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0)
2023(15947)
2022(13595)
2021(12606)
2020(10320)
2019(23606)
2018(23540)
2017(44659)
2016(24227)
2015(27141)
2014(26994)
2013(26589)
2012(24617)
2011(22248)
2010(22486)
2009(20410)
2008(20215)
2007(17824)
2006(15734)
2005(14055)
作者
(69273)
(57352)
(57003)
(53913)
(36668)
(27474)
(25764)
(22438)
(21880)
(20623)
(19670)
(19374)
(18268)
(18219)
(17582)
(17462)
(17075)
(16711)
(16385)
(16323)
(14390)
(14311)
(13789)
(13179)
(12880)
(12831)
(12810)
(12689)
(11517)
(11418)
学科
(99157)
经济(99059)
管理(75047)
(71424)
(60485)
企业(60485)
方法(39211)
数学(32316)
数学方法(31944)
中国(29552)
(26295)
地方(25418)
(24992)
业经(24459)
(23041)
技术(21520)
环境(19005)
理论(18222)
农业(18029)
(17656)
(16977)
(16977)
银行(16931)
(16744)
贸易(16726)
(16417)
财务(16348)
财务管理(16316)
(16123)
(16020)
机构
学院(340027)
大学(339284)
管理(135863)
(134196)
经济(131154)
理学(116688)
理学院(115377)
研究(114887)
管理学(113553)
管理学院(112938)
中国(86722)
(73631)
科学(70803)
(64120)
(57740)
(51932)
研究所(51917)
中心(51680)
(51475)
财经(49637)
业大(48646)
北京(47093)
(46460)
师范(46050)
(44843)
(42195)
(42061)
农业(40106)
经济学(39038)
师范大学(37000)
基金
项目(227283)
科学(179147)
研究(170268)
基金(162506)
(140590)
国家(139318)
科学基金(120351)
社会(106094)
社会科(100466)
社会科学(100444)
(90892)
基金项目(86709)
教育(77660)
自然(77061)
(75537)
自然科(75237)
自然科学(75222)
自然科学基金(73887)
编号(70121)
资助(65573)
成果(57305)
(52231)
(50932)
重点(50861)
(49180)
课题(49079)
创新(46818)
项目编号(43451)
科研(42755)
国家社会(42719)
期刊
(154183)
经济(154183)
研究(104482)
中国(71735)
管理(52123)
(51032)
学报(50482)
科学(48076)
(47553)
教育(44328)
大学(38430)
学学(35761)
农业(33359)
技术(30694)
(30556)
金融(30556)
业经(26454)
经济研究(23962)
财经(23812)
(20297)
问题(19422)
图书(19152)
科技(18443)
(17595)
会计(17416)
技术经济(17330)
理论(16443)
现代(15607)
商业(15429)
(15294)
共检索到51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敬采云  
碳会计正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浪潮而兴起。碳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在应对低碳经济方面能力不足的一项理论补充和创新,又是碳解锁、碳核算、碳成本、碳绩效的会计支撑工具。研究和构建碳会计,对于深化、推进循环经济方式,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家林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环境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会计科学一个新的分支,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界积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其研究与实践。十多年来中国环境会计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其信息披露的模式需要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德山  徐海锋  张淑英  
首先在Howitt和Aghion(1998)的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和金融中介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效率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效率的提升,而政府研发支出与二氧化碳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效率呈正U型关系,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与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繁荣   李佳蓉   陶春华   张资政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双碳”目标助力,应当全面计量包括生态环境资源投入在内的企业资源投入与消耗,更好地发挥会计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我国“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背景,深入剖析了“双碳”目标下会计的使命,提出“双碳”目标下会计需要面临的挑战,包括碳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碳信息披露、碳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以及碳资产管理等,并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角度提出“双碳”目标下会计创新发展的途径,包括规范碳会计核算、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完善碳成本核算、加强碳审计和创新碳金融等新方法和新思路,旨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和评价依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汪家常  
会计理论和制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这些成果的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特别是会计制度(理论)与会计技术的匹配融合已经或正在成为困扰会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会计技术变革对会计能力的挑战入手,引入技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回顾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会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进化的"互动"基本结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借鉴"管理熵"和物理学中的"互补原理",构造了会计技术与会计制度相关性的基本模型,分析两者互动关系对于会计发展的巨大作用,最后提出了开创会计技术与会计制度融合研究、共同发展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军  唐华一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期刊] 求索  [作者] 喻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友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基本上都将战略重点放在其比较优势领域,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中国人口的能源使用、消费行为两条主要途径出发,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独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颖培  
近年来,由于理论创新不足,中国理论经济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发展方向不明。笔者认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及时将理论研究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转向创新为主,奏响理论创新的主旋律,才是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出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屈林岩  
自古以来,关于知识的来源及其获取的方法,一直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这些争论后来成为20世纪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当今时代学习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学习目标上,变知识传输为知识建构;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上,也要从知识传授向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转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孝义  陈曦  
该书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进行了较系统而深刻的分析,提出针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发展低碳农业地区在科技创新导向环境下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绍洲  杨光星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2013年,我国选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湖北省、深圳市等7个省市启动碳交易试点,计划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湖北省作为试点省市之一,经过三年运行,在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湖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等方面最接近中国发展现状,具有典型代表性,充分总结湖北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春  施卓宏  周燕  
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碳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