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0)
2023(11319)
2022(9316)
2021(8510)
2020(7033)
2019(15934)
2018(15097)
2017(28027)
2016(15287)
2015(17197)
2014(16506)
2013(16573)
2012(15712)
2011(14470)
2010(13976)
2009(12788)
2008(12443)
2007(10744)
2006(9463)
2005(8693)
作者
(48107)
(40303)
(40142)
(37948)
(25402)
(19423)
(17798)
(15864)
(15466)
(14227)
(13955)
(13445)
(12993)
(12959)
(12920)
(12442)
(12023)
(11861)
(11597)
(11559)
(10238)
(9865)
(9796)
(9223)
(9155)
(8863)
(8676)
(8471)
(8176)
(8143)
学科
(64419)
经济(64313)
管理(43789)
(38907)
(29572)
企业(29572)
方法(28511)
数学(25939)
数学方法(25710)
中国(20359)
(17646)
(17248)
(16171)
(15544)
贸易(15537)
(15255)
环境(14938)
(13694)
业经(12492)
农业(11710)
(10811)
银行(10756)
(10494)
金融(10494)
(10377)
(10067)
(9524)
(9428)
地方(8926)
(8841)
机构
大学(230080)
学院(223883)
(101433)
经济(99937)
研究(89779)
管理(81951)
理学(71368)
理学院(70474)
管理学(69296)
管理学院(68912)
中国(68008)
科学(56501)
(50902)
(48409)
(47254)
研究所(43725)
(43587)
业大(39954)
中心(38577)
农业(38392)
财经(35145)
(33059)
经济学(32935)
北京(32889)
(32457)
(30735)
经济学院(29747)
科学院(28175)
(27181)
师范(26741)
基金
项目(159651)
科学(125563)
基金(121016)
(111795)
国家(111012)
研究(106079)
科学基金(92048)
社会(71031)
社会科(67422)
社会科学(67409)
基金项目(63310)
自然(62011)
自然科(60554)
自然科学(60531)
自然科学基金(59537)
(57182)
(51503)
资助(49640)
教育(46483)
重点(37380)
编号(37019)
(36406)
(34120)
(32740)
科研(31913)
计划(31795)
国家社会(31705)
中国(31225)
创新(31000)
教育部(30269)
期刊
(104167)
经济(104167)
研究(65933)
学报(47390)
中国(44085)
科学(42125)
(42088)
大学(35053)
学学(33662)
(31558)
管理(29080)
农业(28527)
(19692)
金融(19692)
经济研究(18820)
财经(18094)
(16667)
(15671)
业经(15355)
教育(15304)
问题(14576)
技术(14256)
(14083)
世界(13209)
国际(13138)
业大(12781)
林业(12522)
(11976)
资源(11709)
科技(11461)
共检索到330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济川  周慧  苗壮  
在减少砍伐和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碳减排量的准确监测与度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而不确定性问题的普遍存在以及森林碳密度的变化将可能对中国森林碳减排量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碳密度变化情景以及适用于碳密度增加国家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国1990—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采用仿真方法讨论了不同情景下,不确定性和碳密度变化对中国森林减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估计误差超过5%时,中国的碳密度变化所致减排量将为负值。而当存在误差情况下,碳密度变化区域所占比例越大,中国的碳减排量被低估的程度就越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济川  曹杰  
文章采用仿真方法研究了森林碳减排量估计不确定性对REDD+收益的影响问题,讨论了不同情景下REDD+政策与不确定性对REDD+收益的影响。通过对2005~2010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大国碳减排量不确定性和平均机会成本的仿真研究发现,一国过去的毁林率或造林率会对REDD+潜在收益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毁林率或高造林率的国家从REDD+中获益更多,而低毁林率或低造林率的国家所获收益较少。而随着REDD+努力系数的增加,能够使一国从REDD+中获益的平均机会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而该国成功实施REDD+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因而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现有REDD+体系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蕾  肖文发  
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样的森林类型和不同森林经营措施的干扰,使得森林土壤碳库维持机制以及碳固存过程的研究和森林土壤碳库的估算存在较大的变异。作为主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之一,采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以及碳过程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为深刻理解森林土壤碳库对于采伐干扰的响应,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不同采伐方式下森林土壤碳储量及其主要碳排放过程——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采伐方式、森林类型、采伐剩余物管理以及微生物因子等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1)生物因子作为CO2产生的主体,在应对干扰时结构、功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潇  雷渊才  薛春泉  徐期瑚  李海奎  曹磊  
