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1)
2023(11800)
2022(10108)
2021(9419)
2020(8267)
2019(19219)
2018(19335)
2017(37663)
2016(20607)
2015(23556)
2014(23714)
2013(23315)
2012(21324)
2011(19027)
2010(19041)
2009(17244)
2008(16993)
2007(15060)
2006(12549)
2005(10719)
作者
(58563)
(49250)
(49103)
(46620)
(31241)
(23713)
(22514)
(19410)
(18466)
(17455)
(16698)
(16427)
(15584)
(15396)
(15369)
(15208)
(15052)
(14725)
(14279)
(14138)
(12172)
(12157)
(12013)
(11181)
(11098)
(11002)
(10913)
(10876)
(9930)
(9865)
学科
(86335)
经济(86251)
管理(63959)
(59941)
(50950)
企业(50950)
方法(46771)
数学(42013)
数学方法(41307)
(22950)
(21241)
中国(19053)
(17783)
业经(17137)
环境(15950)
(15398)
贸易(15393)
(15357)
财务(15296)
财务管理(15262)
(14981)
地方(14920)
企业财务(14448)
理论(14233)
(14085)
(14029)
农业(13979)
技术(13576)
(13378)
(11550)
机构
学院(293799)
大学(292944)
管理(119533)
(118844)
经济(116461)
理学(104870)
理学院(103820)
管理学(101721)
管理学院(101188)
研究(89821)
中国(66753)
(59992)
科学(56742)
(52879)
(47931)
业大(45812)
(44676)
中心(43296)
财经(43278)
(42237)
研究所(41004)
(39258)
农业(38030)
北京(36809)
经济学(36254)
(36145)
师范(35709)
(33617)
经济学院(33024)
(32534)
基金
项目(204586)
科学(161723)
基金(149540)
研究(145950)
(130558)
国家(129543)
科学基金(112466)
社会(91712)
社会科(87071)
社会科学(87045)
(81328)
基金项目(79431)
自然(75573)
自然科(73886)
自然科学(73869)
自然科学基金(72520)
教育(69513)
(68299)
资助(62684)
编号(59230)
重点(46188)
成果(46184)
(45634)
(43315)
(43170)
创新(40442)
科研(40412)
课题(40246)
教育部(39285)
大学(38509)
期刊
(117609)
经济(117609)
研究(75096)
中国(49346)
学报(45079)
(42706)
管理(41779)
科学(41710)
(41193)
大学(34391)
学学(32610)
教育(28749)
技术(28610)
农业(28109)
(21434)
金融(21434)
财经(20542)
业经(19924)
经济研究(19230)
(17558)
统计(17253)
(15944)
问题(15823)
(15776)
技术经济(15493)
决策(14225)
(13883)
财会(13640)
商业(13621)
科技(13468)
共检索到40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友国  
选择强度约束还是总量限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有关气候变化协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比较了碳排放强度约束和总量限制的绩效,并进一步结合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要素-能源替代不确定情形下这两种约束对中国经济总量、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及边际碳减排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碳强度约束是一个合适且有诚意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应当允许发展中国家采用可调节的碳强度减排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卓骏  刘伟东  丁文均  
构建了递归动态CGE模型,设计并模拟了基情情景、节能情景和强节能情景等不同碳减排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宏观经济变量、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产出、能源部门的碳税额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碳税征收可以降低产业部门对高碳能源的消费,提高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通过市场机制完成对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应尽量寻求碳减排、能源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小敏  付加锋  
针对我国提出的2020年单位GDP的CO_2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构建了能源SAM表和CGE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利用CGE模型的宏观平衡与政策分析能力,估算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执行难易程度。模拟结果显示:①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贡献有限,主要节能量来源于产业能源强度下降,高能耗行业仍是今后调控的主要对象;②完成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有一定把握,但仍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延续性和出台新的保障措施。对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严格调控高耗能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要兼顾行业减排潜力差异,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减排贡献,从长期来看,最根本的要依赖技术进步与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创  
碳税作为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市场化手段之一,正日渐被各国政府采纳,而我国的碳税政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研究了5种碳税税率下,碳税政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各部门产出与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能源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都泊桦  
在碳排放量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背景下,文章通过了解CGE模型的相关概念,构建模型结构,建立CGE碳排放减排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GAMS进行模拟分析,得到通过增加第三产业比率、提高煤炭利用率、合理征税等路径,减少碳排放量,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都泊桦  
在碳排放量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背景下,文章通过了解CGE模型的相关概念,构建模型结构,建立CGE碳排放减排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GAMS进行模拟分析,得到通过增加第三产业比率、提高煤炭利用率、合理征税等路径,减少碳排放量,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芸  雷雪  
