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30)
- 2023(21955)
- 2022(18819)
- 2021(17325)
- 2020(14418)
- 2019(32881)
- 2018(32441)
- 2017(61830)
- 2016(33657)
- 2015(37539)
- 2014(37506)
- 2013(37014)
- 2012(34146)
- 2011(31007)
- 2010(31033)
- 2009(28729)
- 2008(28010)
- 2007(24863)
- 2006(22052)
- 2005(19845)
- 学科
- 济(147130)
- 经济(146959)
- 管理(99132)
- 业(92272)
- 企(75420)
- 企业(75420)
- 方法(59200)
- 数学(51297)
- 数学方法(50679)
- 中国(39512)
- 农(38121)
- 财(35865)
- 地方(33022)
- 业经(32091)
- 学(31479)
- 制(29237)
- 农业(25552)
- 贸(25285)
- 贸易(25266)
- 易(24437)
- 环境(23598)
- 银(23213)
- 银行(23138)
- 融(22877)
- 金融(22872)
- 行(22177)
- 务(21952)
- 财务(21863)
- 财务管理(21815)
- 理论(21690)
- 机构
- 大学(483315)
- 学院(481484)
- 济(199328)
- 经济(195150)
- 管理(184694)
- 研究(169381)
- 理学(158766)
- 理学院(156949)
- 管理学(154114)
- 管理学院(153267)
- 中国(127069)
- 科学(103937)
- 京(103712)
- 财(92279)
- 所(86067)
- 农(83811)
- 研究所(78064)
- 中心(76268)
- 业大(73876)
- 财经(72913)
- 江(71920)
- 经(66191)
- 北京(65702)
- 农业(65574)
- 范(63050)
- 师范(62319)
- 院(61323)
- 经济学(60719)
- 州(57601)
- 经济学院(54339)
- 基金
- 项目(325059)
- 科学(254841)
- 基金(235669)
- 研究(233561)
- 家(207574)
- 国家(205882)
- 科学基金(175599)
- 社会(148214)
- 社会科(140491)
- 社会科学(140455)
- 省(126629)
- 基金项目(124472)
- 自然(114910)
- 自然科(112210)
- 自然科学(112180)
- 自然科学基金(110140)
- 教育(107464)
- 划(107262)
- 资助(97111)
- 编号(93651)
- 成果(75919)
- 重点(73555)
- 发(71647)
- 部(71414)
- 创(67156)
- 课题(65362)
- 创新(62851)
- 科研(62241)
- 国家社会(61333)
- 教育部(61094)
- 期刊
- 济(226032)
- 经济(226032)
- 研究(145431)
- 中国(97492)
- 学报(80450)
- 农(76324)
- 科学(72473)
- 财(70959)
- 管理(70040)
- 大学(60968)
- 学学(57730)
- 教育(51987)
- 农业(51723)
- 融(45739)
- 金融(45739)
- 技术(41994)
- 财经(36678)
- 经济研究(36350)
- 业经(36052)
- 经(31576)
- 问题(28948)
- 业(26740)
- 技术经济(23728)
- 科技(23056)
- 版(23016)
- 贸(22253)
- 理论(22166)
- 图书(21974)
- 商业(21453)
- 统计(21264)
共检索到72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丽琳 姚永络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连续性DID模型实证分析碳市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碳价、碳市场规模和碳市场活跃度均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和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碳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为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和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绪华 吕程扬 丁绪辉
当前,内外部环境改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经济效率提升与经济动能转换综合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有利于经济效率提升,只有基础研究显著促进经济动能转换;(2)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阶梯式地区异质性影响,即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仅对东部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应用研究无显著地区异质性影响;(3)基础研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基础研究才会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4)为实现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需保持在[24.7%,29.3%]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岩威 李禹陶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本要素市场。本文基于2004—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且相较于资本配置过度,资本配置不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大;资本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通过自主创新渠道的抑制作用大于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渠道。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陈瑜 张玉英 赵云霞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西北地区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和回归模型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之间排名差异较大;西北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发展维度评价值最高,陕西、甘肃、青海最低值为共享发展维度,宁夏、新疆最低值为创新发展维度;技术交易成交额/地区GDP、外商直接投资额/地区GDP、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地区GDP增长率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债务余额/地区GDP、标准煤/地区GDP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竹君 任保平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测算我国各省份地区经济效率变动。结果表明,三大外部环境因素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全国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明显趋势,而且这种突出差异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影响,西部的规模效率严重低于东部与中部地区;同时,西部与中部地区的三大外部环境因素表现不足,显著降低地区经济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张霜
通过深入研究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2001—2020年中国外贸一线与二线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确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是助力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后发现,中国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畅 牛飞亮
喀什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连接中亚和我国的枢纽,其经济发展关系到“一带一路”发展质量及南疆地区甚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喀什地区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喀什地区未来可从完善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外开放等方面着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其枢纽辐射作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一带一路” 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辛雨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季斌炜 李少文 李林安 赵梅 张光辉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04~2023年30个省(区、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对象,实证分析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以经济增长水平为因变量,以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自变量,以劳动力质量为调节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为控制变量,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验证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质量在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发挥着调节作用。通过劳动力质量的调节,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明显减弱;从区域影响看,东部、中部、西部3个不同区域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相同,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加大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业环境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要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避免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三方面措施:建设开放的资本要素市场,提高外资直接投资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不同区域资本要素的流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维祥 周梦瑶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能有效把握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统一大市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SYS-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和考察。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高质量发展分项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和绿色环保。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 科技 联动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少甫 陈亚辉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2011~2019年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本文使用熵权法测度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要素错配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影响更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推动经济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腾华 胡耀元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可从层次结构、空间结构、行为结构和监管结构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结构 运行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海峰 窦斌 王爱萍
本文利用“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开通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在“沪深港通”开通后,标的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平均提高11.2%,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其治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渠道产生。(3)对于经济欠发达、市场质量较低的地区以及竞争较弱行业内的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开放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更大幅度地提升。上述结论表明,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制度设计充分体现竞争中性的原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推动了地区、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和
本文认为,发展高质量票据市场既有利于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也可以推进票据业务高质量发展、发挥票据基础设施作用和改善商业信用机制,还能促进票据业务创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和引领商业银行转型。但是,当前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加强、票据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市场参与者较为单一、缺乏精细化经营大格局、统一大市场有待加强、票据融资业务被纳入信贷规模等问题。据此,本文结合发展高质量票据市场的要求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