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8)
- 2023(13360)
- 2022(10989)
- 2021(9792)
- 2020(8201)
- 2019(17763)
- 2018(17800)
- 2017(33532)
- 2016(18021)
- 2015(19497)
- 2014(18532)
- 2013(18451)
- 2012(16728)
- 2011(14690)
- 2010(14532)
- 2009(13356)
- 2008(13405)
- 2007(12170)
- 2006(10733)
- 2005(9647)
- 学科
- 业(87605)
- 企(81293)
- 企业(81293)
- 济(75999)
- 经济(75919)
- 管理(74734)
- 方法(32463)
- 业经(29855)
- 财(26764)
- 农(24975)
- 数学(23978)
- 数学方法(23800)
- 技术(22925)
- 务(21443)
- 财务(21425)
- 财务管理(21409)
- 企业财务(20374)
- 农业(18576)
- 中国(17899)
- 划(16380)
- 环境(16132)
- 和(15354)
- 制(14940)
- 理论(14895)
- 技术管理(14428)
- 策(14259)
- 贸(13784)
- 贸易(13776)
- 易(13428)
- 学(13368)
- 机构
- 学院(257622)
- 大学(250790)
- 管理(108554)
- 济(107861)
- 经济(106073)
- 理学(93374)
- 理学院(92542)
- 管理学(91407)
- 管理学院(90938)
- 研究(79945)
- 中国(62846)
- 京(51976)
- 科学(49781)
- 农(49606)
- 财(48472)
- 业大(41966)
- 所(39922)
- 江(39506)
- 农业(39340)
- 财经(38764)
- 中心(37534)
- 研究所(36231)
- 经(35323)
- 北京(31782)
- 经济学(31572)
- 州(30890)
- 商学(30871)
- 商学院(30606)
- 经济管理(29579)
- 院(28712)
- 基金
- 项目(174752)
- 科学(139236)
- 基金(128364)
- 研究(124568)
- 家(113512)
- 国家(112492)
- 科学基金(98214)
- 社会(81786)
- 社会科(77837)
- 社会科学(77817)
- 省(71021)
- 基金项目(68990)
- 自然(64570)
- 自然科(63205)
- 自然科学(63186)
- 自然科学基金(62182)
- 划(57810)
- 教育(54329)
- 资助(49788)
- 编号(48160)
- 创(43586)
- 业(41896)
- 创新(39776)
- 重点(38991)
- 发(38124)
- 部(37011)
- 成果(35840)
- 国家社会(34523)
- 科研(33419)
- 制(33206)
- 期刊
- 济(118461)
- 经济(118461)
- 研究(67352)
- 中国(49619)
- 农(45124)
- 管理(45120)
- 财(41845)
- 学报(41670)
- 科学(38652)
- 农业(30986)
- 大学(30911)
- 学学(29709)
- 技术(25383)
- 业经(22368)
- 融(21409)
- 金融(21409)
- 业(20125)
- 财经(19331)
- 教育(18904)
- 经济研究(18843)
- 经(16760)
- 技术经济(16687)
- 科技(15662)
- 问题(15039)
- 财会(13609)
- 商业(13214)
- 现代(12997)
- 版(12390)
- 贸(11712)
- 会计(11595)
共检索到378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桂平 宁金辉 李萌
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碳信息披露指标,探讨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披露碳信息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能够通过减轻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本等途径,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碳行业、低分析师关注度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非国有企业、环保友好型企业、高分析师关注度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深入理解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碳信息披露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桂平 宁金辉 李萌
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碳信息披露指标,探讨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披露碳信息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能够通过减轻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本等途径,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碳行业、低分析师关注度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非国有企业、环保友好型企业、高分析师关注度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深入理解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碳信息披露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菁
本文选择2009-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碳会计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发现: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能直接缓解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还显著增强了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碳会计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雷芳 马智胜 邱卫林
“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企业碳信息披露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本文基于2012—2022年深沪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计量检验了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的中介效应,分析了内部监督的调节作用,并就不同企业规模及性质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水平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政府补助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监督程度越高,中介效应越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应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政策和规范,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优化政府补助政策,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健全碳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切实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助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玉
社会责任信息是“信号利器”还是“自利工具”?文章利用2009—2021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系统评价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强制性披露的样本,在自愿披露样本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样本,在民营企业样本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那么,外部监督机制能否有效抑制企业“言行不一”的自利行为呢?研究发现,四大审计机构审计、政府部门环境监管均能有效制约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显著削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视角丰富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翔宇 李文韬 娜比拉·海萨尔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话题。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企业、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效用更加明显;(2)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存在促进作用;(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研发投入实现。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以帮助企业拓展绿色技术创新。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激发其可持续发展活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玲 景昕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动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深交所“互动易”平台2011—2021年管理层与投资者问答记录数据,探究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明显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程度高、低碳试点城市的企业,投资者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更易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发明创新。同时,政府补助对投资者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ESG信息披露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东 魏荣建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绿色创新相关影响因素,特别是ESG信息披露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均对绿色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绿色发明专利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作用更显著;媒体关注对绿色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这种强化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ESG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万丽 孙婷
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信息披露作为研究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对绿色创新水平产生显著而积极的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有利于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加强信息监督力度,从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以及行业竞争度水平较低的企业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付月 李艺
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利用2013—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绿色创新效应,主要表现为绿色专利数量和质量同步显著提升,且专利结构实现了优化;缓解融资约束和资本更新是碳信息披露绿色创新效应的传导机制;碳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在民营企业、重污染企业、低碳排放地区和低环境规制强度地区更显著;唯有实质性绿色创新才能提升制造业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且碳信息披露可以强化这一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为评估碳信息披露制度的运行效果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驱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涛 何任翔 王彬龙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抑制了绿色创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多言寡行”的现象。(2)研发投入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抑制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环境规制水平低地区的企业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后果研究,同时为实践中提升企业环境表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涛 何任翔 王彬龙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抑制了绿色创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多言寡行”的现象。(2)研发投入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抑制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环境规制水平低地区的企业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后果研究,同时为实践中提升企业环境表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丽娜 赵迎新
在中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背景下,碳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关键路径。文章以2014—2020年A股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考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这一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信息披露质量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上存在替代关系。此外,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中东部地区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发挥的企业绿色创新提升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