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2)
2023(15164)
2022(13226)
2021(12216)
2020(10090)
2019(23023)
2018(22680)
2017(44214)
2016(24246)
2015(26695)
2014(26526)
2013(26212)
2012(24164)
2011(21980)
2010(21691)
2009(19410)
2008(18828)
2007(16317)
2006(14278)
2005(12302)
作者
(71403)
(59425)
(58796)
(55953)
(37692)
(28457)
(26590)
(23326)
(22610)
(21128)
(20021)
(20009)
(18706)
(18681)
(18424)
(18214)
(18163)
(17766)
(17066)
(16870)
(15042)
(14340)
(14303)
(13532)
(13460)
(13181)
(13067)
(12992)
(11967)
(11798)
学科
(92598)
经济(92497)
管理(71232)
(66312)
(54147)
企业(54147)
方法(43243)
数学(37847)
数学方法(37386)
(26366)
(24719)
中国(24193)
(22121)
业经(20555)
环境(18581)
(18578)
贸易(18574)
地方(18529)
(18049)
农业(17731)
(16179)
(15398)
财务(15333)
财务管理(15313)
(15186)
技术(15099)
理论(14769)
企业财务(14552)
(14426)
(14047)
机构
大学(341300)
学院(340244)
管理(135987)
(135200)
经济(132331)
理学(118976)
理学院(117680)
研究(115912)
管理学(115619)
管理学院(115037)
中国(83829)
科学(74456)
(71827)
(62086)
(60785)
(58706)
业大(56112)
研究所(54047)
中心(52046)
财经(49117)
农业(49106)
(48501)
北京(44945)
(44821)
(44027)
师范(43510)
(42222)
经济学(39965)
(38929)
财经大学(36614)
基金
项目(241123)
科学(188429)
基金(174999)
研究(171082)
(154825)
国家(153541)
科学基金(130870)
社会(107191)
社会科(101686)
社会科学(101661)
(94422)
基金项目(93498)
自然(87815)
自然科(85729)
自然科学(85705)
自然科学基金(84139)
(80225)
教育(77933)
资助(71938)
编号(68833)
成果(54376)
重点(54093)
(52637)
(51506)
(50158)
课题(47213)
创新(46803)
科研(46628)
计划(45293)
教育部(44535)
期刊
(141969)
经济(141969)
研究(97559)
学报(60052)
中国(59507)
(55282)
科学(52812)
管理(47386)
大学(44385)
(43688)
学学(42092)
农业(38280)
教育(34937)
(27926)
金融(27926)
技术(27309)
业经(24285)
经济研究(23365)
财经(22637)
(19334)
(19305)
问题(18378)
科技(17905)
图书(16786)
(16524)
技术经济(15960)
业大(15958)
理论(15947)
商业(15189)
资源(15016)
共检索到48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利  田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所引起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碳减排政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为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碳减排目标的有效实现,文章对国内外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税收控制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多数研究均验证了税收对于碳减排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作用;能源价格的提高在直接方面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间接方面对能源效率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非化石能源项目进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相昭  蔡博峰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部门,交通部门的减排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指出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是推动道路交通领域碳减排和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其次,以系统论和环境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了中国道路交通低碳政策矩阵,并分别讨论了燃油经济性标准、车用替代燃料、新能源汽车、燃油税等多项政策;最后强调指出单纯依靠某一种或某一类政策来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不现实的,不同政策组合或综合性战略的减排效果比较显著。所以,进一步健全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应该成为有效实现道路交通碳减排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辜勇  李雨  陈句  柳悦  
针对多式联运碳减排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是基于运输组织进行研究,提出由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强度运输方式的模式转移策略和优化运输路线策略。其次是通过价格和政策引导促使托运人选择更环保的多式联运。最后,提出多式联运碳减排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军  
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从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已经开展的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利用CGE模型开展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翠  范英  吴刚  魏一鸣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能源政策与环境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上得到既能实现缓和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最小的减排政策措施。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与战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主流科学界对此达成的共识及其激发的国际政治响应,推动了经济学界对碳排放与碳减排问题的研究,本文着重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源与碳排放约束的绿色生产率与效率、碳减排机制与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因素解析法虽能识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其考察的因素具有局限性,多元计量分析弥补了因素解析法研究的不足,基于生产前沿的生产率与效率评价模型为低碳发展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模型能模拟复杂经济系统中碳排放及碳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有关碳排放与碳减排的多视角研究有待完善,基于企业与居民行为的微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廖文梅  童婷  彭泰中  李道和  
生态补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生态经济学领域众学者的关注,其研究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共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梳理了在减贫方面的主要生态补偿类型、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重点综述生态补偿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农户收入、生计资本和农户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与效果评价,由于研究区域、研究时点、农户类型和补偿方式的差异,得到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对生态补偿在农户减贫方面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寰  何广  肖义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化与精准化路径促进绿色发展,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华  王殿华  
基于低碳食品链主要环节的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和归纳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贡献与不足,并依据低碳食品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与需要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围绕低碳理念与指导思想—低碳价值观与低碳文化—战略与决策—策略与执行—实施方法与技术—支撑与保障的系统深入研究;低碳食品链构建科学化与系统化深入研究;低碳食品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低碳食品链相关行业规范、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综合研究;低碳食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两头推动"的综合研究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萍  温作民  刘梅娟  
对中国碳税政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收入分配效应的经济学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开征碳税对环境具有减排节能影响,具体效果决定于碳税的税率高低、征收方式、征收对象差异;第二,开征碳税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将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第三,碳税政策对收入分配具有累退效应。中国学者对碳税政策的影响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开征碳税对居民生活减排的影响研究较少;现有文献假定碳税政策不能进行价格传导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节能减排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降低地球温度,改善地球气候的必要举措,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工业快速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缺乏,能源供应紧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量剧增,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坏,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睿   何大义   闫晶晶  
[目的]林业碳汇作为较为易得的负排放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但林业碳汇抵消政策推行时间较短,评估其在分担减排压力中的效应对于相关政策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SCP框架分析林业碳汇减排的抵消机理;然后,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各省市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而采用合成控制法以北京、广东、福建的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应用为自然实验,并采用安慰剂检验和DID检验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结果]研究发现:(1)林业碳汇抵消政策是融合多种效益后的帕累托改进,但它只有在控排企业购买林业碳汇的总效用边际损失低于其采用其他减排方式产生的边际成本时,才能有效分担减排压力;而且,严格的碳减排政策会增强控排企业对林业碳汇的需求意愿。(2)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分担减排压力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分担了广东和福建的减排压力,但北京的减排压力仍旧处于上升状态。[结论]基于上述发现,文章提出林业碳抵消政策应结合区域特点差异化实施,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省市,采用跨区域交易的方式,与森林资源匮乏的地区形成对接,产生溢出效应,避免因需求不足造成资源闲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采用提高林业碳汇抵消比例的方式降低减排压力。另外,资源配置应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供需的同步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道平  廖海凤  谭洪  
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碳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交易政策是基于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核心政策工具。采用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从总体看还是分区域看,碳交易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但效应的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碳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大。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规模、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实现减排,能源规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外商投资等在碳交易政策传导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但这种传导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