【目的】基于实测的广东省木荷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数据及加权平均含碳率,建立单木地上、地下生物量模型,获得区域尺度木荷碳密度及其估计误差,为其他树种的区域尺度碳汇估计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广东省木荷分布数据,选择并伐倒90株木荷测定地上部分的含碳率和生物量,并从中抽取40株木荷测定地下部分的含碳率和生物量。分地上、地下部分构建生物量随胸径变化的异速模型,利用非线性回归拟合模型参数。基于广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使用Monte Carlo模拟法分地上、地下部分估计区域尺度上木荷的碳密度。采用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预估误差评价单木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通过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度量区域碳密度估测的不确定性。【结果】广东省木荷地上部分含碳率为0554 9,地下部分含碳率为0548 7;建立的单木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09 8和0793 1,表明木荷单木生物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和预估精度;广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时的木荷地上碳密度为580±044 t·hm~(-2),不确定性占比762%,地下碳密度为173±017 t·hm~(-2),不确定性占比976%,总碳密度为753±054 t·hm~(-2),不确定性占比723%。【结论】广东省木荷地上和地下部分含碳率均大于南方地区的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使用Monte Carlo方法可得到稳定可靠的区域尺度的碳密度,并可量化广东省木荷碳密度估计的不确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军   张加龙   肖庆琳   王飞平   韩雪莲   黄屹杰  
[目的 ]为了解决碳储量的不确定性受单一类型变量的影响,而忽略了残差变异导致模型不确定性的问题,研究不同类型变量对碳储量估测模型的不确定性。[方法 ]以香格里拉市高山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联立蒙特卡洛(RF-MC),基于不同变量组合建立回归模型,判断各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 ]表明:(1)光谱和样地数据直接参与RF-MC模型的估测精度及不确定性最差。(2)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引入纹理特征的模型预测结果优于引入DEM。(3)同时引入DEM和纹理特征的RF-MC模型效果最优(R2=0.892,RMSE=5.539 t·hm~(-2),MAE=4.319 t·hm~(-2), rRMSE=18.7%)。模型拟合度提高了0.343,模型的不确定性降低了19.43%。[结论 ]基于多特征的RF-MC方法在碳储量估测中效果较好,不同类型的变量对碳储量估测精度及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浩  王绍强  黄昆  周蕾  王辉民  韩士杰  周国逸  Takeshi Ohta  Nobuko Saigusa  Ichiro Tamagawa  Takashi Hirano  
东亚地区森林类型多样,开展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时应考虑森林类型的差异。论文利用基于叶氮浓度-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关系的PnET-CN模型,对东亚地区8个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点的总生态系统碳交换(GEE)和生态系统呼吸(RE)进行模拟,以探讨模型的适用性并对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PnET-CN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东亚地区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站点的GEE和RE;2模型的适用性排序依次为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模型未能很好地模拟热带湿地森林GEE和RE的季节与年际变异;3在同一气候区中,PnET-CN模型更加适用于针叶林碳交换的模拟;4PnET-CN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东亚森林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鹏祥  赵臻  郝红科  
【目的】对黄龙山蔡家川林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计算,为该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86和1997年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及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碳密度的关系,对该林场主要森林类型(柏木(Cypress)林、杨树(Populus)林、桦木(Betula)林、栎树(Quercus)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杂木林(Nonmerchantable woods))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推算和分析,并与全国及西北五省(区)相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结果】1986和1997年,该林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焱云  吴保国  刘建成  郭艳荣  董晨  
在森林培育专家系统中,由于一些知识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造成模拟专家推理过程中推理结果的不确定。为实现对这些知识的处理,将不确定性推理应用于森林培育专家系统,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识用多个逻辑值进行表达,并在规则可信度的计算中,将专家给出的特定规则的可信度规定为1;将专家给出的不确定规则,通过频率来动态计算获得规则的权重值和可信度;而对于用户不确定的选择而产生的规则,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可信度。另外,本研究的推理机算法实现了根据用户上一条的回答智能判断下一条提问,并基于用户的回答,给出该立地条件下适宜的造林树种或造林模式以及可信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霞  
