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1)
- 2023(15192)
- 2022(13170)
- 2021(12321)
- 2020(10330)
- 2019(23254)
- 2018(22915)
- 2017(43828)
- 2016(24186)
- 2015(26660)
- 2014(26058)
- 2013(25818)
- 2012(23290)
- 2011(20594)
- 2010(20290)
- 2009(18358)
- 2008(17742)
- 2007(14931)
- 2006(12733)
- 2005(10654)
- 学科
- 济(86125)
- 经济(86031)
- 管理(75276)
- 业(67384)
- 企(57217)
- 企业(57217)
- 方法(41580)
- 数学(36198)
- 数学方法(35836)
- 财(35610)
- 农(24050)
- 中国(23063)
- 学(20676)
- 务(19787)
- 业经(19739)
- 财务(19720)
- 财务管理(19664)
- 企业财务(18665)
- 地方(17759)
- 环境(17665)
- 制(17117)
- 贸(16920)
- 贸易(16913)
- 易(16431)
- 农业(15777)
- 和(14746)
- 理论(14529)
- 技术(14390)
- 划(14052)
- 财政(13923)
- 机构
- 学院(325598)
- 大学(324797)
- 管理(130107)
- 济(123938)
- 经济(121294)
- 理学(114317)
- 理学院(113110)
- 管理学(111100)
- 管理学院(110558)
- 研究(105188)
- 中国(76966)
- 科学(69295)
- 京(67599)
- 财(63336)
- 农(57223)
- 业大(53596)
- 所(53274)
- 研究所(48753)
- 财经(47899)
- 中心(47657)
- 江(45581)
- 农业(45381)
- 经(43564)
- 北京(41746)
- 范(40737)
- 师范(40229)
- 院(38378)
- 州(36982)
- 经济学(36415)
- 财经大学(35552)
- 基金
- 项目(232821)
- 科学(181366)
- 基金(168457)
- 研究(165355)
- 家(148775)
- 国家(147555)
- 科学基金(126178)
- 社会(103338)
- 社会科(97944)
- 社会科学(97919)
- 省(92144)
- 基金项目(90702)
- 自然(84481)
- 自然科(82478)
- 自然科学(82454)
- 自然科学基金(80958)
- 划(77614)
- 教育(75364)
- 资助(68512)
- 编号(67215)
- 成果(52492)
- 重点(52082)
- 部(49980)
- 创(48974)
- 发(48800)
- 创新(45663)
- 科研(45509)
- 课题(45382)
- 计划(43796)
- 大学(42800)
- 期刊
- 济(128732)
- 经济(128732)
- 研究(91089)
- 学报(57981)
- 中国(57773)
- 财(52523)
- 农(50724)
- 科学(49880)
- 管理(44270)
- 大学(42645)
- 学学(40668)
- 农业(35236)
- 教育(31833)
- 技术(25155)
- 融(23432)
- 金融(23432)
- 业经(22726)
- 财经(22372)
- 经济研究(21783)
- 经(18952)
- 业(17901)
- 科技(17042)
- 版(16678)
- 问题(16432)
- 图书(15490)
- 财会(15238)
- 业大(15181)
- 商业(14860)
- 理论(14764)
- 技术经济(14538)
共检索到456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沛枫 吴祎 朱璐月 翟金超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实行碳交易试点地区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和碳绩效的关系,并引入环境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碳排放权交易及绿色技术创新为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绩效对碳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环境社会责任在两者关系中充当正向且显著的中介作用,且该结论在多项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技术创新在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碳绩效亦可显著改善财务绩效,两者相互影响。此研究为我国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战略思维,旨在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平衡,呼吁管理者关注环境社会责任,为企业早日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共赢提供支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玉 唐清亮 王开田
企业为什么自愿花费资源进行碳减排活动?该研究旨在通过考察企业碳绩效与财务绩效间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美国标准普尔500公司样本,利用碳排放数据计量碳绩效来考察企业碳绩效与财务绩效间关系。为了减缓内生性问题,研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碳绩效和财务绩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财务绩效好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企业碳绩效和财务绩效可以兼得的证据表明,兼负财务与社会责任的企业高管之所以愿意从事碳减排活动,是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绿色形象,还可以获取切实的经济利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玉 唐清亮 王开田
企业为什么自愿花费资源进行碳减排活动?该研究旨在通过考察企业碳绩效与财务绩效间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美国标准普尔500公司样本,利用碳排放数据计量碳绩效来考察企业碳绩效与财务绩效间关系。为了减缓内生性问题,研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碳绩效和财务绩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财务绩效好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企业碳绩效和财务绩效可以兼得的证据表明,兼负财务与社会责任的企业高管之所以愿意从事碳减排活动,是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绿色形象,还可以获取切实的经济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金宝 蔡雯霞 诸葛瑞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在提升地区碳绩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我国的碳交易政策对地区碳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解析碳交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碳绩效,并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但是技术创新对降低碳排放量的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应当对各区域碳配额进行协调管理,并且严格控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占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闫华红 蒋婕 吴启富
本文以2006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行业碳排放量估算公司碳绩效,分析碳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内的碳信息披露水平仍然很低,自愿披露企业不多且企业之间碳排放量披露标准不一致;(2)企业提高碳绩效水平有利于增加财务绩效,企业承担减排责任能够优化自身形象、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3)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碳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非国有企业碳绩效的提升更能显著提高财务绩效;(4)碳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持续增长性,企业积极节能减排能够帮助其实现短期、长期的财务效益;(5)碳绩效与财务绩效会互相影响。
关键词:
碳绩效 财务绩效 产权性质 持续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关键词: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排放权交易 会计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简 庄鑫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展开,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笔者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现实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研究分析,试图找出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邬展霞 王周伟 陈云
随着世界减排形势的发展,欧美国家在2020年前后实施"碳关税"政策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文章通过研究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形势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现状,以排放权国际交易的经济实质为背景,探讨了排放权交易的多重会计属性,分析了其相应的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问题。
关键词:
碳关税 碳排放权交易 碳会计 事项法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和文娜 赵选民
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石油行业环境方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OLS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石油行业2000~2010年的数据进行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较高的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量对企业财务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治理在短期内会削弱企业的财务实力,但长期积极有效的环境治理将成为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可带来环境与财务的双赢局面。结论有助于石油企业实施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绩效 财务绩效 石油行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秋芳 张园园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对碳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 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生产率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减排促经"效果,并且随时间推移,这种正向影响逐渐增强;(2)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降低能源强度、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方式影响碳生产率的提高。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从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政策、降低能源强度、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面助力碳生产率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溥 李宽强
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认为,基于我国国情,以历史排放或现有排放量的免费分配为主、拍卖为辅的混合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减少免费分配的比例、增加拍卖的比例,直至完全拍卖,可能是中国当下最佳策略选择。
关键词:
碳排放 碳交易 排放权 初始分配 低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畅 蔡海静 刘梅娟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各项环境政策的不断落实,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财务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匹配得分(PSM)与双重差分(DID)方法,从微观层面考察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证据表明: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绩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尚不能促进我国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不够显著,但确实提高了纳入交易体系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旸 陈浩苗
以湖北、广东和深圳3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环保政策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政策对湖北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有明显影响,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无明显影响,这说明环保政策对不同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广东和深圳三个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要扩大碳排放权试点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碳金融机制。
关键词:
环保政策 碳排放交易价格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张磊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智霞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交易 低碳经济 碳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