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0)
- 2023(8863)
- 2022(7599)
- 2021(6913)
- 2020(6045)
- 2019(14174)
- 2018(14411)
- 2017(28597)
- 2016(15936)
- 2015(18232)
- 2014(18794)
- 2013(18955)
- 2012(18280)
- 2011(16881)
- 2010(17350)
- 2009(16277)
- 2008(16660)
- 2007(15411)
- 2006(13626)
- 2005(12457)
- 学科
- 济(70506)
- 经济(70431)
- 管理(45684)
- 业(41521)
- 方法(33635)
- 企(32533)
- 企业(32533)
- 数学(29243)
- 数学方法(28957)
- 农(19640)
- 中国(19619)
- 学(17820)
- 财(17795)
- 制(14796)
- 环境(14509)
- 贸(14235)
- 贸易(14231)
- 业经(13915)
- 易(13822)
- 银(12742)
- 银行(12698)
- 农业(12623)
- 和(12177)
- 行(12147)
- 地方(11936)
- 融(11469)
- 金融(11466)
- 理论(11279)
- 务(10343)
- 财务(10323)
- 机构
- 大学(252092)
- 学院(248523)
- 济(103733)
- 经济(101459)
- 管理(91656)
- 研究(86251)
- 理学(77992)
- 理学院(77064)
- 管理学(75722)
- 管理学院(75258)
- 中国(65478)
- 京(53963)
- 科学(53372)
- 财(50385)
- 所(45693)
- 农(45052)
- 研究所(41441)
- 财经(39959)
- 中心(38774)
- 江(37949)
- 业大(37915)
- 经(36020)
- 农业(36010)
- 北京(34543)
- 范(33329)
- 师范(33002)
- 经济学(32971)
- 州(30225)
- 院(30117)
- 经济学院(29969)
- 基金
- 项目(155076)
- 科学(120122)
- 研究(112136)
- 基金(111455)
- 家(97974)
- 国家(97210)
- 科学基金(80562)
- 社会(69731)
- 社会科(65987)
- 社会科学(65962)
- 省(59948)
- 基金项目(58961)
- 划(51954)
- 教育(51952)
- 自然(51670)
- 自然科(50352)
- 自然科学(50323)
- 自然科学基金(49418)
- 资助(46184)
- 编号(46104)
- 成果(39053)
- 重点(35814)
- 部(35498)
- 发(34090)
- 课题(32041)
- 创(31311)
- 科研(30138)
- 教育部(29806)
- 创新(29440)
- 计划(29023)
共检索到36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琦铀 张成科 张能福 宾宁
在构筑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程中,最重要却又最棘手的问题是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本文首先对免费分配和公开拍卖这两种理论界探讨最多的初始配置方式进行评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不同维度进行政策考量,得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初期,我国宜采用免费初始碳排放权配置方式;其次,采用建模分析法,对常用的基于历史绩效的"祖父制"及社会最优绩效的初始配置方式进行分析,并指出所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基于经济最优与公平兼顾的碳排放权初始配置策略,并在结论部分对我国初始碳排放权配置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控制 初始配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梦舒
合理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法以及科学的定价机制是碳交易市场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本文在金融工程视角下对我国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方式及定价进行了研究,提出将期权引入到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中,企业可以无偿分配一定比例的碳排放权配额以及有偿获得碳期权。在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下,本文还使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碳期权的初始分配定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初始分配 期权 定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碳排放权交易是人类寻求有效减排方式的重要成果,关于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研究对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碳排放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具体的配置方法和配置模型展开,且多数配置方法和模型一般以单个指标或影响因素作为配置依据,鲜有学者从系统角度出发来研究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文章基于系统角度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初始权配置的指标,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和指标,能充分体现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公平、效率、可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为实现碳排放初始权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关键词:
碳排放初始权 配置系统 碳交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淑艺 赖芨宇 郑艳丹 孙晓丹
建筑规模的扩大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建筑业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规范、政策、市场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推动碳排放交易在建筑业实施的对策,以推动建筑碳交易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权 SWOT分析 减排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淑艺 赖芨宇 郑艳丹 孙晓丹
建筑规模的扩大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建筑业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规范、政策、市场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推动碳排放交易在建筑业实施的对策,以推动建筑碳交易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权 SWOT分析 减排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德胜
文章基于企业,重点分析了祖父继承法(Grandfathering)、竞价法(Auction)和产出标准法(General Performance Standard)三种普遍认同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下企业的成本收益结构。在计划管理机制内,产品价格受管制,企业的首要目的是保持盈亏平衡。由于缺少竞争压力的企业缺乏发展低碳、清洁能源等技术的动力,管理者应当以竞价法拍卖初始排放权,并根据企业的减排和竞拍成本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同时将拍卖收入有效的投入碳捕获、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领域,使其效益最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生 郁璇
排放权交易是在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充分运用于环境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和实现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政策。鉴于排放权交易制度取得的巨大成效和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探讨了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的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环境进行了深刻剖析,旨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外的减排压力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 碳强度 理论基础 实施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剑飞 伊静
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定价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排放权内在价值角度出发研究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建立以本量利为分析思路的定价模型,并选取了火电企业为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认为,本文所构建的定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可以为我国碳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定价机制 本量利分析 定价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丽娟 乔晗 赵鸣 龙琼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影子价格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溥 李宽强
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认为,基于我国国情,以历史排放或现有排放量的免费分配为主、拍卖为辅的混合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减少免费分配的比例、增加拍卖的比例,直至完全拍卖,可能是中国当下最佳策略选择。
关键词:
碳排放 碳交易 排放权 初始分配 低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静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增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介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兴起和发展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测量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价值估价方法、实施总量控制和初始合理分配相结合的配额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期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定价理论 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彩平
综述碳排放权会计确认的研究现状可知,不同的组织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不同的资产类别,从而导致了碳排放权会计确认的多元化,并削弱了碳排放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应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碳排放权的本质。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的货币属性比商品属性更能反映碳排放权的本质,不仅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实现了内在一致性,而且实现了减排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碳排放权的货币确认避免了项目型和配额型这两种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下会计确认的复杂性,碳排放权应初始确认为"碳货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翁旻 杜春明
碳排放权配置是碳交易的基础,我国在碳排放权政府配置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在上海等地进行了试点。在充分阐述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内涵基础上,笔者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内部审计与社会独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主体,其审计内容具体包括合规性审计、碳排放量审计、绩效审计。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并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碳会计核算和披露制度、完善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政府配置 政府配置审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繁华 陈建军 吴立军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税率 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