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7)
2023(11890)
2022(10351)
2021(9672)
2020(8278)
2019(19246)
2018(19274)
2017(37124)
2016(20416)
2015(23300)
2014(23835)
2013(23364)
2012(21710)
2011(19190)
2010(19643)
2009(17825)
2008(17388)
2007(15691)
2006(13301)
2005(11948)
作者
(58358)
(48594)
(48428)
(46561)
(30999)
(23397)
(22402)
(19118)
(18345)
(17692)
(16555)
(16394)
(15200)
(15199)
(15121)
(15121)
(14987)
(14455)
(14118)
(13890)
(12035)
(11919)
(11870)
(11151)
(10931)
(10905)
(10876)
(10817)
(9909)
(9852)
学科
(82329)
经济(82236)
管理(63245)
(56007)
(46458)
企业(46458)
方法(41327)
数学(36254)
数学方法(35714)
(26056)
(22467)
中国(21170)
(17619)
业经(16723)
(16154)
(15989)
财务(15929)
财务管理(15846)
环境(15844)
地方(15793)
(15103)
贸易(15091)
企业财务(14999)
农业(14675)
(14666)
(13354)
理论(13298)
(12467)
银行(12437)
技术(12325)
机构
学院(288573)
大学(286856)
(116047)
经济(113468)
管理(112830)
理学(96929)
理学院(95930)
管理学(94193)
管理学院(93653)
研究(89556)
中国(70103)
(60075)
(57518)
科学(55275)
(46841)
财经(45263)
(45176)
(44975)
中心(44313)
业大(42547)
(40882)
研究所(40228)
北京(37015)
农业(36616)
(35933)
(35690)
师范(35547)
经济学(35520)
财经大学(33404)
经济学院(32252)
基金
项目(190016)
科学(148792)
研究(139145)
基金(137146)
(118564)
国家(117578)
科学基金(101427)
社会(86456)
社会科(81971)
社会科学(81947)
(75921)
基金项目(72878)
自然(66528)
教育(65373)
自然科(64904)
自然科学(64886)
自然科学基金(63667)
(63117)
编号(57727)
资助(57107)
成果(46585)
重点(42881)
(42341)
(40296)
(39531)
课题(39501)
科研(37312)
创新(37014)
教育部(36467)
大学(36308)
期刊
(125422)
经济(125422)
研究(82348)
中国(57300)
(49039)
学报(43012)
(41136)
管理(39255)
科学(38776)
大学(32839)
学学(30887)
教育(29612)
农业(27403)
技术(27349)
(25017)
金融(25017)
财经(22057)
业经(21158)
经济研究(19891)
(18880)
问题(17137)
财会(15792)
统计(14651)
技术经济(14590)
(14389)
理论(14173)
图书(14127)
(13887)
会计(13603)
(13286)
共检索到424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强  李秀莲  张旭丽  王春芝  
一、碳审计概述(一)碳审计含义一般认为,碳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遵循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在履行碳排放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检查和鉴证,是对碳排放管理活动以及成果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的审计行为。"碳审计"就是针对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审计行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现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不少国家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婷  许莉  
地方政府性债务简称地债,是指以地方政府名义借入、担保或承诺的,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责任的境内外借款。2010年起,审计署组织了三次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的全面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性债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民生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部分地方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笔者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庄尚文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政府审计问题一般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但其在分析单一权威制下政府审计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运用"治理域""科层控制""政策指令覆盖度""剩余控制权"等概念范畴,初步构建了分权模式下纳入政府审计的基本模型架构。这一框架的核心问题是地方政府在"生存约束"和"认可激励"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与委托代理框架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有所区别。最后在构建的框架中探讨了政府审计对财政分权制度、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互补性,进一步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健  
政府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面临政府体制不够顺,审计范围较窄等问题。应从加快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扩大绩效审计范围,制定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加强政府绩效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尹平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影响程度由审计公告触发的舆论强度决定,并进一步由公告质量、公众的舆论监督倾向和权力意识强度决定。而公告质量是公告提供者综合权衡公告利益和公告风险的结果。提高审计公告机制效果的基本途径包括提高公告的信息含量、公众的舆论监督水平和公民意识;改善公告环境,降低公告风险,保证公告提供者的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德辉  
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给政府审计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概述了政府审计和大数据审计的有关内容。总结了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的影响,挖掘了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出现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政府审计大数据信息平台、培养大数据审计的高素质审计人员、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意识、建立审计数据积累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德辉  
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给政府审计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概述了政府审计和大数据审计的有关内容。总结了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的影响,挖掘了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出现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政府审计大数据信息平台、培养大数据审计的高素质审计人员、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意识、建立审计数据积累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超  
审计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与发展必然具备一定的基本前提和约束条件,即审计公设。这些基本前提和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又是推动审计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因,系统而全面地探讨审计公设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凯  
中国政府治理将政府改造成为理性的、积极而又有限干预经济的强政府,通过降低总交易费用、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激励等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现阶段政府治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完善政府治理,改善政府失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小娟  
一、内部控制审计及类型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部门接受委托或授权,对特定基准日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建平  陈燕丽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的引入对审计界造成巨大冲击,而公允价值审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在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要面对市场失灵、企业内部控制不合理、审计证据不确定等因素,依据个人职业水平和职业判断,其审计质量备受威胁。如何维护公允价值审计的公正性,减少审计风险,指导市场向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审计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公允价值理论出发,探讨审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审计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以及知识技术交流体系的建立等,以期指导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生伟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一种内在需要,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我国现代内部审计制度是经济改革的产物,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蔡春  刘更新  谢赞春  
近年来,随着政府审计部门对奥运场馆建设、汶川灾后重建、国家四万亿投资项目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重大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跟踪审计方式引起了审计理论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实施跟踪审计存在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