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3)
- 2023(10865)
- 2022(9213)
- 2021(8117)
- 2020(6643)
- 2019(15051)
- 2018(14579)
- 2017(27765)
- 2016(15387)
- 2015(16907)
- 2014(16628)
- 2013(16504)
- 2012(15298)
- 2011(13920)
- 2010(13740)
- 2009(12619)
- 2008(12517)
- 2007(11241)
- 2006(10068)
- 2005(9270)
- 学科
- 济(60956)
- 经济(60853)
- 管理(52941)
- 业(46475)
- 企(39419)
- 企业(39419)
- 方法(25898)
- 数学(22297)
- 数学方法(22115)
- 财(19336)
- 制(17098)
- 农(16194)
- 中国(15894)
- 环境(15419)
- 业经(15149)
- 学(14761)
- 贸(13292)
- 贸易(13284)
- 易(12962)
- 体(11830)
- 划(11753)
- 务(11622)
- 财务(11604)
- 财务管理(11576)
- 企业财务(11027)
- 地方(10799)
- 银(10796)
- 银行(10750)
- 融(10651)
- 金融(10649)
- 机构
- 大学(226313)
- 学院(223428)
- 济(95447)
- 经济(93587)
- 管理(85243)
- 研究(80370)
- 理学(73857)
- 理学院(73040)
- 管理学(71927)
- 管理学院(71532)
- 中国(59625)
- 科学(49990)
- 京(47131)
- 农(44879)
- 财(44856)
- 所(41679)
- 业大(38014)
- 研究所(37850)
- 农业(35701)
- 中心(35663)
- 财经(35292)
- 江(33775)
- 经(32156)
- 经济学(29813)
- 院(29309)
- 北京(29067)
- 经济学院(26883)
- 财经大学(26436)
- 范(25978)
- 师范(25510)
- 基金
- 项目(155517)
- 科学(122614)
- 基金(115971)
- 研究(106137)
- 家(104621)
- 国家(103837)
- 科学基金(88003)
- 社会(70219)
- 社会科(66713)
- 社会科学(66698)
- 基金项目(61531)
- 省(59377)
- 自然(59054)
- 自然科(57691)
- 自然科学(57671)
- 自然科学基金(56709)
- 划(51571)
- 教育(47610)
- 资助(46614)
- 编号(39188)
- 重点(35873)
- 部(34746)
- 发(33051)
- 创(32943)
- 制(32496)
- 创新(31023)
- 成果(30703)
- 科研(30675)
- 计划(30498)
- 国家社会(30122)
- 期刊
- 济(102639)
- 经济(102639)
- 研究(64850)
- 中国(45730)
- 学报(42809)
- 农(39656)
- 科学(37910)
- 财(35700)
- 管理(32781)
- 大学(31906)
- 学学(30684)
- 农业(26245)
- 融(21083)
- 金融(21083)
- 财经(18255)
- 教育(17695)
- 经济研究(17220)
- 技术(16522)
- 业经(16175)
- 经(15716)
- 业(14303)
- 问题(13707)
- 版(11901)
- 业大(11658)
- 科技(11381)
- 贸(11153)
- 技术经济(10561)
- 国际(10204)
- 农业大学(9931)
- 世界(9852)
共检索到33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敏 苍玉权 李岩岩
基于2011—2016年上海市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研究了碳交易机制建立后上海市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引入碳交易机制后,2014年、2015和2016年上海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实际值比预测值分别下降了4.65%、8.89%和13.40%,但碳交易机制对工业行业直接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略低;参与碳交易机制导致的工业行业额外成本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只有0.59%、0.39%和0.14%,但碳价每增加10元/吨,碳交易机制对上海市工业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会增加1.6%。最后,提出了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机制 碳排放强度 行业竞争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诸大建 陈静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基于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即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生产竞争力和低碳社会竞争力。针对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熵分析评价模型,并采用上海市2002~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在碳排放权交易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一般假设市场结构是产业充分竞争的,这其实与现实不符,尤其在碳排放高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中,产业结构呈现较大的垄断性。研究表明,垄断企业可能利用市场力量将碳排放配额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本文讨论了包括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碳排放权交易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应用局部均衡模型探讨了不同成本转嫁率及碳排放分配形式对垄断产业产出、利润及市场份额等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卉 冀长慧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其可通过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另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在碳价格较高、流动性较好的碳市场,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绿色信贷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光卫 马亚华
本文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与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角度 ,论证了上海市大力开展FDI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指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要想尽快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 ,就必须首先具有强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推动上海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并相应提出了上海市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区域战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俊 林卿 王江泉
研究基于收益成本角度创建了工业竞争力指数,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工业竞争力升级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使用2003至2015年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业竞争力升级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竞争力升级能有效提升碳生产率,低碳技术效率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十分突出,但煤炭消费占比过高抑制了碳生产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国有化程度高和环境规制水平低的行业,竞争力升级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其参照组更显著。最后,从提升工业竞争力水平、提升低碳技术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三方面提出提升碳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谌伟 诸大建 白竹岚
