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79)
2023(22729)
2022(19296)
2021(17876)
2020(15055)
2019(34277)
2018(33889)
2017(65063)
2016(35409)
2015(39845)
2014(39385)
2013(38837)
2012(35838)
2011(32305)
2010(32663)
2009(30268)
2008(30007)
2007(26881)
2006(23976)
2005(21602)
作者
(101679)
(84681)
(84367)
(80007)
(54048)
(40486)
(38035)
(32926)
(32247)
(30535)
(28878)
(28769)
(27128)
(27082)
(26309)
(26042)
(25176)
(24651)
(24399)
(24399)
(21185)
(20855)
(20693)
(19523)
(18956)
(18914)
(18865)
(18782)
(17083)
(16775)
学科
(149152)
经济(148966)
(115994)
管理(114601)
(101476)
企业(101476)
方法(64801)
数学(53782)
数学方法(52942)
(42807)
(41967)
中国(40835)
业经(39679)
(32130)
地方(31900)
(29243)
农业(28639)
(28529)
财务(28429)
财务管理(28370)
企业财务(26913)
理论(26847)
技术(26077)
(25587)
贸易(25563)
(24890)
(24741)
(24358)
银行(24304)
环境(23775)
机构
学院(502375)
大学(500420)
(202721)
经济(198376)
管理(197898)
理学(169551)
理学院(167673)
研究(167049)
管理学(164503)
管理学院(163574)
中国(129490)
(107504)
科学(101695)
(98056)
(83735)
(82125)
(77303)
财经(76589)
中心(76416)
研究所(75275)
业大(73153)
(69528)
北京(68266)
(65094)
师范(64442)
农业(63844)
(61848)
(61208)
经济学(60795)
财经大学(56574)
基金
项目(332007)
科学(262461)
研究(243772)
基金(240738)
(209433)
国家(207622)
科学基金(179556)
社会(153702)
社会科(145726)
社会科学(145689)
(130655)
基金项目(126275)
自然(116751)
自然科(114098)
自然科学(114072)
教育(113038)
自然科学基金(112056)
(109396)
资助(99907)
编号(99212)
成果(80529)
重点(74444)
(72833)
(72302)
(71019)
课题(69164)
创新(65907)
科研(63146)
国家社会(63145)
教育部(62808)
期刊
(230395)
经济(230395)
研究(150231)
中国(105384)
管理(79524)
(78794)
学报(76081)
(75154)
科学(71568)
教育(59315)
大学(59021)
学学(55528)
农业(51272)
(48662)
金融(48662)
技术(47690)
业经(38968)
财经(38164)
经济研究(35869)
(32792)
问题(29641)
(29267)
技术经济(26025)
统计(24294)
图书(23889)
科技(23647)
(23225)
现代(23004)
(22784)
商业(22775)
共检索到764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德顺  马凡慧  寇明珠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三重积分原理,从主观履约意愿、客观履约能力及外部履约环境三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构建WCE三维信用评价模型,将企业信用评价拓展至三维空间内。通过随机抽样选取浙江省20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WCE三维信用评价模型可对企业信用质量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验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大凤  
我国自2004年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2009年在全国推广。本文以140家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妍   桂黄宝  
异地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PSM-DID模型以及三重差分模型,选取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异地并购行为是否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效应;相较于同地并购,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鉴于此,从扩大并购“眼界”,合理选择标的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重视长远发展,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选择异地并购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妍   桂黄宝  
异地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PSM-DID模型以及三重差分模型,选取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异地并购行为是否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效应;相较于同地并购,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鉴于此,从扩大并购“眼界”,合理选择标的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重视长远发展,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选择异地并购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及扣除范围。要想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既要考虑政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ID方法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前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国有制造业企业、非高技术及低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实施效果最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非国有制造业、高技术和高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效果欠佳。此研究针对切实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政策助企纾困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染  徐运保  
以2011~2018年沪深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对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总体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参与PPP项目程度越深,抑制作用越明显。二者的关系在科技型行业和传统型行业中存在异质,参与PPP项目有助于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但是不利于提高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竞争对PPP项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行业竞争加强,参与PPP项目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正相关越大,参与PPP项目与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负相关越小。对此,企业家要有长远意识,坚持创新型发展,同时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业竞争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垄断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山  李建伟  黄晓诚  
使用2005—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以《物权法》实施为标志的物权制度改革对民营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及其价值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相对于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物权法》的实施降低了规模较小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2)《物权法》实施相对降低规模较小民营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的;(3)《物权法》实施通过影响规模较小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提升了企业价值。企业是经济的基石,企业价值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研究结论为物权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金诺   张燕华  
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准自然实验场景,选取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结果主要体现在高碳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在“双碳”背景下,本文为评估减排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效应提供了证据,有助于深化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本质的认识,同时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仁月  马海涛  
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用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这些税收优惠方式是否取得了预期效应?多种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是否存在政策资源的浪费?笔者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税收优惠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税收优惠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率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同时实施存在激励效应相互抵减。因此,为了提高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激励的效应,笔者建议应加大直接优惠力度,扩大税率优惠的适用范围;使促进企业研发的优惠成为行业的"普惠性"优惠政策,取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行业限制;企业应注重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的合理搭配,避免抵减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爽  陈儒  姜志德  
结合2004—2015年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面板数据,在测算各省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之上,考虑克服样本选择的内生性和宏观政策影响的外生性问题,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各省农业碳排放影响的效果及原因。结果表明:2004—2015年,5个低碳试点省农业碳排放量普遍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省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陕西省、湖北省和辽宁省低碳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该地区农业碳排放量,而广东省、云南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整体上来看,2010—2015年,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未能对农业碳减排产生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现行减排政策的目标偏好性,导致农业领域内碳减排的实施力度不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冉启英  任思雨  吴海涛  
基于2005—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通过OLS、DIFF-GMM、SYS-GMM3种基准线性回归方法论证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以OFDI为核心解释变量,分别构建以地区腐败、市场化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随着地区腐败程度加深,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逐渐减弱;以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跨越门槛点后O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依次增强。最后,结合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地区腐败、市场化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即期冲击。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单位变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正向冲击且持续性较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拉动最为迅速但后期持续性较弱,地区腐败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向冲击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温素彬  薛恒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构建了企业的三重绩效模式,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设置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复合系统理论和协同学原理, 提出了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 该模型包括静态绩效评价、静态协调度评价、动态协调度评价以及综合评价。最后, 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初步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