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5)
- 2023(6394)
- 2022(5548)
- 2021(4862)
- 2020(4242)
- 2019(10095)
- 2018(10002)
- 2017(19515)
- 2016(11047)
- 2015(12642)
- 2014(13029)
- 2013(13312)
- 2012(12680)
- 2011(11590)
- 2010(11552)
- 2009(10559)
- 2008(10640)
- 2007(9917)
- 2006(8313)
- 2005(7444)
- 学科
- 济(50398)
- 经济(50358)
- 管理(33111)
- 业(30101)
- 方法(25738)
- 企(23601)
- 企业(23601)
- 数学(23046)
- 数学方法(22857)
- 农(13907)
- 环境(12673)
- 财(12632)
- 学(12257)
- 中国(11742)
- 地方(10078)
- 贸(9844)
- 贸易(9839)
- 易(9549)
- 农业(9237)
- 业经(9224)
- 和(9039)
- 划(8369)
- 制(8233)
- 务(7738)
- 财务(7723)
- 财务管理(7699)
- 企业财务(7275)
- 银(6881)
- 银行(6856)
- 融(6600)
- 机构
- 大学(168135)
- 学院(166991)
- 济(70967)
- 经济(69529)
- 管理(64129)
- 研究(56980)
- 理学(55440)
- 理学院(54804)
- 管理学(53893)
- 管理学院(53583)
- 中国(42334)
- 科学(36417)
- 京(35323)
- 农(32606)
- 财(31240)
- 所(29856)
- 业大(27648)
- 研究所(27359)
- 中心(26704)
- 农业(26021)
- 江(25393)
- 财经(25188)
- 经(22777)
- 经济学(22358)
- 北京(22063)
- 范(21451)
- 师范(21221)
- 经济学院(20448)
- 院(20100)
- 州(19673)
- 基金
- 项目(111421)
- 科学(86847)
- 基金(80665)
- 研究(79132)
- 家(71019)
- 国家(70478)
- 科学基金(59288)
- 社会(49651)
- 社会科(47095)
- 社会科学(47077)
- 省(44110)
- 基金项目(43128)
- 自然(38835)
- 自然科(37878)
- 自然科学(37865)
- 划(37462)
- 自然科学基金(37176)
- 教育(36414)
- 资助(33158)
- 编号(31976)
- 重点(25720)
- 成果(25477)
- 部(25156)
- 发(24832)
- 创(22664)
- 科研(22199)
- 课题(21963)
- 计划(21460)
- 创新(21300)
- 教育部(21134)
共检索到238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国华 刘清清 吴琳
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减排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揭示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并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分别为不同类别区域设定碳减排目标,为我国科学确定与分解各地区碳减排目标提供方法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 计彤
利用技术经济学方法测算了中国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电力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低碳电力技术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6×108 kw,年发电量达到2.3×1012 kwh时,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30%左右,可替代煤炭6.6×108 tec,从而避免近20×108 t的CO2排放。但除水电、核电外,大部分低碳电力技术的减排成本处于200~700 CNY/t CO2的较高水平,为低碳电力技术的示范推广及大规模应用带来经济障碍。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电力发展政策和规划,尽快降低可再生电力技术的发电成本、解除不稳定电力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障碍,从而促进低碳电力技术的快速、健康发...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电力 减排成本 减排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云燕 王静
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资源不断消耗,节能减排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首都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目标的基础上,对2001~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0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计算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后分析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节能减排潜力造成的影响,并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金碧 黄贤金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系统测算1995~2007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运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08~2020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并结合国家碳减排目标分析碳减排压力,通过与北京等地区城市比较,分析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提出江苏省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比1995年增长123.92%;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由1995年的每吨1.597万元降到2007年的每吨0.789万元;2008~2020年碳排放强度将不断降低,降幅可达53.74%,碳减排压力较小;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
关键词:
碳减排 压力 潜力 城市 江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高珊 赵志凌
基于省域层面,构建了碳排放清单的核算框架和计算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2000—2010年的碳排放清单进行了全面测算,并对江苏省碳减排潜力进行了情景分析。江苏省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8 005.29万t上升到2010年的20 888.88万t,涨幅为160%,其中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占86%;江苏省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0.94 t/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71 t/万元,降幅达24%;人均碳排放则呈逐年增长态势,从1.09t/a增长到2.69 t/a;在低碳情景下,江苏省2015年和2020年碳减排量分别为4 930.75万t和16 101.13万t,碳减排比例分...
