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1)
2023(10205)
2022(8846)
2021(7969)
2020(6597)
2019(15516)
2018(15041)
2017(30019)
2016(16597)
2015(18508)
2014(18665)
2013(18651)
2012(17790)
2011(16202)
2010(16249)
2009(14927)
2008(14973)
2007(13770)
2006(12026)
2005(10820)
作者
(48761)
(40976)
(40852)
(39133)
(25992)
(19676)
(18661)
(15948)
(15208)
(14794)
(13813)
(13551)
(12955)
(12935)
(12910)
(12800)
(12619)
(12146)
(11928)
(11894)
(10343)
(10045)
(10009)
(9451)
(9267)
(9165)
(8992)
(8961)
(8330)
(8209)
学科
(73984)
经济(73918)
管理(49913)
(46398)
(36117)
企业(36117)
方法(33970)
数学(30827)
数学方法(30517)
(21711)
(19849)
中国(18100)
地方(16735)
环境(15676)
(14960)
贸易(14956)
(14837)
业经(14614)
(14513)
农业(14220)
(13212)
(11771)
财务(11747)
财务管理(11722)
(11188)
银行(11160)
企业财务(11116)
(11010)
(10897)
(10896)
机构
学院(243588)
大学(242293)
(107922)
经济(105812)
管理(94452)
研究(83811)
理学(81363)
理学院(80483)
管理学(79234)
管理学院(78783)
中国(63062)
科学(50402)
(50146)
(49258)
(42960)
(42650)
中心(39150)
财经(39010)
研究所(38890)
(37151)
业大(36454)
(35394)
经济学(33855)
农业(33690)
北京(31396)
(31348)
师范(31079)
经济学院(30840)
(29955)
(29151)
基金
项目(161435)
科学(127640)
研究(118111)
基金(118016)
(102787)
国家(101984)
科学基金(87038)
社会(75829)
社会科(72103)
社会科学(72078)
(63041)
基金项目(62361)
自然(55790)
自然科(54451)
自然科学(54434)
教育(53876)
自然科学基金(53478)
(53432)
资助(48666)
编号(47682)
成果(38620)
(36677)
重点(36642)
(36394)
(33324)
课题(32888)
国家社会(31463)
教育部(31311)
创新(31303)
科研(31182)
期刊
(115848)
经济(115848)
研究(71339)
中国(44162)
(38166)
(37747)
学报(36322)
科学(34252)
管理(32006)
大学(27112)
学学(25760)
农业(25530)
(24168)
金融(24168)
教育(22242)
技术(20370)
业经(19283)
财经(19244)
经济研究(19104)
(16601)
问题(15685)
(13768)
(13345)
技术经济(13096)
统计(12402)
理论(11492)
商业(11479)
(11336)
资源(11021)
(10954)
共检索到35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孙慧  
建立碳市场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探索,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因此,将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湖北、重庆这两个关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的省市试点政策的工业碳效率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湖北、重庆工业碳效率;在异质性分析中,碳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湖北、重庆的重、中等污染行业的碳效率,而对低污染行业的碳效率影响不明显。其中,湖北的重污染行业的碳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而重庆的中等污染行业的碳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孙慧  
建立碳市场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探索,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因此,将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湖北、重庆这两个关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的省市试点政策的工业碳效率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湖北、重庆工业碳效率;在异质性分析中,碳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湖北、重庆的重、中等污染行业的碳效率,而对低污染行业的碳效率影响不明显。其中,湖北的重污染行业的碳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而重庆的中等污染行业的碳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陈琴  
碳交易政策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以实现低成本控制碳排放为目标。为评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DDF-GML指数测算并分析各省份碳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项,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处理组和对照组,评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并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低碳技术创新是各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2)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有效地促进试点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3)低碳技术创新及市场化是碳交易试点政策推动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两条主要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陈琴  
碳交易政策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以实现低成本控制碳排放为目标。为评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DDF-GML指数测算并分析各省份碳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项,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处理组和对照组,评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并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低碳技术创新是各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2)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有效地促进试点省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3)低碳技术创新及市场化是碳交易试点政策推动中国工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两条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杰   王博瀚  
在理论探析碳减排政策影响就业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导致试点地区就业率显著提升,且碳交易政策能够加速劳动力城乡流动、行业转移以及性别转换,同时使得劳动力技能结构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分布特征;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并不局限于试点地区一隅,亦能够对试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试点地区劳动力增加来源包括“就地转换”“走的少”和“来的多”3个方面。进一步地,碳交易试点政策所诱发的就业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工资提升所驱动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寰  何广  肖义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化与精准化路径促进绿色发展,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德勇  夏天翔  
作为最有效推进低碳发展的市场型工具之一,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碳价格来内部化企业排放成本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中国于2013年陆续开启碳交易试点,文章将此次碳交易试点看成一次准自然实验,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试点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且政策的减排效应也逐年增强,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无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裴文军  
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对西藏实施以贷款低利率为核心的特殊优惠货币政策。该项政策执行以来,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在执行中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特殊优惠货币政策对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十三五"期间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需做何调整,本文对此做了深入讨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慧英  王子瑶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借助市场的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目前处于碳试点向全国铺开的过渡时期。以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为背景,搜集2005~2017年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我国试点省市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及安慰剂检验提高实证结果的严谨性与可信度。研究发现,这项政策有效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减排,但是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显著。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碳机制,发现该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能源消费总量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碳减排。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春华   李虹   易卓睿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区、市)2003~2022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助于促进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发现在2013~2022年间,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具体的,在2013~2022年间,纯技术效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所作的平均贡献分别为56.8%、36.9%和6.3%。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碳试点地区依赖于纯技术效率提升和纯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规模效率提升所发挥的作用在稳步增强,在2019~2022年、2020~2022年以及2021~2022年3个样本期内,规模效率提升所作的平均贡献均超过了20%,未来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将愈发依托规模效率改善的增长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芸  雷雪  
碳税作为全球主要碳定价机制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涵盖碳排放模块的CGE模型,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和税收情况,确定了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我国征收碳税的最优税率水平为30元/吨二氧化碳,并设定了低中高及最优税率四种情景,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碳税税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耗、部门产出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征收碳税虽然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但整体可控,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征碳税提供了一定决策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陈鸣  
全面准确地评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9年20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中介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低碳试点政策仅在东部地区产生了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良杉  毕圣昊  王彦彬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重视地区碳排放是自贸区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自贸区试点政策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自贸区试点政策有利于降低地区碳排放。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沿海地区,自贸区试点政策在沿海地区的实施对降低地区碳排放效果更加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相应的政策建议:简政提效,助力地区产业结构快升级;产研结合,优化绿色技术创新大环境;因地制宜,构筑优势产业培育新高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光  刘克勇  
2004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字[2004]156号)和《2004年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的正式启动以及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的开始。这一方面会提升东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