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51)
2023(22327)
2022(19093)
2021(17418)
2020(15007)
2019(34327)
2018(33941)
2017(65084)
2016(35555)
2015(40103)
2014(40136)
2013(39917)
2012(37006)
2011(33401)
2010(33584)
2009(31605)
2008(31439)
2007(28247)
2006(25114)
2005(22852)
作者
(106266)
(88765)
(88365)
(84324)
(56668)
(42672)
(40156)
(34679)
(33737)
(31948)
(30394)
(29953)
(28455)
(28373)
(27830)
(27352)
(26603)
(26545)
(25684)
(25596)
(22123)
(22032)
(21756)
(20419)
(19985)
(19799)
(19786)
(19759)
(18061)
(17647)
学科
(158266)
经济(158061)
(115867)
管理(115725)
(101114)
企业(101114)
方法(66993)
数学(55736)
数学方法(55046)
(44240)
(42610)
业经(39439)
中国(37584)
(33725)
(31880)
地方(30521)
(29337)
财务(29248)
财务管理(29191)
农业(29063)
企业财务(27701)
理论(25976)
(25831)
贸易(25817)
(25383)
(24991)
技术(24163)
环境(23851)
(23049)
(23043)
机构
学院(521311)
大学(520429)
(213698)
经济(209127)
管理(201597)
研究(176251)
理学(172872)
理学院(170946)
管理学(167873)
管理学院(166943)
中国(134028)
(111026)
科学(109770)
(101052)
(91614)
(90791)
研究所(82116)
中心(79773)
财经(79750)
(79618)
业大(79464)
(72168)
农业(72081)
北京(70134)
(65801)
师范(65056)
经济学(64665)
(63544)
(63142)
财经大学(58708)
基金
项目(343537)
科学(269174)
基金(249011)
研究(246874)
(218198)
国家(216343)
科学基金(185172)
社会(155294)
社会科(147047)
社会科学(147007)
(135022)
基金项目(131272)
自然(121982)
自然科(119134)
自然科学(119097)
自然科学基金(116953)
教育(113379)
(113139)
资助(103478)
编号(99922)
成果(81126)
重点(77341)
(75240)
(73157)
(71643)
课题(69182)
创新(66672)
科研(66160)
教育部(64088)
大学(63868)
期刊
(245780)
经济(245780)
研究(154104)
中国(100814)
学报(85641)
(83779)
(81705)
管理(79024)
科学(77593)
大学(64752)
学学(61495)
农业(56851)
教育(52239)
(46973)
金融(46973)
技术(46588)
财经(40353)
业经(39676)
经济研究(38846)
(34680)
(31709)
问题(31294)
技术经济(27442)
(25478)
统计(24464)
现代(23835)
理论(23799)
科技(23782)
商业(23666)
(23582)
共检索到782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华军  闫庆悦  孙曰瑶  
本文利用品牌经济学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微观视角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机制进行了规范分析。从企业角度,通过构建简洁的碳排放强度模型,将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分解为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率和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有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而规模的扩张则不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同时,品牌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定价权而放大技术进步的正效应和抵消规模扩张的负效应。从消费者角度,研究表明低碳标识可以作为品牌符号引导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选购,从而加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品牌经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有力途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孟莹莹  何辉  张国政  
2012年开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两次调高成品油价格,这必然会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影响。要解决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困境,就不能忽视税收的调控职能。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生产函数模型和消费者效用函数模型,以汽(柴)油消费为例,分别分析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变动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桂兰  张聪群  
面对频发的产品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品牌与安全或优质等价了,他们日益懂得依靠自身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来做出判断,企业和品牌营销传播的各种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文章在回顾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公开信息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模型,最后据此模型为企业的消费者品牌信任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超英  张筱莹  张乾  
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借助前景理论、相似性偏差和从众心理等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消费者选择时的心理因素,揭示了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瀚龙  范黎波  李德辉  
本文基于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企业微观数据,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和二元Probit离散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规制负担和高技术企业生存概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规制负担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生存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的政府规制水平,可将企业的生存风险降到最低,政府规制负担过重或过轻都将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的生存概率;企业的出口行为、企业所有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对这种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性质为国有企业且规模越大,越能降低政府规制负担对高技术企业生存概率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峰波  王雪利  
选取2007—2017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异地交流显著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且减排效应主要来自市长异地交流,多发生在非资源型城市和"十八大"以后;(2)市长任期与城市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初始任职年龄更大和拥有文科教育背景的官员异地交流对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更加显著;(3)地方官员异地交流的碳减排效应通过加强环境规制和打破流入城市原有社会人情网络的渠道来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珂  尹宽  杨洋  
本文试图通过博弈分析寻找到消费者、企业、政府三者间的平衡点,以企业为撬动杆,结合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构建合理的低碳消费者引导机制,以期能够在政府大环境的背景下引导消费者行为方式,使之更加的低碳环保,从而为我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助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和清  
文章根据消费者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品牌企业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形象维护策略中,真相调查策略、互动交流策略可以增强品牌企业形象可信度,进而对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互动交流策略、完善管理制度策略、责任追究策略能有效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并对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企业形象可信度既可直接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还可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而间接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因此,品牌企业在形象维护策略上应坚持消费者取向,并根据相关指向路径不同进行合理优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兰  李洁云  
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旅游业产生的碳排放不断上升,如何缓解旅游业中的碳排放,发展低碳旅游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三个主体组成的模型,对三者在演化博弈中的决策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每个主体决策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旅游消费者低碳出行、引导其进行低碳消费,以期为我国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旅游消费者的决策是互相影响的,政府合理设置对旅游消费者与企业的补贴、罚金,能有效提高旅游消费者和企业参与低碳旅游的积极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兰  李洁云  
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旅游业产生的碳排放不断上升,如何缓解旅游业中的碳排放,发展低碳旅游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三个主体组成的模型,对三者在演化博弈中的决策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每个主体决策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旅游消费者低碳出行、引导其进行低碳消费,以期为我国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旅游消费者的决策是互相影响的,政府合理设置对旅游消费者与企业的补贴、罚金,能有效提高旅游消费者和企业参与低碳旅游的积极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林林  刘人境  
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品牌微博中的企业—消费者交互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模型,并考虑了消费者融入在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对278名品牌微博关注者进行调查,并使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品牌忠诚有显著直接的正向影响,消费者融入在此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林林  刘人境  
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品牌微博中的企业—消费者交互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模型,并考虑了消费者融入在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对278名品牌微博关注者进行调查,并使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品牌忠诚有显著直接的正向影响,消费者融入在此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爱云  杜德斌  
当前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企业品牌管理的新型平台。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微信公众号中消费者品牌契合与品牌价值间的关系。根据对三只松鼠微信公众号用户的调查数据,经实证检验发现,消费者从公众号中获得的体验价值促进了品牌契合的形成,对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和品牌价值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在品牌契合与品牌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社区支持感起正向调节作用。企业要重视公众号对品牌价值的积极影响,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契合;增强消费者的社区支持感,强化品牌契合对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的积极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曰瑶  刘华军  
本文通过对选择爆炸式增长的描述,抽象出一般选择过程模型,并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及构成,证明品牌正是通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提高了选择效率,而企业外部顾客的选择效率决定了处于过剩阶段企业的内部价值的实现和内部效率的高低。本文区分了交易费用与选择成本的差别,进一步深化了对"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核心范畴——选择成本的认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向强   方祺   胡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机制为投资者碳风险关注,但该市场机制存在明显的效应边界。进一步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和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和企业所在城市空气污染更为严重,以及企业非财务绩效表现更好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全面的评估我国碳市场建设的经济后果,为该低碳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