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62)
- 2023(20000)
- 2022(16929)
- 2021(15399)
- 2020(12997)
- 2019(29796)
- 2018(29395)
- 2017(55906)
- 2016(30636)
- 2015(34414)
- 2014(34252)
- 2013(33911)
- 2012(31580)
- 2011(28679)
- 2010(28842)
- 2009(26367)
- 2008(25972)
- 2007(23235)
- 2006(20296)
- 2005(18194)
- 学科
- 济(132416)
- 经济(132279)
- 管理(87915)
- 业(84639)
- 企(68370)
- 企业(68370)
- 方法(60463)
- 数学(53681)
- 数学方法(52913)
- 中国(35621)
- 农(35550)
- 财(33043)
- 地方(30061)
- 业经(28283)
- 学(28145)
- 贸(27583)
- 贸易(27567)
- 易(26786)
- 农业(23998)
- 制(22802)
- 环境(22744)
- 务(20279)
- 财务(20206)
- 财务管理(20152)
- 银(20084)
- 融(20066)
- 金融(20062)
- 银行(20011)
- 技术(19959)
- 理论(19623)
- 机构
- 学院(441818)
- 大学(440496)
- 济(180381)
- 经济(176764)
- 管理(168103)
- 研究(152207)
- 理学(145437)
- 理学院(143768)
- 管理学(140859)
- 管理学院(140091)
- 中国(114445)
- 科学(96845)
- 京(93656)
- 农(83410)
- 财(81496)
- 所(78857)
- 研究所(71816)
- 业大(71341)
- 中心(70433)
- 江(66779)
- 农业(66086)
- 财经(64957)
- 经(59067)
- 北京(58757)
- 范(56602)
- 师范(55814)
- 经济学(55481)
- 院(55110)
- 州(53196)
- 经济学院(50302)
- 基金
- 项目(301443)
- 科学(236285)
- 基金(219072)
- 研究(210661)
- 家(194910)
- 国家(193331)
- 科学基金(164644)
- 社会(133299)
- 社会科(126510)
- 社会科学(126476)
- 省(119115)
- 基金项目(115159)
- 自然(110322)
- 自然科(107863)
- 自然科学(107833)
- 自然科学基金(105907)
- 划(101076)
- 教育(97942)
- 资助(91321)
- 编号(83261)
- 重点(68867)
- 发(67670)
- 成果(66097)
- 部(65785)
- 创(62793)
- 科研(58937)
- 创新(58755)
- 课题(58531)
- 计划(57718)
- 教育部(55700)
- 期刊
- 济(193340)
- 经济(193340)
- 研究(123097)
- 中国(87536)
- 学报(77609)
- 农(74940)
- 科学(68969)
- 财(63158)
- 管理(61520)
- 大学(57727)
- 学学(54803)
- 农业(50965)
- 教育(45330)
- 融(40521)
- 金融(40521)
- 技术(39451)
- 业经(32427)
- 经济研究(31858)
- 财经(31844)
- 业(28022)
- 经(27364)
- 问题(25704)
- 统计(23287)
- 贸(22186)
- 版(22064)
- 技术经济(22048)
- 策(21322)
- 科技(20872)
- 商业(20283)
- 业大(19939)
共检索到651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谦 吴婷 覃一冬 贾鹏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本文选用2003~2021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ETP)为出发点,用生态效率测度绿色发展水平,通过PSM-DID和SDID模型实证检验了CETP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CETP能显著促进绿色发展,且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2)CETP产生的创新效应对绿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效应不显著;(3)CETP对周边试点城市产生了显著负向的溢出效应,但对非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彩江 李章雯 周雨
伴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试点省市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绿色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区域绿色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焱林 施博书
绿色信贷政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国企业环保升级。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信贷政策有助于绿色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获取信贷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创新;(2)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最强,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影响次之,对中部地区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3)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正向影响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赵鹏 任相伟 韩莹
碳排放权交易已在多个试点地区实施多年,利用建模分析方法,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对地区工业碳锁定程度的影响。采集中国30个省区市2010—2016年面板数据,计算工业碳锁定系数,依此测算工业碳锁定程度,并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和空间计量-双重差分法(SDID)加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减轻本地区工业碳锁定程度,且我国工业碳锁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权交易在某一地区的实施,同样可减轻其相邻地区工业碳锁定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衍平 李晶 陈会英
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多期PSM-DID模型研究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对试点地区碳排放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显著抑制了试点地区碳排放,同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红利。②政策影响效应存在时滞性,且影响效应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强;政策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减排和经济增长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大。③技术进步分别在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与碳排放、经济发展水平间发挥中介作用。④环境规制在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与技术进步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技术进步和碳排放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唐洋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286个城市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利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生态效率,通过一系列检验后,证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科技进步,并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改善城市生态效率。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效率 PSM-DID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元正 叶秀敏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电子商务可以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个崭新而有效的思路。本文以2006—2019年1 178个县域地区为样本,以淘宝村代表电子商务对县域地区的冲击,运用改进后的面板PSM-DID方法及中介效用模型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地区人口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有助于县域地区的人口规模增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张,发挥对服务业和流通业的乘数效应,进而促进人口规模增加。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相较于以往的土地政策,电子商务对于中西部地区人口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与局限,本文提出了完善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等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秀琳 汪心如 张恬
文章结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转型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该结果在处理多期双重差分权重异质性后依然成立;(2)绿色转型改变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使大量农民工流入到非技能密集型行业;(3)绿色转型在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的同时恶化了其就业状况,表现为工资水平与劳动合同签订概率均显著下降。文章的结论对兼顾推动绿色转型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绿色转型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兴华 林明裕
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了工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FDI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在样本考察期间,部分典型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外资企业平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但整体上,内资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速高于外资企业,呈现出明显的赶超态势。(2)总体而言,引入外资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持续性。(3)深入到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FDI主要促进了东部地区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资源类、高耗能类工业相比,机械制造类和轻纺类工业的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文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得到了稳健的研究结论。据此,本文认为,引进外资应因地施策、因行业施策,根据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各行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合理的引资政策,促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峰波 程文浩 徐淑华
本文选取2007—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检验了“撤县设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撤县设区”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撤县设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其对行政级别一般的城市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作用却不明显;在适度规模的城市实施“撤县设区”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而在规模过大或过小的城市实施的作用却不显著;相比于策略创新,“撤县设区”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创新。(3)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强化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创新水平。(4)“撤县设区”的“扩散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政策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其能通过“知识溢出”提高周边城市的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