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6)
2023(6694)
2022(5634)
2021(4924)
2020(3865)
2019(8595)
2018(8343)
2017(15327)
2016(8700)
2015(9636)
2014(10069)
2013(9859)
2012(9246)
2011(8442)
2010(8420)
2009(7096)
2008(7039)
2007(6441)
2006(5899)
2005(5229)
作者
(26046)
(21666)
(21568)
(20615)
(13572)
(10588)
(9944)
(8420)
(8328)
(7795)
(7642)
(7370)
(7104)
(6905)
(6825)
(6793)
(6564)
(6390)
(6344)
(6205)
(5392)
(5362)
(5127)
(5119)
(4916)
(4855)
(4826)
(4765)
(4429)
(4304)
学科
(38000)
经济(37973)
管理(26044)
(17994)
地方(13878)
(13758)
企业(13758)
环境(12936)
方法(12318)
(10970)
数学(10406)
数学方法(10085)
(10024)
中国(9754)
(8425)
地方经济(8226)
业经(7385)
(7327)
(7164)
农业(7136)
资源(6508)
理论(6204)
(6122)
(5595)
经济学(5486)
规划(5399)
生态(5189)
环境规划(5078)
教育(4972)
(4871)
机构
学院(122905)
大学(120626)
(44510)
研究(43485)
管理(43115)
经济(43102)
理学(35936)
理学院(35334)
管理学(34410)
管理学院(34187)
中国(33152)
科学(29165)
(27404)
(22220)
(21303)
(21225)
中心(20519)
研究所(19862)
(19573)
(19144)
师范(18986)
业大(18016)
北京(17263)
(17208)
(16956)
财经(16199)
(15744)
师范大学(15239)
农业(15044)
技术(14971)
基金
项目(81839)
科学(64689)
研究(60128)
基金(57951)
(51409)
国家(51042)
科学基金(43790)
社会(36682)
社会科(34762)
社会科学(34755)
(33349)
基金项目(30679)
自然(28842)
(28630)
自然科(28099)
自然科学(28094)
自然科学基金(27501)
教育(27375)
编号(25327)
资助(23010)
成果(20093)
(19209)
重点(19097)
课题(18322)
(16700)
(16282)
科研(15614)
创新(15338)
计划(15266)
发展(15237)
期刊
(54243)
经济(54243)
研究(37210)
中国(28995)
学报(18788)
科学(18058)
教育(17679)
(17054)
(16945)
管理(15483)
大学(13782)
学学(12586)
技术(12242)
农业(11522)
(9583)
金融(9583)
资源(8904)
业经(8864)
图书(8685)
经济研究(7592)
统计(7401)
(6902)
问题(6843)
财经(6838)
(6493)
(6308)
书馆(6222)
图书馆(6222)
(6177)
技术经济(5950)
共检索到19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凤英  宫远山  杨一苇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对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以海城市(县级市)为案例,探讨性提出碳减排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范式,即现状碳排放特征评价与分析、碳减排目标选择与确定、碳减排情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制定。在现状碳排放特征评价与分析中,进一步提出了“514”分析法,即围绕5方面14项“易于空间化”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在碳减排情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制定中,提出了“控规模”、“调结构”、“优布局”、“定措施”四个逻辑递进且层次关联的策略制定路径与方法。案例研究表明,多措并举的县域低碳综合规划策略可使海城市2035年碳排放量降为17658万tCO_2,比基准情景减少30%,约7244.44万tCO_2,达到设定减排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淑娟   廖心琪   卞勇   柳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社会变革,国土空间是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通过各层级国土空间差异化治理助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战略的融合思路,以省级、市县级和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了“全程嵌入—目标耦合—空间支撑”的技术框架和传导方式,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根榕  顾朝林  陈乐琳  
通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回顾,阐明土地利用布局原理,建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三调”)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文章构建的技术方法为:(1)基于“二调”和“三调”数据,对研究区域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总体对比分析,明确各类土地利用的未变化区和变化区;(2)从符合自然规律和相关政策法规两个原则出发,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合理性判别准则,根据“双评价”中各要素评价结果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分析研究区域各类用地变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3)根据文章设计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7种土地利用调整情景,构建基于图斑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提供支撑。文章通过以兴安盟为案例开展以图斑为单元的多情景国土空间规划,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以“三调”图斑为单元的土地利用布局以及更加精细化的规划管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黄尚宁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要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0年要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近年来进行区级国土规划编制以及在柳州等部分城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经验,加快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并始终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兼顾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业主期望和公众利益的统一,重视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对具体项目的要求。GZPI作品与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际。拥有多名院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峰  张姗琪  秦萧  席广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智慧社会"建设目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的信息化技术赋能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的主要动力与发展重点,而如何理解并推进智慧社会发展则是智慧编制与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人地关系和地域生命有机体理论是智慧社会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基础,需要从信息化赋能向包含技术赋能与创新赋能的综合赋能理念转变,探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思路,进而构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人为本为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和制度创新为支撑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EPTI),并探讨规划编制的智慧化以及规划实施的智慧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来红  
<正>核心提示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嘉善片区为例,从总体思路、实施路径两个层面,探索“三生”统筹与“四位一体”的新型生态绿色低碳国土空间格局,推动江南水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全国县域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金明  耿伟  徐梦馨  
以某地区国土空间规划风险评估为例,将风险评估理论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实际,围绕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事前准备、风险调查、风险评估论证、风险因素分析等工作重点进行阐述。从实践来看,需开展规划风险评估理论相关研究,以提升风险评估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实施中的保障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招  郑荣宝  郑雪  
核心提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国土空间规划具体落实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当前我国村级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整体指导规范和具体措施,并在如何完善其法律地位、兼顾区域特色、注重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策方   卞芸芸  
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的评价模型和实践应用有待丰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规划实践提供了重大契机。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定量模型研究及本地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依托重大契机寻求实践突破是目前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工作的重点,其中可达性在交通与土地利用反馈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协同评价模型的关键指标。结合广州在国土空间规划等多层次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可达性先行构建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评价模型,可应用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交通与产业空间布局协同评估、交通设施周边用地效能提升,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提供决策支撑,对于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落地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阳柳凤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是协调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规划,在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国土开发和宏观调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规划起步较晚,发展滞缓,规划的性质和定位仍存在分歧,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仍处于探索之中。笔者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探索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思路。以区域的发展定位决定规划的功能定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修颉  林坚  楚建群  赵晔  
研究目的:剖析陆海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表现及原因,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实践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方法:ArcGIS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陆海空间规划冲突是不同逻辑起点和规划管理体系下央地政府博弈能力不同的结果;(2)陆海空间规划冲突具体表现在陆海的规划管理边界、国土空间分类、开发保护战略、空间规划安排4个方面;(3)研究制定了统筹边界划定、统筹空间分类、统筹用途调整和统筹管控规则"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研究结论:"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陆海冲突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萧  甄峰  李亚奇  陈浩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作为国家部门调整后的新规划类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研究整体缺乏,学者主要聚焦于自然资源本身的禀赋情况,利用传统统计、空间及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国家及省域层面的国土空间承载力与适宜性进行静态评价,对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刚性划定。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影响,缺乏对新发展趋势之下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的科学安排。本文引入能够直接反映人类活动时空变化的大数据,重点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生态空间规划、农业空间规划及城镇空间规划四个环节探讨了大数据应用的方向与具体方法框架,强调"自然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