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0)
- 2023(15433)
- 2022(13372)
- 2021(12512)
- 2020(10418)
- 2019(24399)
- 2018(23943)
- 2017(45674)
- 2016(24645)
- 2015(27759)
- 2014(27522)
- 2013(27429)
- 2012(25314)
- 2011(23083)
- 2010(22668)
- 2009(20907)
- 2008(20438)
- 2007(17429)
- 2006(15249)
- 2005(13785)
- 学科
- 济(105522)
- 经济(105378)
- 管理(72214)
- 业(66450)
- 企(54641)
- 企业(54641)
- 方法(50711)
- 数学(45048)
- 数学方法(44645)
- 中国(29425)
- 财(27138)
- 农(25860)
- 学(21720)
- 业经(21314)
- 贸(20834)
- 贸易(20825)
- 易(20242)
- 制(19338)
- 地方(18576)
- 环境(18279)
- 农业(17140)
- 务(16781)
- 财务(16714)
- 财务管理(16684)
- 融(16231)
- 金融(16230)
- 和(16117)
- 企业财务(15983)
- 银(15857)
- 银行(15814)
- 机构
- 大学(356384)
- 学院(348661)
- 济(150385)
- 经济(147615)
- 管理(139795)
- 研究(122200)
- 理学(121730)
- 理学院(120391)
- 管理学(118456)
- 管理学院(117833)
- 中国(92466)
- 京(76036)
- 科学(72307)
- 财(68232)
- 所(60615)
- 研究所(55320)
- 财经(55206)
- 中心(54647)
- 农(52971)
- 经(50549)
- 业大(50009)
- 北京(48753)
- 江(47482)
- 经济学(46676)
- 范(44926)
- 师范(44572)
- 院(44402)
- 经济学院(42191)
- 财经大学(41442)
- 农业(41384)
- 基金
- 项目(241318)
- 科学(191098)
- 基金(179245)
- 研究(176223)
- 家(156311)
- 国家(155113)
- 科学基金(133313)
- 社会(114032)
- 社会科(108202)
- 社会科学(108177)
- 基金项目(94572)
- 省(89056)
- 自然(85988)
- 自然科(84003)
- 自然科学(83983)
- 自然科学基金(82517)
- 教育(79550)
- 划(76822)
- 资助(74469)
- 编号(69866)
- 成果(56766)
- 部(55073)
- 重点(53891)
- 发(50444)
- 创(49637)
- 国家社会(48128)
- 教育部(47681)
- 课题(47140)
- 创新(46426)
- 科研(46383)
- 期刊
- 济(156936)
- 经济(156936)
- 研究(106693)
- 中国(64286)
- 学报(54413)
- 科学(51172)
- 财(50488)
- 管理(50242)
- 农(46465)
- 大学(41771)
- 学学(39061)
- 教育(34339)
- 农业(32533)
- 融(30790)
- 金融(30790)
- 技术(27984)
- 财经(27386)
- 经济研究(26368)
- 经(23366)
- 业经(22735)
- 问题(20561)
- 贸(18978)
- 图书(18323)
- 业(17813)
- 理论(17570)
- 技术经济(17337)
- 国际(16985)
- 世界(16938)
- 统计(15936)
- 科技(15891)
共检索到512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腾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4万亿元巨额投资计划出台,碳密度的反弹也随之见诸报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80~2009年投资率和碳密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投资率和碳密度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投资率是碳密度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我国的投资现状出发,提出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
碳密度 投资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年
本文选取1980-2011年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和碳密度进行了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制造业的发展并非一定会导致碳密度增加,同时碳密度增加对于制造业的发展也没有显著的帮助,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碳密度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国年
选取1983~2011年数据对我国FDI和碳密度进行了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FDI不是碳密度的格兰杰原因,因此FDI不必然导致碳密度增加;碳密度也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通过"高碳"政策来吸引外资是不可取的。文章根据现实情况对结论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碳密度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年
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低碳"的属性,服务业的规模增加对降低碳密度应有较大贡献,但我国服务业整体碳排放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落后。研究选取1980-2011年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和碳密度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论发现,服务业不是碳密度的格兰杰原因,碳密度也不是服务业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没有确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依据现实提出了必须提升我国整体服务业的碳减排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与技术支持,改善服务业和低碳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低碳经济。
关键词:
服务业 碳密度 低碳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年
选取政府支出额作为刻画政府行为的指标,运用我国1980~2011年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出与我国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刺激我国碳排放的增加;而碳排放的变化对于政府支出变化的影响不大。实证分析支持以下结论:约束和降低政府财政支出对于降低我国碳排放是有利的。据此,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行为 政府支出 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施一帆
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争论,选取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1979~2008)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指标变量与GDP的增长关系进行长期均衡检验。首先利用E-G两步法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综合趋势项与截距项的三种模型结果,建立ECM模型,然后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SRG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GDP的增长是SRG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进而针对目前国内SRG和GDP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一系列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沛 张曙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1994~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该时期中国的碳排放量,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将加大中国的碳排放量。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斌