碳税作为全球主要碳定价机制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涵盖碳排放模块的CGE模型,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和税收情况,确定了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我国征收碳税的最优税率水平为30元/吨二氧化碳,并设定了低中高及最优税率四种情景,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碳税税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耗、部门产出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征收碳税虽然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但整体可控,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征碳税提供了一定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士春  张文文  戴利俊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征收10元/吨、20元/吨、30元/吨和40元/吨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利用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来衡量碳税的减排效果,最后,模拟保持居民福利水平不变的情况,分析碳税的"双重红利"。研究结论表明:碳税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能够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除政府收入和消费增加,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GDP、名义GDP和居民福利均产生负效应;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降低,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受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碳税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能源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并减弱了经济产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征收碳税的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率,保持居民福利不变,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朱连洲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C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碳税和碳排放变量,细化出能源部门,并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主要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设定节能减排基准情景,针对碳减排、碳税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三个不同的能源政策对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冲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能源政策总有不足之处,要么减排效果欠佳,要么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将减排政策系统化,构造一个适应现实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瞿小松  邓翔  余子楠  
近年来,碳排放交易体系逐渐在各国建立,已成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一个动态CGE模型对《巴黎协定》所采用自主贡献方案下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交易模式下的全球减排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市场规模越大,全球减排成本越低。如果能够建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自主贡献方案下2030年的全球减排成本仅占GDP的0.15%,各国福利都将得以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瞿小松  邓翔  余子楠  
近年来,碳排放交易体系逐渐在各国建立,已成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一个动态CGE模型对《巴黎协定》所采用自主贡献方案下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交易模式下的全球减排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市场规模越大,全球减排成本越低。如果能够建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自主贡献方案下2030年的全球减排成本仅占GDP的0.15%,各国福利都将得以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友国  
基于经济—能源—环境动态CGE模型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碳强度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疫情冲击越大越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实现既定碳强度减排目标时,疫情短期内对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比较显著,但长期内各情景中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将趋同。进一步,疫情不会明显影响中国碳达峰时间节点,但将显著降低碳峰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嫣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为保持本国经济对其他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文章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在生产模块、对外贸易模块、收入支出模块、碳关税模块等模型相互嵌入式的构建,定量探析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经济、生态环境、不同省区经济的影响,进而得出碳关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经济生产等方面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而在生态环境改善下影响甚微,其实质是一种保护本国经济、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壁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锋  陈进国  刘娟  林翔燕  陈赛  
征收碳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9部门CGE模型,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宏观和微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开发了GAMS程序,模拟分析了碳税政策、不同碳税返还方式等情景对江苏宏观经济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导致江苏实际GDP、社会福利下降,而名义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上升;征收碳税将使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而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增加;征收碳税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排放强度随着碳税数额增加而下降;碳税抑制了高耗能行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碳税返还给居民可以改善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弥补开征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锋  陈进国  刘娟  林翔燕  陈赛  
征收碳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9部门CGE模型,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宏观和微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开发了GAMS程序,模拟分析了碳税政策、不同碳税返还方式等情景对江苏宏观经济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导致江苏实际GDP、社会福利下降,而名义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上升;征收碳税将使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而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增加;征收碳税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排放强度随着碳税数额增加而下降;碳税抑制了高耗能行业发展,第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