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85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估算我国省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指标,并采用非参数分析中密度分布函数的核估计方法,剖析了收入不确定性因素的省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动趋势。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正在迅速扩大,居民收入不确定性在省域之间的影响力度和差距逐步拉大。在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尽快完善各种经济制度改革的底层设计,以提升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群  刘基伟  刘涛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碳中和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和不确定性问题。构建我国碳中和发展指数,引入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利用2001—2019年数据、格兰杰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碳中和发展的因果关系与脉冲响应,总结碳中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在短期内,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碳中和发展具有可信度较高的显著负效应,且在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期递增;从长期来看,具有可信度较低的正效应。在短期内,碳中和发展对其自身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该效应产生的影响力先升后降,并趋于平缓;而从长期来看,碳中和发展具有可信度较低的负效应。因此,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利用好政策工具,平缓经济不确定性,因势利导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完善碳中和考核反馈机制,推动碳产品的产学研融合,并完善相关机制和法律保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忠鹏  毕芸晞  杨帆  
不确定性促销是商家经常实施的促销活动。已有研究考察了消费者不确定性促销偏好的个体情绪和产品属性等因素,鲜有研究关注社会环境因素对消费者不确定性促销偏好的影响。研究重点考察社会密度对消费者不确定性促销偏好的作用及其机理和边界条件。通过4个实验研究发现:相对于高社会密度,低社会密度下消费者更偏好不确定性促销(实验1a和实验1b);感知控制在社会密度和不确定性促销偏好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实验2);高和中水平社会密度下消费者不确定性偏好没有显著差别,但是高和低水平社会密度下消费者不确定性偏好差异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实验3);群体同质性调节了感知控制与消费者不确定性促销偏好之间的关系(实验4);研究还排除了愉悦、觉醒和焦虑的替代中介。研究结论弥补了消费者不确定性促销偏好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为商家有效地实施不确定性促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华  雷瑞德  侯琳  王富群  
【目的】火地塘林区地处我国秦岭南坡中段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对该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及其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可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包括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油松(P.tabulaeformis)林、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林、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 prechtii)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结合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将森林碳与空间景观格局有效结合起来。【结果】在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克稳  李敬强  徐会奇  
除收入不确定性之外,消费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同样影响显著。本文从修正的持久收入假说出发,将不确定性划分为消费不确定性和收入不确定性。并使用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相较于收入不确定性,消费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大。(2)东中西部省份比较分析显示,消费不确定性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收入不确定性对中西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高于东部省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恩萍  赵运林  林辉  莫登奎  王广兴  
【目的】基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地面样地大小不一致的现象,采用地统计学和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森林碳密度估算,为MODIS数据在区域森林碳密度估算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攸县为试验区,首先利用基于块的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算法,将25.8 m×25.8 m的样地数据分别上推到250 m×250 m、500 m×500 m和1 000 m×1 000 m;然后将上推后的样地数据分别与MOD13Q1、MOD09A1、MOD15A2数据结合,利用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算法开展区域森林碳密度估算研究;最后将最优结果用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海清  罗斯生  罗碧珍  魏书精  李小川  王振师  吴泽鹏  周宇飞  刘菲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林火干扰对森林生物碳库的变化规律,揭示林火干扰对森林生物碳密度的影响机制,为林火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东省亚热带2种典型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为主要手段,定量测定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森林生物碳库(植被碳库和凋落物碳库)碳密度与碳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林火干扰对亚热带2种典型针叶林的植被和凋落物碳密度有影响,均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了植被碳密度(P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而草本碳密度则呈现与乔木碳密度相反的变化趋势。林火干扰显著影响乔木和草本碳密度,亦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凋落物碳密度的影响有所差异,但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均显著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P<0.05),并随林火干扰强度的增加其减少幅度增大。[结论]林火干扰减少了植被和凋落物碳密度,进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