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6)
2023(15403)
2022(13282)
2021(12186)
2020(10228)
2019(23153)
2018(22931)
2017(44984)
2016(24249)
2015(27012)
2014(26839)
2013(26833)
2012(24548)
2011(22410)
2010(22091)
2009(19997)
2008(19435)
2007(17114)
2006(15067)
2005(12777)
作者
(72111)
(60452)
(59643)
(56654)
(37812)
(29107)
(26864)
(23869)
(22772)
(21177)
(20339)
(20266)
(18900)
(18736)
(18422)
(18351)
(18322)
(17782)
(17288)
(16964)
(15344)
(14668)
(14492)
(13749)
(13524)
(13364)
(13212)
(13205)
(12186)
(11996)
学科
(101112)
经济(101003)
(72284)
管理(67391)
(50299)
企业(50299)
(48251)
方法(47258)
数学(41574)
数学方法(41233)
农业(31880)
(26821)
贸易(26809)
(26026)
业经(24795)
中国(23978)
(23287)
(21293)
地方(20418)
环境(18409)
(17633)
技术(15850)
(14480)
财务(14422)
财务管理(14394)
(14102)
理论(13990)
(13956)
银行(13890)
(13776)
机构
学院(349730)
大学(347965)
(144033)
经济(141325)
管理(139430)
理学(122768)
理学院(121507)
管理学(119500)
管理学院(118916)
研究(115821)
中国(85254)
(78959)
科学(73713)
(71993)
业大(62486)
农业(61486)
(60219)
(58420)
研究所(53712)
中心(53078)
财经(49775)
(49133)
(45670)
北京(44259)
(43076)
经济学(42566)
师范(42565)
(41326)
(39650)
农业大学(39374)
基金
项目(248294)
科学(193899)
基金(181055)
研究(177072)
(159667)
国家(158349)
科学基金(134986)
社会(112581)
社会科(106576)
社会科学(106549)
(97527)
基金项目(97221)
自然(89260)
自然科(87149)
自然科学(87126)
自然科学基金(85589)
(81402)
教育(79025)
资助(73804)
编号(71467)
成果(55570)
重点(55255)
(54748)
(53513)
(51710)
创新(48275)
科研(48156)
课题(47683)
国家社会(46385)
教育部(46218)
期刊
(152350)
经济(152350)
研究(95560)
(78199)
学报(62426)
中国(59188)
科学(54389)
农业(53133)
大学(46925)
学学(45045)
管理(44856)
(41719)
业经(30981)
(30320)
金融(30320)
教育(29495)
技术(26538)
(25478)
经济研究(23428)
财经(23091)
问题(22532)
(19570)
(18695)
(18568)
科技(18098)
业大(17680)
技术经济(16548)
世界(16352)
商业(16262)
理论(16109)
共检索到491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华平  陈丽珍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越来越多。日益增加的碳排放对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理,并利用1992—2011年数据分析了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碳排放在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都体现为正效应,即对出口起到了促进和拉动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大都还是依靠高耗能、高投入来实现,而美国已基本超越了这种模式,向更加清洁绿色的方式发展,因而碳排放对其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也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艳  綦建红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分散度指数,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潜力较大,两国应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使农产品贸易取得应有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晔强  石涛  
本文探讨中美农产品加工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原因。得出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结论,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和造纸及制品业呈现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宁  吕新业  白描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宁学敏  任荣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日益扩大的活动呈现出逐步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可能性。我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国和"世界加工工厂",商品贸易已成为影响国内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框架下,借鉴安特魏勒(Antweiler)等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碳视角"阐释了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全球产业洗牌,在自由化进程中,在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的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应合理调整,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艳萍  张昱  吴西弦  
研究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因素分解法,选取2003年、2007年和2011年3个时间点的数据,定量测算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3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负,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玉桃  罗蕴怡  
文章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1985—2011年的出口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结果也表明了广东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二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紧密联系。文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创新和推广低碳技术、构建碳交易平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完善法律法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荣  胡冰  王明喜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通过建立农产品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旨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蓓雪  田志宏  
在WTO受理的贸易争端中,农产品贸易争端占了很大比重,影响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因素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取出了起诉方因子、被诉方因子和竞争力因子三个主因子。笔者认为,经济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低的成员以及在争端产品上竞争力较强的成员是主要的争端当事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占熬  王琼  
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的深入发展,探讨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业结构带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从计量角度精确判定这种影响。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分行业对自贸协议的签署给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带来的改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证明农产品本身的产业间贸易得到了加强,但农业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着逐步深入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寅初  吴金炎  夏薇  
本文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农产品争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国家农业有效政治力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妍  周淑芬  
汇率波动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中日两国作为邻国,贸易交往频繁,日本是我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首先介绍了汇率改革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情况,并对此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日农产品进出口在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持中日农产品贸易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