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6)
2023(11712)
2022(10140)
2021(9696)
2020(7901)
2019(18642)
2018(18460)
2017(35620)
2016(19235)
2015(21793)
2014(21693)
2013(21733)
2012(19951)
2011(18189)
2010(17710)
2009(15815)
2008(15152)
2007(12736)
2006(10991)
2005(9652)
作者
(54384)
(45143)
(44602)
(42544)
(28767)
(21429)
(20278)
(17874)
(17189)
(15878)
(15459)
(15258)
(14244)
(13997)
(13947)
(13735)
(13487)
(13220)
(12858)
(12672)
(11110)
(11036)
(10678)
(10148)
(10026)
(9949)
(9827)
(9755)
(8956)
(8889)
学科
(79684)
经济(79601)
管理(54799)
(49199)
(40426)
企业(40426)
方法(37994)
数学(33495)
数学方法(33192)
中国(22650)
(19734)
(17735)
(17533)
(16554)
贸易(16545)
环境(16379)
业经(16250)
(16172)
地方(14062)
(13569)
(13041)
农业(12997)
(12085)
理论(11630)
(11502)
技术(11471)
银行(11467)
(11120)
金融(11119)
(11000)
机构
大学(274682)
学院(270058)
(114380)
经济(112242)
管理(110237)
理学(96340)
理学院(95300)
研究(94316)
管理学(93892)
管理学院(93420)
中国(70325)
(59071)
科学(57352)
(48385)
(46569)
研究所(42902)
中心(41478)
(40579)
财经(40054)
业大(39589)
北京(37908)
(36787)
(35356)
(35100)
经济学(34976)
师范(34823)
(34301)
农业(31858)
经济学院(31624)
财经大学(30124)
基金
项目(191315)
科学(151144)
基金(141379)
研究(140522)
(123307)
国家(122374)
科学基金(104982)
社会(89370)
社会科(84796)
社会科学(84774)
基金项目(75345)
(71043)
自然(68103)
自然科(66512)
自然科学(66498)
自然科学基金(65317)
教育(63159)
(61205)
资助(58416)
编号(55909)
成果(45108)
(43436)
重点(42505)
(40701)
(39539)
课题(37906)
教育部(37440)
国家社会(37282)
创新(36969)
科研(36703)
期刊
(117743)
经济(117743)
研究(80851)
中国(47083)
学报(41891)
科学(40098)
管理(39223)
(36311)
(33903)
大学(31748)
学学(29749)
教育(27464)
农业(26253)
技术(21851)
(20751)
金融(20751)
经济研究(19704)
财经(19016)
业经(17556)
(16189)
问题(15526)
图书(14608)
(14144)
理论(13548)
(13295)
科技(13215)
技术经济(13094)
世界(12656)
资源(12368)
实践(12255)
共检索到383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戴永务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萍  王智佳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体制保证,是中国发展碳交易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碳排放量测算、碳交易价格机制、碳交易政策效应及政策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碳交易制度的研究进展,得出结论:现有碳排放测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碳交易价格机制影响因素众多且影响路径复杂,随着科技与理论的不断发展,高精度的价格预测模型不断出现;全面系统的碳交易政策效应研究及政策体系亟须建立,碳交易政策建议趋同特征明显。在未来应以技术为支撑,从底层或微观视角出发,进行可操作的、更精确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红敏  
个人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不同于上游的总量交易以及碳税等政策工具,个人碳排放交易因其能够推动个人直接参与碳减排而受到关注。鉴于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排放权分配以及清缴方式的差异,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个人碳排放交易在政策公平、效率和效果方面有不同表现,而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在上述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认为,基于人均排放进行配额分配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更能体现个人在碳排放权方面的平等性。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即使考虑不确定性,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成本远高于上游的总量交易系统。如果仅仅考虑减排本身的收益,可能不足以覆盖其成本。因此,个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静  
在碳排放量跃居全球首位的严峻压力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成绩卓著。然而,碳排放权售价过低造成的巨大损失迫切要求中国构建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  
本文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设立两种区域碳交易情景,以最小化碳强度为目标,分析区域碳交易对经济、环境的潜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高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地区间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存在差异,为实现区域碳交易提供基础。通过情景分析法,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区域碳交易会降低碳强度;在设立不同经济增长水平、环境约束限制的情景下,碳强度降低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萍萍   王亚琦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波  
空间灵活性决定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和定价机制效率,但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先试点后推广"的自下而上的碳交易市场构建模式,这会导致市场的碎片化问题。如何将多个并行运转的区域碳交易市场进行连接,构建全国性市场,是中央计划者必须要提前考量的问题。市场连接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价格信号,这需要设计一系列宏观调控工具,在避免系统失灵的同时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本文从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出发,研究了惩罚水平与排放权短缺的概率预期对价格信号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讨论了最新的价格管理机制——价格上下限,安全阀机制,动态分配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渐进式宏观调控策略。该策略通过运用一系列宏观调控工具(惩罚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史亚东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以成本最小化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控制的环境政策机制。目前,中国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出口相应的核证减排量。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出口的核证减排量呈显著上升态势,然而本文认为,当前CDM项目的开发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考虑未来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的增加,当前碳排放权的出口量存在最优规模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最优化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碳交易现状,指出了中国参与其中遭遇的问题与相应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庆丰  李赛  吴楚珩  雍会  
文章选取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行业样本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和最近邻匹配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ETS试点政策划分为五个时期,探究中国ETS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ETS试点政策各阶段均能显著降低试点省份行业碳排放,但各阶段减排效应差异较大。试点政策发布初期,总量管制通过降低配额供给,提高企业合规成本和对碳排放权的需求,倒逼高碳排企业主动减排;试点政策实施后期,总量管制的冲击效应减弱,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妍  李玥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立下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总体方向。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以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各国的碳市场建设有共性也有个性。文章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欧盟、美国、新西兰和韩国成功实施碳交易制度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各国、各地区制度的异同点,对中国的制度设计提出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茂芝  任心原  高淮  张文秀  
我国正处于由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的初期阶段。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于控排企业和碳市场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资产预期收益,因而对企业做出相关的碳资产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对各试点碳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碳市场建立初期,大部分市场都存在流动性低下的问题,但随着市场运行时间增长,配额的流动性不断增强。通过将国内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至今流动性的变化规律与EU-ETS进行比较,发现EUA现货市场也出现过类似趋势。参考EU-ETS的发展过程,我国试点碳市场流动性问题将随着市场继续运行得到改善。最后,针对流动性问题对试点碳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智霞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刘伟平  
阐述森林进入碳排放权市场的背景,指出并分析森林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必须要以4个环节的假设为前提,这4个假设分别是:气候变暖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CO2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捕捉技术的变化具有连续性和森林是可以经营的碳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