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5)
2023(12355)
2022(10120)
2021(9413)
2020(7524)
2019(17363)
2018(16546)
2017(31882)
2016(17308)
2015(19089)
2014(18735)
2013(18695)
2012(17428)
2011(16038)
2010(15802)
2009(14411)
2008(14154)
2007(12565)
2006(11256)
2005(10158)
作者
(50329)
(41923)
(41841)
(39962)
(26892)
(20099)
(18690)
(16498)
(16257)
(14895)
(14510)
(13896)
(13483)
(13424)
(13367)
(13070)
(12553)
(12335)
(12328)
(12045)
(10477)
(10254)
(10213)
(9604)
(9579)
(9416)
(9149)
(9018)
(8429)
(8376)
学科
(73935)
经济(73861)
管理(51791)
(48210)
(37906)
企业(37906)
方法(32216)
数学(29052)
数学方法(28834)
中国(23704)
(20714)
(19232)
贸易(19218)
(18879)
(18835)
(16050)
业经(15483)
环境(15098)
(14576)
银行(14541)
(14019)
(13994)
(13317)
金融(13317)
农业(13272)
(12873)
地方(11638)
(11606)
(10475)
财务(10460)
机构
大学(249470)
学院(248274)
(117594)
经济(115723)
管理(96946)
研究(92214)
理学(83429)
理学院(82560)
管理学(81545)
管理学院(81093)
中国(73956)
(52782)
科学(52658)
(52611)
(46502)
(44935)
研究所(42169)
财经(41774)
中心(41313)
(38401)
经济学(37617)
业大(36854)
(35576)
农业(35462)
经济学院(34011)
北京(33719)
(33056)
财经大学(31234)
(29167)
师范(28807)
基金
项目(165992)
科学(132450)
基金(125582)
研究(117666)
(111572)
国家(110734)
科学基金(94368)
社会(79464)
社会科(75739)
社会科学(75725)
基金项目(65234)
自然(60913)
(60496)
自然科(59597)
自然科学(59578)
自然科学基金(58620)
(52901)
教育(52583)
资助(51841)
编号(43721)
(38568)
重点(37560)
(36340)
(34745)
成果(34703)
国家社会(34588)
教育部(33173)
创新(32633)
中国(32603)
科研(32034)
期刊
(125319)
经济(125319)
研究(77565)
中国(48547)
学报(39807)
(39494)
(38766)
科学(37955)
管理(36288)
(30117)
金融(30117)
大学(30089)
学学(28808)
农业(26719)
经济研究(22524)
财经(21572)
业经(19045)
教育(18764)
(18694)
技术(18016)
(17226)
问题(16693)
国际(16129)
(15396)
世界(14239)
技术经济(12545)
理论(11460)
商业(11283)
统计(11222)
(10844)
共检索到37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继峰  张沁  张亚雄  王鑫  
"十二五"时期碳市场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7个省市成为建设碳市场的试点。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在短期内导致相应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受到影响。采用与国际研究可比的方法,基于我国现有的分行业能源消费数据测算出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以及用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以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提供的分行业增加值数据,测算出不同碳价格导致的不同行业的碳成本及占增加值的比重。分析表明,如果我国碳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目前的碳价格相近,例如150元/t CO2,那么在各行业中所引起的额外碳成本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的行业累加起来,其占GDP的比重达到14%,比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范围(1%左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长江   阎晓璇  
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极为重要,但严格将价格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非常少见,且未能考虑全球价值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影响。本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成本传导率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相关测算方法进行改进,据此在使用同一框架计算出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基础上,估算了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各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较大,我国以34.45美元/吨的价格低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其次,实施碳减排政策后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整体可控,小于样本中多数国家(或地区);我国行业层面,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等高能耗行业由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较高,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推升作用显著,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大。再次,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价值链因素对于各国产品价格变动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综合考虑碳减排政策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其变动情况反映出价格水平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青  闫逢柱  
本文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3个显性评价指标和单产这个隐性评价指标,测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分析表明,中国茶叶在4个评价指标上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尤其表现在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单产3个指标上。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个决定因素,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建议:①在要素禀赋层面,重点解决低下的要素的生产率问题,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并将之导入茶叶产业;②在公司层面,要顺应国际茶叶竞争潮流,推行联合规模经营,走名茶名牌之路;③在关联产业层面,要积极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伟明  戴永务  余建辉  
本文根据38个国家1995-2009年间的观测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征收碳税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还通过"创新补偿"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间接促进作用;碳税政策的正面效应当期即可显现,且表现出持续发酵的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川蕾  
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构建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区域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分析,以揭示我国当前区域知识竞争力状况及差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小勇  查育新  
绿色竞争力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培育竞争优势的新思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经验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中国环境政策创新对城市绿色竞争力的作用。研究发现:河长制对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出异质性。此外,河长制主要通过引致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3个渠道对城市绿色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让  李欣  
文章在分析关于知识竞争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省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模型,依据最新版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31省市的知识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从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知识经济政策、社会信息化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知识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宏结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其实质来说是将中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竟争。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如何,能否获得利益,能获得多少利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竞争力。因此,应对“入世”挑战,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国强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由1990年的不到100亿美元(99.2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80.9亿美元,2003年达212.4亿美元。1990年-2003年农产品出口增加1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5%。总体上看,1990年-2002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出口呈稳定增长趋势。期间,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1998年-1999年农产品出口出现两年的滑坡(见表1)。但自2000年起,农产品出口连续4年快速增长,2000年-2002年年平均增长率达9.5%。尽管遭受非典疫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汉权  徐春铭  
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比较了西部欠发达地的陕西省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在乡村工业竞争力方面的状况,并从乡村工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农村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璟  
通过可操作、定量化的方法,衡量和评价珠三角区域工业竞争力水平,借以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以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建立一套包括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依据珠三角区域各主要市的2008年统计年鉴中的各项数据,用更加严谨的方式对珠三角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贵庭  徐翔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粳稻国内竞争力指标体系 ,选择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等粳稻主产省作为参照 ,从粳稻的生产、加工和流通 3方面入手 ,对江苏粳稻的国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测定。发现江苏粳稻在生产技术、运输与贮藏、加工规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而在品质、加工技术、生产成本、营销能力、流通规模和流通地域等方面竞争力还不强。要提高江苏粳稻国内竞争力 ,不仅要提高粳稻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精加工技术 ,而且还需要加强市场组织、树立品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敬德  李双元  
提高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其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立足青藏高原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转变观念和政府职能,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支出保护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昌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高技术产业大国和世界性的高技术产品生产组装加工基地,但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由靠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一般要素竞争力向依靠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核心要素竞争力转变的跃升期,要转变发展战略与模式,调整相关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