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8991)
- 2022(7326)
- 2021(6281)
- 2020(4886)
- 2019(10889)
- 2018(10461)
- 2017(19750)
- 2016(10431)
- 2015(11397)
- 2014(11407)
- 2013(11462)
- 2012(11055)
- 2011(10121)
- 2010(10477)
- 2009(9724)
- 2008(8616)
- 2007(7817)
- 2006(7233)
- 2005(7027)
- 学科
- 济(49171)
- 经济(49132)
- 管理(29663)
- 业(29528)
- 融(25808)
- 金融(25808)
- 中国(23862)
- 银(23408)
- 银行(23397)
- 行(22883)
- 企(21938)
- 企业(21938)
- 地方(20081)
- 农(15166)
- 环境(13712)
- 业经(13023)
- 制(12051)
- 财(12031)
- 方法(11478)
- 农业(11136)
- 中国金融(11090)
- 发(10418)
- 地方经济(10239)
- 数学(9778)
- 数学方法(9709)
- 学(9183)
- 贸(8585)
- 贸易(8569)
- 易(8242)
- 发展(7775)
- 机构
- 学院(146224)
- 大学(141824)
- 济(65464)
- 经济(64018)
- 研究(55867)
- 管理(51824)
- 中国(49806)
- 理学(42531)
- 理学院(42020)
- 管理学(41442)
- 管理学院(41176)
- 科学(31637)
- 京(31279)
- 财(31279)
- 所(28272)
- 中心(27286)
- 研究所(25191)
- 农(24925)
- 江(23627)
- 财经(23454)
- 经(21127)
- 北京(20638)
- 经济学(20606)
- 银(20501)
- 州(20155)
- 范(20123)
- 院(20079)
- 师范(19914)
- 银行(19740)
- 业大(19215)
- 基金
- 项目(90911)
- 科学(71774)
- 研究(70501)
- 基金(63797)
- 家(54812)
- 国家(54269)
- 科学基金(46344)
- 社会(45275)
- 社会科(43152)
- 社会科学(43147)
- 省(37793)
- 基金项目(33110)
- 划(30932)
- 教育(30481)
- 编号(28760)
- 发(27507)
- 自然(27104)
- 自然科(26431)
- 自然科学(26429)
- 自然科学基金(25926)
- 资助(25573)
- 成果(23274)
- 发展(22690)
- 展(22283)
- 课题(21165)
- 重点(21112)
- 创(19800)
- 部(19149)
- 国家社会(18656)
- 创新(18575)
共检索到24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方琦 鲁政委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新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绿色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在我国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未来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均明确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樊轶侠
“双碳”目标导向下,碳减排投融资机制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的崭新命题。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抓手,以稳步有序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我国财政支持碳减排投融资的可行路径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财政主动调动金融资本大规模投入碳减排投融资项目,二是财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碳减排投融资领域。深入分析国际上实现风险共担的具体机制,可为我国建立碳减排投融资领域财政金融协同的政策框架提供一定借鉴。在“碳达峰”阶段,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的重点是支持低碳转型,重点是促进低碳转型的机制精准有效、风险可控。我国可采取“财政指导+金融市场主导”模式,发挥财政政策指导作用,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风险识别、收益评估、跟踪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减排降碳工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华 和杨亦兰 宋檬
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精准制定碳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城市智慧降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别于以往区域内单一维度的研究,本文测算了中国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方面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以及替换金融科技发展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区域间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金融科技虽然能降低本地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会促进周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以邻为壑”的现象。基于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科技碳减排效应的不同表现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在北部城市显著强于南部城市、在非城市群城市显著强于城市群城市、在其他城市显著强于中心城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先锋 肖坚 董明放
【目的】如何有效释放绿色金融发展的“降碳”红利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践行“双碳”战略的重大抉择。【方法】本文在系统阐释绿色金融助力碳减排三维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中介效应、分位数等方法做了实证考察。【结果】(1)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显著抑制了中国碳排放,完全可成为国家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这一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绿色金融不仅可为“降碳”提供直接动力,还能通过加速产业升级、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等途径间接对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但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间接“降碳”效应尚远逊其直接效应;(3)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切实为碳减排提供助力是绿色金融施策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该路径尚未畅通,“降碳”效果还极为有限,这预示着政府应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制度引领;(4)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现实冲击效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结构突变”特征,即随着碳排放水平的持续降低,绿色金融发展的“降碳”效果将会逐步增强,且较低碳排放水平情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将更为明显。【结论】本文证实了“双碳”进程中提供绿色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也发现分阶段、有重点、动态化的绿色金融策略更有利于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以上发现对于未来国家执行和优化“双碳”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彩平 肖序
资金是企业实现碳减排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碳排放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因而企业将面临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巨额融资需求。然而,日益严格的气候法规和能源技术研发的难度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增大企业的碳融资风险。因此,文章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参与碳交易、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等角度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碳减排融资机制,以满足企业实现碳减排的资金需求,化解碳融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占军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电力行业是能源领域最大的排碳部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资本金问题又严重制约电力减碳步伐,亟须通过创新融资工具加以解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金融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会迸发出巨大活力。本文在回顾当前我国债务违约日趋严重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缓解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困难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我国当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特点,认为当前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流动性方面以及覆盖企业债务面方面需要提高,且需要使用债券组合的模式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路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自"双碳"战略提出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磅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双碳"战略落地实施。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已落地,整体勾勒出"3060"目标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方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王运金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8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新发展理念下的一项长期目标,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我国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政策措施,也是支持低碳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首次探索。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的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沿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SBM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估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进而对我国省级旅游产业减排路径做出分析与解读。研究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效率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蓓佳 杨海真
中国政府2009年末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宣布,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得节能减排和碳交易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解读了中国的减排承诺,回顾了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的发展,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认为中国现在制定的碳减排标准减少的是碳排放的增量,既是环境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今后减排目标会进一步细化。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碳市场对比,认为建立有效运营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当务之急是抓紧交易配套资源的建设,如能耗监测系统、配套法律、相关人才培养等,使碳交易平台专业化,以主动掌握碳定价权。碳市场展望方面,认为国内碳市场有望随着各行业、地区减排目标的设定而逐步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减排 排污权交易 碳交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卓德保 吴玉海 潘植强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城市 上海城市发展 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