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9)
- 2023(13083)
- 2022(11128)
- 2021(10326)
- 2020(8878)
- 2019(20610)
- 2018(20340)
- 2017(39191)
- 2016(21750)
- 2015(24878)
- 2014(25101)
- 2013(25449)
- 2012(24057)
- 2011(22020)
- 2010(22023)
- 2009(20805)
- 2008(21223)
- 2007(19310)
- 2006(17062)
- 2005(15925)
- 学科
- 济(92870)
- 经济(92752)
- 管理(66664)
- 业(60067)
- 企(49365)
- 企业(49365)
- 方法(41139)
- 数学(35851)
- 数学方法(35515)
- 财(29315)
- 中国(27024)
- 农(24325)
- 制(22476)
- 税(21961)
- 学(21476)
- 税收(20487)
- 收(20313)
- 贸(19938)
- 贸易(19929)
- 易(19471)
- 业经(18958)
- 环境(17532)
- 务(16642)
- 财务(16602)
- 财务管理(16559)
- 银(16272)
- 银行(16229)
- 企业财务(15708)
- 融(15700)
- 金融(15695)
- 机构
- 大学(330688)
- 学院(324842)
- 济(141578)
- 经济(138892)
- 管理(118590)
- 研究(116885)
- 理学(100873)
- 理学院(99628)
- 管理学(98122)
- 管理学院(97476)
- 中国(90638)
- 财(72229)
- 京(70589)
- 科学(69595)
- 所(61056)
- 财经(55861)
- 研究所(54816)
- 农(53746)
- 中心(51693)
- 经(50542)
- 江(49754)
- 经济学(45748)
- 业大(45588)
- 北京(45519)
- 范(42371)
- 农业(42283)
- 师范(41968)
- 院(41312)
- 财经大学(41190)
- 经济学院(41183)
- 基金
- 项目(205820)
- 科学(161770)
- 基金(151722)
- 研究(150061)
- 家(133231)
- 国家(132219)
- 科学基金(111270)
- 社会(96837)
- 社会科(91854)
- 社会科学(91829)
- 基金项目(79074)
- 省(76357)
- 自然(70264)
- 自然科(68589)
- 自然科学(68569)
- 教育(68294)
- 自然科学基金(67395)
- 划(66299)
- 资助(63149)
- 编号(59260)
- 成果(50742)
- 部(47804)
- 重点(47499)
- 发(44263)
- 创(41880)
- 制(41491)
- 课题(41388)
- 国家社会(41348)
- 教育部(40964)
- 性(39684)
共检索到501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明
碳排放交易和碳税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两种市场调控机制。综合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劣势,应当优先选择利用碳排放交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未能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可以利用碳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应当采取基线和信用型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应当首先将电力部门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于基线和信用型碳排放交易没有覆盖的领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碳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碳排放交易 碳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京安 韩立
由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威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实行国家层面的碳减排计划以应对这一问题。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如何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或消除因碳减排增加的成本就成为其选择低碳政策工具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本文针对当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两种核心低碳政策,即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从施行成本、减排效果、政治可行性和对技术的激励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在基础上给出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建议。
关键词:
碳税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低碳经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Reuven S. Avi-Yonah David M. Uhlman 胡天龙
一、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治理方法的简要谈论全球气候变化是对人类和世界最有意义的环境问题。毫无疑问,全球气候正在不断变暖,更毋庸置疑的是,人类是造成这一世界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在接下来的十年或二十年内不做出卓有成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我们可能将在本世纪末面对灾难性的环境危害。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主导的方案是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提出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排放权交易方案。在奥巴马第一次总统大选中,两党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繁华 陈建军 吴立军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税率 减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丁鹤
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同步运行、同时并存的两种制度。气候变化协议和排放价格支持机制则是英国气候变化税的组成部分,使得气候变化税很好地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对接与互补,促成了两种制度和相关政策的互相作用并得以在英国进行综合运用。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综合运用的经验可为我国构建碳减排复合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英国气候变化税 碳排放权交易 碳减排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裕 王子彦
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被大多数重视碳减排的国家所采用。基于对比碳税与碳交易在理论基础、效果成本、减排效果、监督机制以及未来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两种政策的执行现状和中国国情,中国应建立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降低碳排量,以应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
碳税 碳交易 制度比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庆坡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和减排形势的持续严峻.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多策并举的方式来削减碳排放。但这两种“单一对峙”的减排制度能否兼容成为我国低碳路径选择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绝对减排目标和相对减排目标与碳税的兼容性.提出相对减排目标下的碳交易能够和碳税兼容.共同实现减排目标;接着针对绝对减排目标下的碳交易与碳税的相’障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引入限价模式、调整对象适度重合和有限分离、跨期储存机制、项目抵消减排等扬长避短形成组合制度.以缓解碳交易对减排成本不确定和碳税对总量控制的制度缺陷。从我国承诺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和碳交易试点实践出发.基本对策是:立足我国实际.以社会经济发展为...
