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78)
- 2023(23994)
- 2022(20466)
- 2021(18909)
- 2020(16170)
- 2019(36840)
- 2018(36556)
- 2017(69605)
- 2016(38402)
- 2015(43126)
- 2014(43044)
- 2013(42761)
- 2012(39676)
- 2011(36068)
- 2010(36348)
- 2009(33940)
- 2008(34105)
- 2007(30778)
- 2006(27469)
- 2005(24964)
- 学科
- 济(157989)
- 经济(157780)
- 业(119409)
- 管理(119204)
- 企(101983)
- 企业(101983)
- 方法(68576)
- 数学(57133)
- 数学方法(56405)
- 财(46286)
- 农(45775)
- 中国(43841)
- 业经(40086)
- 制(35295)
- 学(33759)
- 地方(32997)
- 农业(30785)
- 务(30122)
- 财务(30026)
- 财务管理(29959)
- 贸(29540)
- 贸易(29519)
- 易(28627)
- 企业财务(28427)
- 银(27536)
- 银行(27442)
- 理论(26606)
- 行(26193)
- 和(26133)
- 融(25662)
- 机构
- 大学(557013)
- 学院(556315)
- 济(221658)
- 经济(216771)
- 管理(212344)
- 研究(190864)
- 理学(181378)
- 理学院(179278)
- 管理学(175975)
- 管理学院(174972)
- 中国(146618)
- 京(120507)
- 科学(120045)
- 财(107831)
- 农(102327)
- 所(98999)
- 研究所(89385)
- 业大(86926)
- 中心(86901)
- 江(85953)
- 财经(84399)
- 农业(80513)
- 北京(76509)
- 经(76502)
- 范(71722)
- 师范(70861)
- 院(68888)
- 州(68498)
- 经济学(66522)
- 财经大学(62275)
- 基金
- 项目(366257)
- 科学(285477)
- 基金(263824)
- 研究(261645)
- 家(232713)
- 国家(230734)
- 科学基金(196004)
- 社会(163169)
- 社会科(154553)
- 社会科学(154510)
- 省(144211)
- 基金项目(138935)
- 自然(129647)
- 自然科(126601)
- 自然科学(126561)
- 自然科学基金(124302)
- 划(121787)
- 教育(120421)
- 资助(109757)
- 编号(106045)
- 成果(86990)
- 重点(82867)
- 部(79828)
- 发(79398)
- 创(76162)
- 课题(74058)
- 创新(70935)
- 科研(70777)
- 计划(67799)
- 大学(67579)
- 期刊
- 济(251930)
- 经济(251930)
- 研究(164201)
- 中国(113224)
- 学报(95394)
- 农(93851)
- 财(86047)
- 科学(84147)
- 管理(82066)
- 大学(71257)
- 学学(67278)
- 农业(63235)
- 教育(59497)
- 融(54859)
- 金融(54859)
- 技术(48618)
- 财经(42152)
- 业经(42008)
- 经济研究(39064)
- 经(36165)
- 业(34827)
- 问题(33216)
- 版(27800)
- 技术经济(27744)
- 图书(27105)
- 贸(26449)
- 科技(26405)
- 统计(26088)
- 理论(25896)
- 现代(24891)
共检索到844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傅京燕 冯会芳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鲁成军 邵光黎
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行节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制造业内部,要素价格变化导致每个行业内部不同的要素替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制造业 要素替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黄平
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运用2003-2009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 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 I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影响,而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产生了负向的间接影响。总体来看,FD I对我国制造业两种绿色工艺创新均产生了负向的综合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春梅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并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度和显著度。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水平较低,表现出"W"型波动变化趋势,其8个维度的发展质量均不太乐观。制造业内部因素中,行业发展基础是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先决条件;技术水平是发展质量的核心推动要素;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是制造业高发展质量的有利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质量的显著因素。外部因素中,政策制度阻碍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技术环境是发展质量的重要装备保证。最后提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发展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的行业间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出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正向的上拉作用,进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负向的下拉作用。但进出口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均有上拉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下拉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上拉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促进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适当控制最终消费品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制造业 相对工资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梁红艳
本文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且引入政策环境、制造业企业规模、城市化水平3个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物流业外溢效应的影响。运用中国地区层面省际2000~2008年以及制造业细分行业1998~2007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物流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制约程度最大,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制约程度最小;在我国29个省市地区中,就整体而言,完善的政策环境对物流业外溢效应产生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政策环境的这种积极作用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制约了物流业外溢效应;制...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本文采用1999~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说明制造业行业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横向溢出和行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克服了要素投入的内生性问题和前期的生产率冲击后,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的内资而言,外资的后向联系效应作用明显,说明后向联系确实是外资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表现为不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FDI后向联系 溢出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文武 梁琦
文章基于劳动共享模型,采用城市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的劳动共享效应,并解释制造业集聚的变化。结果表明:劳动共享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劳动共享效应会提高地区的集聚水平;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有正的显著影响,本地市场效应在我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工资溢价负相关,反映了现阶段制造业集聚与低劳动成本的糅合。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共享 市场冲击 产业集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滨 李卫兵 欧阳建新
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通过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统计上显著为正。进一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FDI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不显著;前向关联效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明显;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邵光黎 鲁成军
在能源供给不足和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能源替代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用劳动替代能源空间较大。通过能源价格上升实现节能降耗的空间较大,但会对制造业中各分部门的资本存量和就业需求产生负面效应。
关键词:
能源 制造业 要素替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良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系密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为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达到同时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双赢目的,可在产业战略层面上来扩大内需,其发展路径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着手。对企业来讲,要加强建立并完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根据自身实力与市场实际,创...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晶 彭琴燕 国肖娜 李会敏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毋庸置疑,合理的收入差距可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然而收入差距过大,无疑会对行业的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分配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厘清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而探寻缩小或根治行业收入差距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水平和行业垄断程度,且这三个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东 梁云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生产资料批发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认为生产资料批发业专业化程度的广化和深化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了交易费用,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利用我国地区和细分行业在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结合稳健的IV估计法对本文的核心命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证据表明:现阶段生产资料批发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地,无论是生产资料批发业流通效率提升还是行业规模扩张,都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十二五"规划期间产业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批发业 制造业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如何影响R&D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提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分行业进口的角度
金融发展与医药制造业发展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
跨境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分析——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效应——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外资引入、技术进步偏向影响了制造业的碳排放吗?——来自我国27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制造业FDI与服务业FDI区位决策的互动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