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6)
- 2023(17800)
- 2022(15172)
- 2021(13902)
- 2020(11723)
- 2019(26416)
- 2018(26078)
- 2017(50296)
- 2016(27414)
- 2015(30274)
- 2014(29371)
- 2013(29380)
- 2012(26745)
- 2011(23992)
- 2010(23750)
- 2009(21692)
- 2008(21405)
- 2007(18980)
- 2006(16563)
- 2005(14606)
- 学科
- 济(111544)
- 经济(111421)
- 业(101146)
- 管理(92475)
- 企(90680)
- 企业(90680)
- 方法(50933)
- 数学(41016)
- 数学方法(40637)
- 财(34601)
- 业经(34000)
- 农(33738)
- 中国(27600)
- 务(24356)
- 财务(24296)
- 财务管理(24268)
- 农业(23680)
- 贸(23421)
- 贸易(23409)
- 技术(23085)
- 企业财务(23006)
- 易(22803)
- 学(22068)
- 制(21011)
- 地方(20327)
- 和(20141)
- 理论(20025)
- 环境(19586)
- 划(19344)
- 策(17201)
- 机构
- 学院(386190)
- 大学(383178)
- 管理(157374)
- 济(157003)
- 经济(153981)
- 理学(136419)
- 理学院(135009)
- 管理学(132934)
- 管理学院(132252)
- 研究(124860)
- 中国(95094)
- 京(80998)
- 科学(78745)
- 财(71504)
- 农(70217)
- 所(62628)
- 业大(61933)
- 财经(57446)
- 研究所(57101)
- 江(56775)
- 中心(56564)
- 农业(55522)
- 经(52469)
- 北京(50276)
- 经济学(46892)
- 范(46049)
- 师范(45507)
- 州(45280)
- 院(45261)
- 商学(42768)
- 基金
- 项目(266142)
- 科学(209645)
- 基金(194186)
- 研究(190777)
- 家(170754)
- 国家(169284)
- 科学基金(146012)
- 社会(121562)
- 社会科(115398)
- 社会科学(115370)
- 省(105295)
- 基金项目(103772)
- 自然(96494)
- 自然科(94312)
- 自然科学(94286)
- 自然科学基金(92669)
- 划(87540)
- 教育(85615)
- 资助(78826)
- 编号(75910)
- 创(59438)
- 重点(59316)
- 成果(58979)
- 部(57595)
- 发(56901)
- 创新(54868)
- 业(51794)
- 课题(51449)
- 科研(51080)
- 国家社会(50166)
- 期刊
- 济(170014)
- 经济(170014)
- 研究(109378)
- 中国(71328)
- 学报(64117)
- 农(64079)
- 管理(61257)
- 科学(58086)
- 财(57139)
- 大学(48131)
- 学学(45867)
- 农业(44194)
- 教育(36263)
- 技术(33280)
- 融(32200)
- 金融(32200)
- 业经(30357)
- 财经(28244)
- 经济研究(27015)
- 业(25882)
- 经(24283)
- 问题(22375)
- 技术经济(20895)
- 科技(20629)
- 现代(18485)
- 版(18470)
- 商业(18380)
- 贸(17968)
- 理论(17334)
- 图书(16942)
共检索到560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道法 高美菊
碳排放交易试点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旨在通过“限额排放”控制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就碳排放交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评估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政策效果,可以为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碳排放交易提供经验和依据。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来探究碳排放交易试点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增加创新产出,通过假设政策发生时间节点的反事实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针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大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受到碳排放交易政策试点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研发补贴 创新产出 最优滞后期 空间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宏霞 王倩倩
本文以2019~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风险投资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通过Logit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投资进入前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选择效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投资进入后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是否存在增值效应或攫取效应。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进入前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存在选择效应;(2)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的增加都会显著地促进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表明风险投资进入后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增值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浩 李阳
高新技术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1年间A股上市的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6 321个样本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审计意见、监管评价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且税收优惠对监管意见较好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同时,税收优惠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产出,从而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企业审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仅能在前半路径表现出调节效应,而在后半段路径不能表现出调节效应,监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在前后路径均表现出调节效应。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和监管评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煊 王俊
本文匹配了201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以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内的出口企业为处理组,同时将其它样本企业设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可以提高试点省市内出口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对高污染、单一产品和非国有资本这三种类型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这些经验研究结果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政府应规范和优化碳交易市场运行管理、与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体系相结合、企业绿色资格认证以及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样本,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民营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大,对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对此,研究提出实施多元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打造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推动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增加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以期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江山 师琪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内容。选取2010—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更高时,碳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企业无形资产越多,碳交易政策对其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相较于小型企业、低竞争度市场中企业,碳交易政策对大型企业、高竞争度市场中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雪萍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日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物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开放创新成为当前物流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但其开放创新能否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收集了39家物流行业上市企业2019-2021年的经营数据,在考虑非均衡调节效应的条件下,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开放创新影响上市物流企业创新产出的机制。结果表明:开放创新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创新产出,其中开放创新广度、深度均能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创新产出;非均衡负向调节开放创新与物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其中非均衡广度负向调节开放创新广度与物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非均衡深度负向调节开放创新深度与物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军 原靖换
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下降对创新产出有显著激励作用,表现为策略性创新产出的显著增加,但对实质性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考虑产权性质和行业差异时,税负下降只对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企业税负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制定政策时应更多向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倾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产权和行业的异质性。
关键词:
减税降费 企业税负 创新产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晴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正向作用,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仍然存在。总体来看,从长期发展战略出发的产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以短期上市或者短期财务收益为目的的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陈镜西 苏春
机构投资者认可企业创新价值是资本市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是创新产出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大、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时,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企业创新产出对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结论揭示了企业创新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内在机制,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决策、监管部门调控投资者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贺小丹 沈瑶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主要围绕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讨论在现有文献中并不少见,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思路来克服这些不足:在使用广义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基本方程的同时,将R&D的累积投入代理企业知识资本;着重讨论R&D内生性问题,结合我国工业企业的特点,对R&D行为决策进行建模分析找出合适的工具变量,从而避免了参数估计值的不一致性。本文实证部分使用了中国2005—2007年度近3万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品与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腾飞 陶秋燕 周平录 孙世强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创新、知识产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创新能够促进知识产出和提升企业经济价值,知识产出在企业社会创新与企业经济价值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企业社会创新对企业社会价值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企业社会创新 知识产出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