关键词:
碳交易 碳税 组合模式 中国减排 碳强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桂林 窦一博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采取的碳汇、碳排放权交易两种降碳方法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探求更为主动且普适的降碳措施。本文以“净排放量=实际排放量(产生端)—碳汇量(抵扣端)”为基础,将碳汇、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征收碳税抑制产生端碳排放量,既能填补抵扣端碳汇不足的短板,又能减少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导致的碳泄漏,并调节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为指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将碳税设置为独立税种,通过“寓禁于征”、发挥碳税收入功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力波 钱浩祺 汤维祺
微观企业面对减排约束时的行为选择对于减排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导致不确定性条件下数量控制与价格控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出现差异。本文将这一机制的理论模型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中国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省市从2007年至2020年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并就其对温室气体控排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一方面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斜率会随着减排行动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拐点并进一步上翘,且不同省市其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上翘的幅度以及出现拐点的位置均存在差异。由于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数量政策更适用于边际减排成本较为平缓的情况,中国各省市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动态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本文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建立的基础上,对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际上这两种减排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碳税与碳交易同时使用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完成碳减排目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税的计税依据、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税收的归属与使用、税收优惠和税率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碳减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海洲 陈百助
本文讨论了气候变化和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对于其市场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其市场价值有正向的影响;与低碳排放企业相比,高碳企业披露碳排放信息更利于其市场价值提升;与位于非碳市场交易试点的公司相比,试点区域公司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其价值影响不大。我们从市场信号传递效应和生产价值效应两种假说对此进行了解释,前者通过了检验,而后者得不到证实。本文不仅首次讨论了气候变化下我国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市场价值效应,而且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资产价格的影响,同时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海洲 陈百助
本文讨论了气候变化和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对于其市场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其市场价值有正向的影响;与低碳排放企业相比,高碳企业披露碳排放信息更利于其市场价值提升;与位于非碳市场交易试点的公司相比,试点区域公司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其价值影响不大。我们从市场信号传递效应和生产价值效应两种假说对此进行了解释,前者通过了检验,而后者得不到证实。本文不仅首次讨论了气候变化下我国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市场价值效应,而且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资产价格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市场效率等领域的文献,对于我国如何有效利用环境规制机制和资本市场价格引导机制改善环境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娟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亟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透支式"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差异,考察了两种机制国际与国内的实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联合应用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交易机制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玲 周志方
由于CO2大量排放,不仅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峻,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影响及会计处理难题。近年来,国际会计学界、相关机构及协会纷纷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者就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处理、规范所作的努力和最新研究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规范所需注意的原则及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朱仙丽
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途径从满足基本需要和限制奢侈浪费性排放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的潜力,保障气候目标的实现和代内与代际公平。本文在讨论发展所面临的消除贫困、城市化和工业化挑战的基础上,区分了生存水平和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依据国际数据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基本需要进行了量化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满足13亿中国人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的能源和排放含义,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探讨了基本需要途径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和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