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2.60.24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7)
2023(18701)
2022(16342)
2021(15030)
2020(12809)
2019(29615)
2018(29362)
2017(56698)
2016(31045)
2015(35215)
2014(35214)
2013(34810)
2012(32080)
2011(29027)
2010(28912)
2009(26598)
2008(26525)
2007(23373)
2006(20083)
2005(17767)
作者
(90742)
(76002)
(75418)
(71923)
(48172)
(36523)
(34242)
(29730)
(28745)
(27030)
(25809)
(25515)
(23941)
(23846)
(23496)
(23461)
(23157)
(22493)
(21793)
(21791)
(18768)
(18526)
(18505)
(17213)
(17033)
(16850)
(16800)
(16782)
(15409)
(15018)
学科
(124851)
经济(124685)
管理(96242)
(88098)
(74207)
企业(74207)
方法(60912)
数学(53484)
数学方法(52782)
(36463)
(32803)
中国(30571)
(27660)
业经(27229)
(26161)
(23537)
财务(23448)
财务管理(23394)
地方(23188)
(22630)
贸易(22621)
企业财务(22161)
(21931)
农业(21609)
环境(21594)
理论(20037)
(19756)
(19551)
银行(19489)
技术(18915)
机构
大学(447781)
学院(445554)
(177108)
管理(175566)
经济(173257)
理学(152491)
理学院(150802)
管理学(147952)
管理学院(147150)
研究(145349)
中国(108594)
(94109)
科学(91463)
(84548)
(74302)
(73352)
业大(68757)
财经(67650)
中心(67146)
研究所(66715)
(65156)
(61400)
北京(59043)
农业(58574)
(56786)
师范(56167)
经济学(54030)
(52884)
(52147)
财经大学(50405)
基金
项目(306246)
科学(240295)
基金(223119)
研究(219791)
(195157)
国家(193610)
科学基金(166295)
社会(137967)
社会科(130794)
社会科学(130761)
(119800)
基金项目(118421)
自然(110225)
自然科(107639)
自然科学(107612)
自然科学基金(105672)
教育(101614)
(100929)
资助(92804)
编号(88971)
成果(71615)
重点(68680)
(67660)
(63939)
(63133)
课题(61060)
科研(59375)
创新(59082)
教育部(57885)
大学(57300)
期刊
(187449)
经济(187449)
研究(126329)
中国(81410)
学报(73717)
(67011)
(66267)
科学(65951)
管理(62725)
大学(55683)
学学(52725)
农业(45194)
教育(44789)
技术(38744)
(37569)
金融(37569)
财经(33192)
业经(30624)
经济研究(29809)
(28258)
问题(24709)
(23593)
(21844)
技术经济(21526)
理论(21405)
图书(21207)
统计(21197)
科技(20726)
实践(19509)
(19509)
共检索到63937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在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要求下,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典型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其减污降碳效应备受关注。基于2000—202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地区减污降碳的影响效果,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减污降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在试点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减污降碳效应;考察试点地区个体政策实施效应,北上广的减污降碳效果最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东部地区的减污降碳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大气污染物异质性分析显示,碳排放交易制度对PM_(2.5)减排有更明显的效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张楠  宋培  
普及碳排放交易制度正成为中国履行“3060”双碳承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2013年实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省市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使用DID方法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节能减排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碳排放交易制度显著推动了试点省市的节能减排进程,并通过了DID估计、安慰剂以及排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最显著的是北京和上海,其次是湖北和重庆,再次是天津,分别处于“节能减排”的第一、二、三梯队;广东处于“节能”的第二梯队,但“减排”效果却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表现为“节能”而不“减排”。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进程。因此,应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完善产权制度,因地制宜地加快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在全国的推广;通过激励技术创新,形成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新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静  张建华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3年设立的7个碳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碳交易机制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法对碳交易机制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作出探索性回答。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对所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倒逼"效应,效应大小因试点地区特征不同呈现差异性,其中,湖北省碳交易试点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最大,重庆市最小。本文还发现,碳交易机制对促进技术创新、增加FDI流入具有积极作用,对国际贸易、投资需求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技术创新、FDI均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需求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了阻碍作用,这可能与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运行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环境,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合理利用外资,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贤伟  
采用合成控制方法对我国2010年实施的低碳试点政策进行研究,评估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低碳试点区域与非低碳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在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后并未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每一个低碳试点区域进行合成控制评价后发现,在全部的低碳试点区域中,仅有重庆市和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在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后显著降低;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试点区域碳排放量降低的重要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贤伟  