在已有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引入经济增长这一变量,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利用1978~2012年的有关经济数据对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与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明显,由此提出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制度规范与技术开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等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优文 朱德全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重庆1999-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 8.0和Stata 12.0软件分析工具,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重庆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1)重庆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是引起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变化的格兰杰原因;(2)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是引起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原因;(3)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关系。因此,必须基于高职教育供给侧的视角进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征 周淼
文章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围绕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占款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较为详实的定量研究。文章具体考查了外汇占款、货币供应量以及物价等经济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同时运用协整理论,对外汇占款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物价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外汇占款的增加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结合我国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文章从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研究了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和物价的影响途径,提出了对外汇占款进行管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汇占款 物价 协整检验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平 朱钟棣
针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的争论 ,本文根据 1 978- 2 0 0 1年上海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 ,利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 ,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 ,出口与进口之间分别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 ,表明上海经济增长是出口导向型的。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 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逯宇铎 邱东阳 刘海洋
使用1999—2009年我国18万家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分析了企业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产品创新衡量企业创新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创新与出口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企业创新使其出口概率平均增加14%以上,企业出口使企业创新概率平均提升超过8%,从创新到出口、从出口到创新的因果关系方向均显著。区分出口强度和企业类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这种因果关系随着出口强度的增大而减弱;内资企业的创新对其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对其创新的影响要大于内资企业。以研
关键词:
出口 创新 高技术产业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异质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30个省市区1986—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2)从短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该结论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长期战略与短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琪 贺灿飞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解释力,本文利用中国2004-2009年城市面板数据,选取经济密度、与省会城市距离、与沿海城市距离、国内市场分割度四个指标,控制住人均资本量和人力资本等变量,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在模型估计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密度变量潜在的内生性和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通过IV和GMM估计方法消除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比较可靠的回归结果。本文发现经济密度对我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影响显著为正,与沿海距离和与省会距离的影响显著为负,基本符合预期,但是国内市场分割度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影响东、中、西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经济地理特征不尽相同。
关键词:
密度 距离 分割 城市劳动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采用1985~2007年的数据,运用Johanso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了中国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第二产业的FDI以及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推动了服务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同时服务业FDI也促进了我国经济、服务业以及第二产业FDI的发展,并带动了我国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服务业开放度、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服务业劳动力成本对我国服务业引资的影响不明显,而服务业FDI却推进了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并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和服务业工资水平。此外,产业政策、人力资本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与我国服务业FDI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聚密度、集聚规模与城市生产率——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最优集聚密度的实证研究
市场潜能、聚集密度与旅游业空间聚集——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波动率与收益率的因果关系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视角
盈余管理与投资决策的因果关系实证检验
长三角地区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EKC检验
交易量和波动率动态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
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81-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