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绝对意义上的减排与相对意义上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上海市1978-2007年工业碳排放总量以及碳生产率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以及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工业碳排放总量是碳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并且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碳排放总量及生产率变化速率互有冲击作用,两者主要相对方差贡献率为自身。研究揭示了提高碳生产率是尽管无法降低碳排放总量,实现绝对减排,却是具有可行性的相对意义的减排,这符合当前上海市内在实现自生主观发展需...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 碳生产率 上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慧 时启亮
作为全国服务贸易的领头羊,上海市服务贸易在强劲增长的同时仍面临国际竞争力不强问题。在对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修正的"钻石"模型理论,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服务贸易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上海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钅进)
▲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就越激烈。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靠那些歪门邪道,搞回扣,只能应付一时,都不是根本的办法。▲商业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竞争,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值为60~80%,而我国只有35%。应充分意识到科技进步对企业效益的提高存在的巨大潜力,应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正规军”与“游击队”竞争,除要坚持质量出众、工艺先进的优势,还要在营销的战略战术上与之一较短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通 袁雯
节能减排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给上海碳排放政策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采用IPCC 2006年提出的各类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计算方法,根据近年来上海工业能源消耗和GDP增长及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数据,分析了上海城市的碳排放变化趋势,探讨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的变动尤其是高排碳的煤类能源比重下降,热、电等能源比重上升,是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继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类能源比重,鼓励使用电、热类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上海周边资源开发潮汐能等新能源促进能源类型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碳排放 上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王佩婷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行业低碳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36个国家的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促进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提升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将生产性服务分类考察发现,不管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技术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低技术类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王佩婷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行业低碳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36个国家的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促进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提升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将生产性服务分类考察发现,不管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技术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低技术类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丽君 唐浩 孟浩 周浩 黄宇驰 赵杰红
碳排放量是政府实施碳减排、评估区域低碳发展历程的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对闵行区现状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计算2005-2009年工业、民用、交通碳排放量,同时,根据闵行区未来经济、人口、能源消耗的增长情况,预测关键年份2015、2020年的工业、民用、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为闵行制定碳减排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相同,2007年相对较大,2008年又有回落,2009年略有上涨。工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7%以上,民用、交通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较低。2015、2020年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 417.6 kg/万元、1 217.7 kg/万元,不能达到国...
关键词:
闵行 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能源消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京燕 邹海英
通过构建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模拟评价中国各部门因碳价格引入所承受的短期影响,并量化评估为缓解能源密集型和贸易暴露型部门的竞争力影响所采取的补偿减缓措施的效应。分析表明,短期内引入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碳价格会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严重损害,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高的部门承担了所有工业部门中的主要成本负担,能源密集型且高碳排放的行业因碳价格额外成本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幅度和产出下降幅度更大,贸易暴露型部门如大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下降幅度也较大;缓解措施模拟情景下,对关键部门的减缓效应达到原竞争力损失的70%左右,降低了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