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3)
- 2023(16521)
- 2022(14089)
- 2021(12797)
- 2020(10884)
- 2019(24511)
- 2018(24271)
- 2017(46759)
- 2016(25675)
- 2015(28335)
- 2014(27830)
- 2013(27889)
- 2012(25393)
- 2011(22663)
- 2010(22297)
- 2009(20474)
- 2008(20291)
- 2007(17782)
- 2006(15700)
- 2005(13793)
- 学科
- 济(105809)
- 经济(105689)
- 业(98409)
- 管理(89465)
- 企(88757)
- 企业(88757)
- 方法(49606)
- 数学(39840)
- 数学方法(39452)
- 业经(33504)
- 财(33006)
- 农(32106)
- 务(24874)
- 财务(24812)
- 财务管理(24787)
- 中国(24128)
- 企业财务(23570)
- 农业(22843)
- 学(21849)
- 技术(21103)
- 和(19764)
- 理论(19355)
- 环境(19172)
- 制(19024)
- 划(18727)
- 贸(18486)
- 贸易(18480)
- 地方(18273)
- 易(17950)
- 策(16311)
- 机构
- 学院(369334)
- 大学(366575)
- 管理(151643)
- 济(145860)
- 经济(143009)
- 理学(131526)
- 理学院(130170)
- 管理学(128137)
- 管理学院(127490)
- 研究(117868)
- 中国(88357)
- 京(77651)
- 科学(76357)
- 农(69598)
- 财(65938)
- 业大(61321)
- 所(59776)
- 农业(55278)
- 研究所(54767)
- 江(53727)
- 财经(53704)
- 中心(53690)
- 经(48960)
- 北京(48018)
- 范(44178)
- 师范(43638)
- 州(43326)
- 经济学(42720)
- 院(42399)
- 商学(40676)
- 基金
- 项目(256150)
- 科学(201287)
- 基金(186674)
- 研究(181966)
- 家(164763)
- 国家(163347)
- 科学基金(140696)
- 社会(114802)
- 社会科(108895)
- 社会科学(108864)
- 省(101690)
- 基金项目(100197)
- 自然(94338)
- 自然科(92191)
- 自然科学(92164)
- 自然科学基金(90575)
- 划(84837)
- 教育(81818)
- 资助(75923)
- 编号(73247)
- 重点(57074)
- 成果(56788)
- 创(55468)
- 部(54981)
- 发(54265)
- 创新(51228)
- 业(50378)
- 科研(49600)
- 课题(49089)
- 计划(47788)
- 期刊
- 济(157036)
- 经济(157036)
- 研究(100724)
- 中国(64068)
- 学报(63994)
- 农(63000)
- 管理(57158)
- 科学(56515)
- 财(53006)
- 大学(47134)
- 学学(44883)
- 农业(43719)
- 教育(32967)
- 技术(31586)
- 业经(28547)
- 融(27804)
- 金融(27804)
- 财经(26182)
- 业(25115)
- 经济研究(24541)
- 经(22429)
- 问题(20584)
- 技术经济(19779)
- 图书(19257)
- 科技(19121)
- 版(17951)
- 现代(17470)
- 理论(17373)
- 商业(17168)
- 财会(16634)
共检索到52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金霞 白世秀
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分析入手,分析碳信息披露、碳管理以及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碳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假设,并以英国提供的CDP报告为基础,选取世界500强企业中能够在2009—2013年连续对CDP进行回复和披露数据的134家企业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回归计算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研究假设得到了有效验证,即碳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浪
企业实行碳排放信息披露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碳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满足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信息的需求。本文通过借鉴国际社会碳排放信息的披露标准,结合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明确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并构建了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双重披露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信息披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超 李根柱
随着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经济已普遍得到认可,碳信息披露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采用截面研究设计,利用来源于标准普尔500中参与CDP的企业数据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两方面研究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在资本市场,碳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正相关;在产品市场,碳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负相关。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并不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比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和企业的社会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子平 李根柱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碳信息披露不仅可以提高当期企业价值,而且对下期企业价值也有提升作用;在以行业特征作为划分标准的分组检验中发现,与碳密集型企业相比,碳非密集型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文章不仅讨论了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市场价值效应,而且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这为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说明了发展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如何促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提供了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蕾 田祥宇 柳晓倩
基于我国防范化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提升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碳排放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代理成本加剧了企业金融化。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以及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主要提高了长期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表现为“投机获利”动机。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信息披露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在非高碳排放行业、自愿形式披露以及管理层短视行为较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当完善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薪酬激励机制,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相关的法治化建设,引导企业管理层坚定绿色发展信念,立足长远,聚焦主业经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恩泽 邓玉萍 袁礼 戴鹏毅
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披露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其次,机制检验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主要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效率来促进企业TFP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改善会提高股票流动性,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压力会使企业进行“重数量、轻质量”的策略性创新,进而导致企业信息披露无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TFP。最后,当分析师关注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资本市场改革如何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旭 谢煜