关键词:
碳排放 测算 碳减排 潜力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劼 徐晋涛
在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农业部门具有极大的体量和不可忽视的影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和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一项农业低碳技术能否在现实中有好的环境表现,必须得到农户这一微观经营主体的检验和认同。这是全面评价低碳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更准确地监测和核算碳减排效果,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衡量了三个低碳技术在农户层面的微观反应。研究结论是,我国现有的低碳技术在农业农村“3060”进程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按目前的技术采纳规模,滴灌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8~77万吨,沼气发酵技术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34万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碳排放290万吨。研究推论是,“3060”目标是推动我国农业加速达到高质量发展拐点的契机。要让农业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农业生产方式到经营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都亟待一场全面的、持续的革新。
关键词:
农业碳减排 低碳技术 微观数据 农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超 黄健柏
首次运用非参数方法,从结构、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进行了分解,实证分析了中国的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结构无效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是碳排放低效的共同成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技术平衡、市场化改革和环境管制实现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当前排放总量的60%。因此,各省份应制定各自的碳减排策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颖 叶林 李芳
[目的]不合理的化肥施用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还产生大量碳排放。削减化肥过度施用产生的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测算小麦化肥碳减排潜力并总结其时空分异规律,可以为削减化肥碳排放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4—2020年10个小麦主产省份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小麦化肥投入效率以及化肥可削减比例作为化肥碳减排依据,并使用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Markov链分析方法分析与总结小麦化肥碳减排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10个主产省份小麦化肥平均碳减排潜力达到251.1 kg CE/hm~(2),其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最高,总体碳减排潜力空间分布不均衡,分布差距扩大并且差距主要来自地区间差距,碳减排潜力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在空间分布上仍较稳定。[结论]为促进小麦绿色生产,需要明确西部地区为小麦化肥碳减排重点地区、重视小麦低碳生产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发挥测土配方施肥对促进化肥碳减排的作用、利用多个要素替代措施推动化肥碳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国华 刘传江 涂海丽
低碳绿色发展是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重要发展目标,而科学合理测算碳排放清单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前提。文章运用清单法与情景法测算了湖北省碳排放清单及未来碳减排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4656.2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2207.47万吨,年人均碳排放从0.807吨增长至2.086吨,碳排放强度从1.781吨/万元下降至0.576吨/万元;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消费减量化与垃圾低碳处理是未来碳减排的重点;强低碳情境下,人均碳排放将于2020年达到拐点,2021年提前完成能源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
关键词:
湖北省 碳排放清单 碳汇 碳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薛龙飞
科学估算减排潜力是实施减排责任分摊的基础。论文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生产体系,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经济核算框架,借助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均农业碳排放、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4个指标,构建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对各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成本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海南、福建、山东、辽宁、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区减排成本较高,其年均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居于全国前列,最高值达2.542×108元/104t;而西藏、青海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玉泉 孙庆兰
在共同前沿和组前沿概念下,对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工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从2003年开始逐步释放;工业碳减排潜力来源地区差异明显,技术差距导致的潜在碳减排量在总潜在碳减排量中所占比重逐步减少。
关键词:
共同前沿 组前沿 碳减排潜力 技术差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文君 刘秀春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工业碳减排是湖南省实施"一带一部"战略的有效途径。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DEA模型对湖南省14个市州2007—2016年的工业碳减排潜力进行测算,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碳减排压力大中小地区的碳减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地域因素、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差异,湖南各市州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潜力各不相同;长沙等3市州,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好、减排潜力小;长沙要加速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张家界和湘西州要加强绿色旅游业发展;湘潭等5市州,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工业碳排放潜力大;湘潭、常德、益阳、郴州、娄底,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本要素高质量深化发展;株洲等6市,工业碳减排潜力居中;株洲、衡阳、邵阳、岳阳、永州、怀化,要通过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不仅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探讨其增汇减排路径与潜力意义重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农业的增汇减排。为此,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双碳”历程和经验,梳理了我国农业主要的增汇减排路径与潜力及其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农业低碳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畜牧业及渔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英 雷震 刘越
辽宁省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重点省份之一。为从微观行业层面剖析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辽宁省各行业的直接和隐含碳排放进行估算,并通过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评价产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直接隐含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潜力较大的行业集中在重化工业和能源产业,因此这些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基于研究结果,建议辽宁省除了提高碳减排技术水平、优化能源结构外,还需要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使高耗能、重化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