353)
科学(48373)
(44473)
业大(37804)
财经(37230)
(37221)
(36632)
中心(35375)
研究所(34230)
(34045)
(33545)
北京(32728)
(31572)
师范(31303)
经济学(29982)
农业(28738)
(28594)
财经大学(28072)
商学(27788)
基金
项目(180287)
科学(142716)
基金(132794)
研究(131753)
(114685)
国家(113794)
科学基金(99253)
社会(83292)
社会科(79098)
社会科学(79079)
基金项目(71423)
(69728)
自然(65678)
自然科(64131)
自然科学(64119)
自然科学基金(62983)
教育(60101)
(58701)
资助(55124)
编号(53297)
成果(41713)
(40198)
重点(39521)
(37515)
(37446)
课题(35571)
科研(34954)
教育部(34911)
创新(34856)
人文(34507)
期刊
(99433)
经济(99433)
研究(70381)
中国(38978)
学报(38346)
管理(36558)
科学(35396)
(31736)
(31583)
大学(29188)
学学(27524)
教育(24946)
农业(22604)
技术(20835)
(18847)
金融(18847)
财经(17519)
业经(16367)
经济研究(15975)
(14685)
理论(13464)
图书(13338)
问题(13037)
实践(12543)
(12543)
技术经济(12322)
科技(12261)
(11222)
商业(10939)
现代(10938)
共检索到33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静  储盼  任庆忠  
文章在分析碳排放权交易现状之后,提出基于碳排放权标的期权,分析其避险作用,并且给出了基于完备市场下的定价方法。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欧盟配额的碳排放期权,由于欧盟市场交易数据存在异方差特性,建立条件异方差模型估计波动率,从而通过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的理论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剑飞  伊静  
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定价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排放权内在价值角度出发研究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建立以本量利为分析思路的定价模型,并选取了火电企业为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认为,本文所构建的定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可以为我国碳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悦  杨爱军  林金官  
机制转换模型可以将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反映到对模型参数的调整中,故运用马氏链刻画外部机制建立机制转换模型,基于此进行碳排放权期权定价。为实现其价值函数的数值计算,首次设计并证明了一套倒向递归算法,该算法依据马氏链跳跃的划分实现递归,从而克服了马氏链带来的运算高复杂度,其数值结果展示了完整的波动率微笑和期限结构。最后通过与前人提出的算法以及蒙特卡洛模拟比较表明,倒向递归算法可获得更高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智霞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露  林健  
价格机制作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是影响碳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框架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机制实施的设计方案,最后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文彬  高韵芳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的角度,研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要商品———EUAs和sCERs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以及两者的期货价格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现货市场始终都处于价格信息中心,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甚至未体现;信息波动溢出方面,EUA市场中期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而CER市场中现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EUA的期货市场与CER的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的价格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但EUA市场的期货价格对CE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浩  刘元根  朱佩枫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碳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传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EUA的期现货价格各自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配额交易机制下的欧盟碳排配额的期货现货价格相互引导。而CER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现货价格不是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这对于研究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中国将来建立碳期货交易所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丽娟  乔晗  赵鸣  龙琼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郇志坚  陈锐  
碳期货市场在碳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常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两种主要商品EUA、CER的期货价格关系,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公共因子模型对欧盟碳期货EU-A与CER期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EUA、CER这两种主要碳排价格指标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同时EUA期货价格引导CER期货价格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靖烨  曹铭  李朋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立了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自试点成立以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各项市场指标全国领先,并且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接近。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63个日收盘价格组成的收益率序列建立GARCH-M模型分析发现,该序列不满足随机游走,并具有波动积聚的特点,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的条件。因此,应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运行的有效性,推进国内外市场交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公维凤  王丽萍  王传会  高仲芳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5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对象,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GARCH-BP组合模型分析了碳交易价格收益率的波动特征。结果显示:5个碳交易试点均存在波动聚集性的特征,且波动的持续性较长。5个碳交易试点中只有广东碳交易市场的收益率与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4个试点均不存在风险溢价。广东碳交易价格收益率波动还存在非对称性,其他4个试点的非对称性均不显著。从波动特征看,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程度最高。为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尽早实现,需要进一步健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调控体系、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完善碳交易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创新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立祥  胡灿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框架覆盖下企业的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环境是碳交易价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和气候变化是碳交易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价格对碳交易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将"强制纳入"与"鼓励吸收"相结合,确定合理的碳配额总量以及以免费为主,有偿为辅的分配方式,逐步推行跨期储备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云  杨来科  赵捧莲  
文章首先回顾了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研究文献,然后以边际减排曲线为分析工具,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利益分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承诺为依据进行不同交易范围下各国收益分配的实证分析。通过构建两阶段模型,文章讨论了发展中国家未来承担不同减排义务情况下现阶段的最优出口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非附件B国家"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需加强合作以应对利益分配不公,中国需要针对13亿吨最优出口规模,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规模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设施,引导企业自律性减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子平  刘富存  
本文采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能源价格、宏观经济发展等七大类共16个因子对我国5个区域市场碳价的影响,并使用MIV方法计算了这16个因子对区域碳价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宏观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水平及汇率是我国区域碳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天然气价格、宏观经济发展及汇率对碳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政策和国际碳资产价格对碳价的影响普遍较弱;而气温对碳价几乎没有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为建设全国碳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翠凤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本文以156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外部性理论、排污权交易机制和波特假说等理论,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我国碳交易价格较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不能增加一般企业的价值,但能显著提升高碳行业和高碳企业的价值。因此,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以扩大碳市场在多个行业中的辐射范围,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