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9)
- 2023(16055)
- 2022(14024)
- 2021(12753)
- 2020(10670)
- 2019(24514)
- 2018(24147)
- 2017(47536)
- 2016(25258)
- 2015(28227)
- 2014(28148)
- 2013(27780)
- 2012(25459)
- 2011(22808)
- 2010(22571)
- 2009(20654)
- 2008(19470)
- 2007(16778)
- 2006(14762)
- 2005(12699)
- 学科
- 济(122050)
- 经济(121932)
- 管理(75450)
- 业(69199)
- 企(57124)
- 企业(57124)
- 方法(54152)
- 数学(48079)
- 数学方法(47530)
- 农(27444)
- 财(26583)
- 中国(26442)
- 地方(25171)
- 学(24581)
- 业经(23651)
- 环境(19606)
- 农业(19076)
- 贸(18477)
- 贸易(18469)
- 易(17792)
- 制(17216)
- 和(16948)
- 务(16869)
- 财务(16799)
- 财务管理(16764)
- 理论(16660)
- 企业财务(15916)
- 技术(15587)
- 划(15387)
- 地方经济(15179)
- 机构
- 大学(362215)
- 学院(360202)
- 济(154671)
- 经济(151714)
- 管理(145937)
- 理学(127815)
- 理学院(126455)
- 管理学(124232)
- 管理学院(123596)
- 研究(118743)
- 中国(86561)
- 京(74944)
- 科学(71721)
- 财(67832)
- 所(57778)
- 财经(55733)
- 农(53994)
- 中心(53522)
- 业大(52855)
- 研究所(52844)
- 经(50831)
- 江(50213)
- 经济学(48051)
- 北京(46586)
- 范(45510)
- 师范(45090)
- 院(43480)
- 经济学院(43201)
- 农业(42040)
- 财经大学(41700)
- 基金
- 项目(252396)
- 科学(199973)
- 基金(186073)
- 研究(182890)
- 家(161563)
- 国家(160291)
- 科学基金(139320)
- 社会(118003)
- 社会科(112020)
- 社会科学(111992)
- 基金项目(98746)
- 省(97221)
- 自然(90930)
- 自然科(88836)
- 自然科学(88816)
- 自然科学基金(87238)
- 教育(83797)
- 划(81632)
- 资助(77242)
- 编号(72984)
- 成果(57249)
- 部(56168)
- 重点(56045)
- 发(53609)
- 创(52185)
- 课题(49344)
- 国家社会(49143)
- 教育部(48815)
- 创新(48755)
- 科研(48579)
- 期刊
- 济(164826)
- 经济(164826)
- 研究(105386)
- 中国(59936)
- 学报(54900)
- 管理(53318)
- 科学(51259)
- 财(51244)
- 农(47410)
- 大学(42476)
- 学学(40457)
- 教育(32985)
- 农业(32858)
- 技术(32320)
- 融(27976)
- 金融(27976)
- 经济研究(27844)
- 财经(27667)
- 业经(25261)
- 经(23665)
- 问题(21047)
- 技术经济(19166)
- 统计(17833)
- 理论(17050)
- 科技(16366)
- 商业(16231)
- 业(16176)
- 图书(15975)
- 策(15958)
- 现代(15594)
共检索到511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红 曹俊文
实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表明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鉴于"速度脱钩"的不足,文章基于"数量脱钩"视角,推导出两者脱钩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变化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量脱钩"可能性曲线",将数量脱钩划分为8种类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主要处于"增长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两种状态。2030年我国基本能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0%-65%的承诺,但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水平有很大难度,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两难境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红 曹俊文
实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表明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鉴于"速度脱钩"的不足,文章基于"数量脱钩"视角,推导出两者脱钩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变化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量脱钩"可能性曲线",将数量脱钩划分为8种类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主要处于"增长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两种状态。2030年我国基本能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0%-65%的承诺,但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水平有很大难度,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两难境地",碳排放总量的增长仍将经历一段较长的时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捷
首先基于Laspeyres分解法将广东省1995—2014年的碳排放累计差异分解为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通过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995—2014年间GDP与碳排放经历了从"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但总体上仍然呈"弱脱钩"状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排放路线图呈倒"N"型变动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捷
首先基于Laspeyres分解法将广东省1995—2014年的碳排放累计差异分解为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通过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995—2014年间GDP与碳排放经历了从"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但总体上仍然呈"弱脱钩"状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排放路线图呈倒"N"型变动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银香
利用"脱钩"、"复钩"的理论与测度方法,分析1995-2012年我国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复钩"的变化轨迹,采用对数平均的Divisa指数(LMDI)分解法对交通业经济增长中的碳排放复钩效应进行驱动因子分解,探究我国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响应关系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整体上的脱钩效应不强,"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是二者响应关系的主要特征;在驱动交通业碳排放复钩的因子中,交通业发展规模的效应最大,其作用远大于技术提高带来的交通业节能及减排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使用LMDI方法,建立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关键。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对策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脱钩关系 区域比较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周明勇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其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减排弹性变动不大,工业节能弹性变成弱脱钩状态,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工业化弹性、城市化弹性和经济发展弹性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要切断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大对海南、宁夏等省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组的减排力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2012年我国29省市8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对29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除北京外,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未呈现明显的脱钩关系,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依然具有路径依赖;(2)"十一五"以来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得...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碳排放 能源消耗 脱钩理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长全 刘兰 段宗志 陈莉 王素凤
基于脱钩理论,建立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模型,揭示2001年~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明确其节能减排形势。从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碳排放 脱钩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世进 姬桂荣 仇方道
基于Tapio系数对雾霾、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利用LMDI模型对两种脱钩进行因素分解,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雾霾脱钩与碳排放脱钩之间的协同关系与各因素的协同程度大小,在此基础上分区域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脱钩努力对雾霾脱钩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协同效应的存在;碳排放脱钩努力不仅对本地的雾霾脱钩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其邻近地区的雾霾脱钩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碳排放脱钩努力对雾霾脱钩的影响在东中部地区表现为负,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凌霄 周敏
基于2000~2013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测算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变化水平,通过构建脱钩模型来研究二者的脱钩状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的乘法形式,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对碳排放量作用的效应大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除了2002~2004年为扩张负脱钩以及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为扩张连结以外,其他年度都为弱脱钩状态;从总体上看,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均为正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能源结构效应则为负,且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因素分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碳排放 脱钩分析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其涛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分析了2000年~2010年间河南省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笔者基于因果链分解的思想,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分解,并采用对数方法研究脱钩因子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大多数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能耗脱钩因子的影响力总体为正向影响,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程度起主导作用,减排脱钩因子影响力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