采用合成控制方法对我国2010年实施的低碳试点政策进行研究,评估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低碳试点区域与非低碳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在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后并未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每一个低碳试点区域进行合成控制评价后发现,在全部的低碳试点区域中,仅有重庆市和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在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后显著降低;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试点区域碳排放量降低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顺毅  
基于我国2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以2012年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电能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低碳城市试点的开展降低了电能消费强度;随着试点时间的推移,试点城市降低电能消费强度的效应日益显著;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来说,低碳城市试点对非省会城市降低电能消费强度的效应更为突出,而对省会城市的效应则相对较弱;对高耗电城市,低碳城市试点降低电能消费强度的效应比低耗电城市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低碳试点工作,同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长期规划、持之以恒,注重对非省会城市和高耗能城市的政策引导与激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凯   赵艺   胡斌  
统筹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否具有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效应探讨将是对环境政策协同治理效果研究的有效补充。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区域环境污染展开综合评价,并采取合成控制法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显著降低区域环境污染,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提升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两条路径改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完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技术活力的相关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鹏杰  吴书胜  
以上海和重庆房产税试点改革为切入点,在分析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依赖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6—2016年度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产税通过房价、企业成本、企业投资来抑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但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房产税改革试点前,上海、重庆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土地财政现状,在中央政府的部署下,通过适度调整房产税政策来均衡地方政府收支结构,促进地区高质量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强  张佳磊  
随着京津冀协同不断向纵深推进,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京津冀三地政策效应具有差异性,其中北京政策效应最为显著,河北呈现明显的政策时滞,这种差异则可能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和创新分工有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利研   李超  
主权财富基金是一类特殊的国际投资主体,与政府联系紧密,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与战略影响决定了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制裁中更易触发制裁国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外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以及金融制裁遏制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投资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美西方国家实施的金融制裁对俄罗斯吸引外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的金融制裁使俄罗斯年均损失超过36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流量,该规模达到制裁前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投资年度峰值的84%;而且制裁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以上结果证明,美西方国家实施的金融制裁比较有效地遏制了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的投资,从而对俄罗斯构成经济孤立的压力。在当前金融制裁愈演愈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对俄罗斯投资以及与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合作投资的行为将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应当及早做好预案,防范美西方国家的连带制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利研   李超  
主权财富基金是一类特殊的国际投资主体,与政府联系紧密,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与战略影响决定了其在金融制裁中更易触发制裁国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外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以及金融制裁遏制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投资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美西方国家实施的金融制裁对俄罗斯吸引外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的金融制裁使俄罗斯年均损失超过36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流量,该规模达到制裁前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投资年度峰值的84%;而且制裁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以上结果证明,美西方国家实施的金融制裁比较有效地遏制了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俄罗斯的投资,从而对俄罗斯构成经济孤立的压力。在当前金融制裁愈演愈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对俄罗斯投资以及与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合作投资的行为将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应当及早做好预案,防范美西方国家的连带制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伟江  吕镯  
文章使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I合成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营改增”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经由制造业服务化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文章的研究对“营改增”政策完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经国  周灵灵  邹恒甫  
本文基于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特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不对称性。从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特区设立伊始,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到了90年代这一效应有所减弱,2000年后进一步下降。后设的经济特区会呈现出某种"后发劣势"。就地区而言,在东部省份设立经济特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中西部地区收效不明显。因此,不能过于依赖经济特区来拉动经济增长,现阶段应加快转变特区的发展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分类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