高碳排放企业碳减排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而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前提。为了科学评价高碳排放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从可理解性、可靠性、可比性和相关性四个方面构建高碳排放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在指标选取上引入外部评价指标,结合国内外碳信息披露标准和政策以及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甄别评价指标。从209家高碳排放上市公司中选取连续5年(2017~2021年)披露碳信息且漂绿程度小于50%的33家高碳排放样本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高碳排放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稳步提升,5年间总体向好;但仍存在碳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漂绿问题严重、决策价值不高和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四条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迎春 杨文昳 周耀鑫
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结合水泥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改进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提出从碳盘查为起点全面充分揭示制造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和信息披露过程,并运用水泥制造企业作为案例进行说明,旨在为解决碳排放成本核算和披露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世秀 章金霞
有关碳排放量和碳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已经为不少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但是在碳信息披露和碳排放量交互效应下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特别是碳信息披露对碳排放量和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具有调节效应,国内尚未见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论文以2010—2014年世界500强连续向CDP进行回复的117家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尤其是碳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量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在碳排放量和公司价值之间,碳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的确存在。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碳排放量 调节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金红 余珍
本文以2011~2015年参与国际CDP项目的中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效率视角探析碳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就产权性质、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碳信息披露更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会削弱碳信息披露对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通过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的共同作用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且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及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金红 余珍
本文以20112015年参与国际CDP项目的中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效率视角探析碳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就产权性质、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碳信息披露更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会削弱碳信息披露对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通过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的共同作用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且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及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宫宁 李瑾 罗崇佳 段茂盛
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高碳排放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碳绩效、碳信息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揭示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碳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当企业碳绩效较差时,出于合法性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差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当企业碳绩效较好时,出于信号传递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进一步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碳信息披露的成本和风险会对企业短期绩效造成负面影响,但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估值,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此外,媒体监督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后果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媒体报道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行为的可见度,从而调节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媒体报道还能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降低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代理成本,缓解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短期绩效的负面影响,增强其对市场估值的正向影响。本文为识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不同动机,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园华 李力
运用演绎推理法和OLS方法对碳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滞后效应进行了研究。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创造存在滞后影响的具体原因,然后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两个角度展开了碳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滞后效应检验。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在资本市场上这种滞后效应会随着滞后期的增长而更加显著,而在产品市场上这种滞后效应会随着滞后期的增长而减弱。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创造 滞后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湘红 伍奕玲
从碳信息披露角度出发,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情况,构建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考察了碳信息披露、投资者决策与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内在关系,并以上证碳效率指数股为研究样本,利用联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且这一驱动效应是通过投资者决策这一中介变量部分传导的,即碳信息披露一部分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另一部分是通过先作用于投资者决策,然后再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园华 李力
运用演绎推理法和OLS方法对碳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滞后效应进行了研究。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创造存在滞后影响的具体原因,然后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两个角度展开了碳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滞后效应检验。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在资本市场上这种滞后效应会随着滞后期的增长而更加显著,而在产品市场上这种滞后效应会随着滞后期的增长而减弱。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创造 滞后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