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8)
- 2023(17068)
- 2022(14427)
- 2021(13502)
- 2020(10778)
- 2019(24531)
- 2018(24338)
- 2017(46358)
- 2016(25206)
- 2015(28017)
- 2014(27849)
- 2013(27175)
- 2012(25146)
- 2011(22732)
- 2010(22737)
- 2009(20729)
- 2008(19632)
- 2007(17179)
- 2006(15139)
- 2005(13309)
- 学科
- 济(102302)
- 经济(102193)
- 管理(70823)
- 业(65202)
- 企(52373)
- 企业(52373)
- 方法(39385)
- 数学(33327)
- 数学方法(32942)
- 中国(32536)
- 农(28779)
- 地方(27769)
- 业经(24319)
- 财(22921)
- 学(22256)
- 环境(20090)
- 农业(19713)
- 贸(18152)
- 贸易(18138)
- 制(17715)
- 易(17489)
- 理论(16862)
- 和(16798)
- 银(16317)
- 银行(16274)
- 融(16110)
- 金融(16107)
- 技术(15877)
- 发(15763)
- 行(15650)
- 机构
- 学院(348447)
- 大学(346410)
- 济(136401)
- 管理(135855)
- 经济(133194)
- 研究(120264)
- 理学(116902)
- 理学院(115545)
- 管理学(113598)
- 管理学院(112974)
- 中国(88500)
- 科学(75000)
- 京(74666)
- 财(61751)
- 所(59831)
- 农(55461)
- 研究所(54379)
- 中心(54082)
- 业大(51287)
- 江(51236)
- 范(49232)
- 财经(49070)
- 师范(48786)
- 北京(47306)
- 经(44597)
- 院(44522)
- 农业(43096)
- 州(42328)
- 经济学(40184)
- 师范大学(39361)
- 基金
- 项目(239739)
- 科学(188662)
- 研究(178565)
- 基金(171467)
- 家(148934)
- 国家(147617)
- 科学基金(126824)
- 社会(111776)
- 社会科(105792)
- 社会科学(105769)
- 省(94806)
- 基金项目(91258)
- 教育(81624)
- 自然(81152)
- 划(79884)
- 自然科(79193)
- 自然科学(79179)
- 自然科学基金(77706)
- 编号(74267)
- 资助(68814)
- 成果(59940)
- 发(55218)
- 重点(53919)
- 课题(51708)
- 部(51626)
- 创(50063)
- 创新(46579)
- 国家社会(45294)
- 项目编号(45279)
- 科研(45112)
- 期刊
- 济(155745)
- 经济(155745)
- 研究(105482)
- 中国(69461)
- 学报(53041)
- 农(51585)
- 科学(50228)
- 管理(49959)
- 财(44904)
- 教育(44697)
- 大学(40118)
- 学学(37581)
- 农业(36151)
- 融(30947)
- 金融(30947)
- 技术(30290)
- 业经(27792)
- 经济研究(24688)
- 财经(22738)
- 问题(21245)
- 经(19475)
- 图书(19428)
- 业(18087)
- 科技(17227)
- 理论(16359)
- 现代(16326)
- 商业(16031)
- 技术经济(16027)
- 资源(15926)
- 发(15770)
共检索到51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卓德保 吴玉海 潘植强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城市 上海城市发展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外 曾刚
低碳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集成,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指标,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等七个方面,19项核心内容及21项对应衡量指标。重点分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并以此判断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得出结论,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处于起步阶段,低碳交通体系、低碳产业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具有初步的基础,但城市低碳建筑、低碳能源消费、居民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建设方面基本空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发展路径 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是近年来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厘清我国试点低碳城(镇)的内涵基础上,结合空间载体依托小空间尺度新城新区的特征,以低碳目标、高端取向、形成特色为试点导向,应用Kaya恒等式分析国家试点低碳城(镇)碳排放影响因素,并研究提出了围绕主要影响因素突破重点领域,推进试点城(镇)"五个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涛 东艳 苏庆义 高凌云
本文以临港重化工城市宁波为例,根据IPCC的方法测算了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CO2排放强度,基于此构建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并将其作为战略产业选择的约束指标纳入Weaver-Thomas方法的传统指标体系。在传统指标和低碳指标(分为强低碳约束和弱低碳约束两种情景)基础之上,进行了战略产业选择,进而利用模拟方法对宁波市实现"十二五"期末工业增长和碳强度减排目标进行了双重目标的模拟。结果表明,根据低碳条件下的指标体系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同时采用技术减排,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实现工业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SBM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估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进而对我国省级旅游产业减排路径做出分析与解读。研究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效率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锐 王俊杰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尝试从景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思考,景观设计作品可以充当低碳理念推广的催化剂。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碳景观 发展途径 催化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谌爱华
当国际规则和国家政策及各级市场和碳减排目标不断增长和融合的趋势来临时,企业管理者必须着手提高能源效率和进行碳减排。通过制定碳减排计划、实施碳排查并以最经济的手段减少碳排放、规避碳风险及评估自身的碳足迹,帮助企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有竞争力以及更加持久地保持盈利。
关键词:
碳减排 低碳经济 可持续盈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武良鹏 陈晔 徐海燕
总结概括了我国主要的三种减排途径:自然支配路径、管理支配路径和市场导向性路径,分析了三种路径的内在关系,得出在碳交易市场完整建立之前,自然支配路径、管理支配路径仍是主要选择。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分别从效果、减排成本两个方面建立模型,对自然支配路径与管理支配路径进行对比研究,将模型运用于我国各省份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减排路径 对比研究 DE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红伟 林子祥 胡力元 赵晨瑞 张继宏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华 和杨亦兰 宋檬
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精准制定碳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城市智慧降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别于以往区域内单一维度的研究,本文测算了中国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方面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以及替换金融科技发展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区域间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金融科技虽然能降低本地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会促进周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以邻为壑”的现象。基于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科技碳减排效应的不同表现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在北部城市显著强于南部城市、在非城市群城市显著强于城市群城市、在其他城市显著强于中心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林秀
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些年来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广为流传的理论。遵循这一理论,以重庆为例对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揭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障碍,并对破除路径依赖,进一步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路径依赖 低碳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琼
<正>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不断升高的全球平均气温以及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现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与此同时,面对日趋收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未来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低碳经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又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当下以及未来必须坚定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以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琼
<正>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不断升高的全球平均气温以及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现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与此同时,面对日趋收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未来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低碳经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又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当下以及未来必须坚定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以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格粉
随着低碳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作为高能耗、高浪费、高排放的饭店产业应转变生产方式,推进低碳转型。但是,在低碳饭店建设过程中,饭店往往采取单一的节能减排方式,难以实现饭店低碳的真正转型。在此背景下,从产业链各环节探索低碳饭店发展,进行系统的低碳建设,是饭店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对低碳饭店的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链视角探讨了低碳饭店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低碳饭店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低碳饭店 路径 产业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