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8)
- 2023(13747)
- 2022(11390)
- 2021(10254)
- 2020(8224)
- 2019(18723)
- 2018(18542)
- 2017(34648)
- 2016(19386)
- 2015(21813)
- 2014(22184)
- 2013(21613)
- 2012(20564)
- 2011(18814)
- 2010(19296)
- 2009(17766)
- 2008(17706)
- 2007(16494)
- 2006(14861)
- 2005(14030)
- 学科
- 济(81324)
- 经济(81209)
- 管理(59280)
- 业(51824)
- 企(42082)
- 企业(42082)
- 中国(26394)
- 方法(26164)
- 农(23105)
- 地方(21955)
- 数学(21724)
- 数学方法(21434)
- 制(20965)
- 财(20385)
- 业经(20063)
- 学(19298)
- 环境(17629)
- 融(17163)
- 金融(17155)
- 银(17062)
- 银行(17022)
- 行(16550)
- 体(14864)
- 农业(14858)
- 贸(14146)
- 贸易(14130)
- 易(13587)
- 理论(13247)
- 发(12986)
- 和(12944)
- 机构
- 学院(282621)
- 大学(281245)
- 济(114157)
- 经济(111562)
- 研究(105191)
- 管理(101400)
- 理学(84669)
- 理学院(83608)
- 管理学(82073)
- 管理学院(81560)
- 中国(81510)
- 科学(63695)
- 京(61944)
- 财(57664)
- 所(54912)
- 农(50953)
- 研究所(49143)
- 中心(47161)
- 江(46657)
- 财经(43626)
- 业大(41172)
- 农业(39642)
- 北京(39592)
- 经(39249)
- 范(39003)
- 院(38631)
- 师范(38532)
- 州(36948)
- 经济学(34785)
- 省(34397)
- 基金
- 项目(180607)
- 科学(141495)
- 研究(133347)
- 基金(128645)
- 家(113228)
- 国家(112251)
- 科学基金(94755)
- 社会(83736)
- 社会科(79284)
- 社会科学(79264)
- 省(72314)
- 基金项目(67135)
- 教育(61190)
- 划(60906)
- 自然(59799)
- 自然科(58383)
- 自然科学(58361)
- 自然科学基金(57311)
- 编号(54076)
- 资助(52187)
- 成果(45944)
- 发(43954)
- 重点(41792)
- 课题(39909)
- 部(39464)
- 创(37526)
- 制(36560)
- 创新(35260)
- 发展(34938)
- 国家社会(34446)
- 期刊
- 济(140946)
- 经济(140946)
- 研究(90066)
- 中国(68590)
- 农(48337)
- 学报(46572)
- 财(45295)
- 科学(43012)
- 管理(40992)
- 教育(36395)
- 大学(35201)
- 融(33410)
- 金融(33410)
- 学学(33105)
- 农业(32298)
- 技术(24832)
- 业经(23911)
- 财经(22510)
- 经济研究(21674)
- 经(19405)
- 问题(18058)
- 业(16728)
- 贸(14271)
- 版(14020)
- 世界(13231)
- 科技(13134)
- 国际(13122)
- 理论(13003)
- 技术经济(12861)
- 图书(12755)
共检索到45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蓝虹 陈雅函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等区域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建构,从各地区的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构,已经历整整十年,在碳减排和区域环境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规避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中配额超发分配的风险,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发展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羊志洪 鞠美庭 周怡圃 王琦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创设的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的三大灵活机制之一,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我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和构建国内碳市场带来了风险与障碍。针对于此,本文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类型、数量、注册、签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我国虽然项目众多,但发展极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缺失,项目减排潜力发挥不充分,缺乏对转让技术的科学评估等。然后,通过介绍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在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项目投资减少、成本增加等市场风险以及"碳泄漏"等环境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梦琦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健全碳交易市场、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逐渐注重使用市场手段来促使企业与社会各界保护环境。本文介绍了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产品的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各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目前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展望。
关键词:
碳交易 碳金融 中国碳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琳
后危机时代配额式和项目式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并不平衡,原因在于碳减排单位价格的下降,这是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碳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均衡所导致的。然而在政府实施积极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碳市场则受负面影响较小。因此各国要完善碳的定价机制,加强碳价的监控,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碳市场,其发展既让人期待,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健华
面对日益增大的减排压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减排大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存在金融参与不足,减排区域分割特性明显,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缺乏定价权,中介服务能力欠缺和制度不规范等制约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本文提出了如下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路径:首先,设定碳排放权限额,确保碳排放权的非公共物品化;其次,依托现有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碳排权现货与期货市场;第三,明确政府定位,完善碳交易市场监督与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金娟 郑建明
[目的/意义]评估是督促图书馆职能履行、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有效管理手段和工具,但高校图书馆尚未形成周期性、可操作性强的评估制度,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方法/过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CIPP评估理论、"全评价"分析框架理论、管理控制理论和"四代评估"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构建包括图书馆自我评估、政策评估、教育评估、认证评估和监测评估的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各项评估制度的内涵和发展状况进行阐释和梳理,并针对各项评估制度在系统中的价值、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结论]构建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加强对认证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重启政策评估,寻求新的数据统计方法和技术以完善监测评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本文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建立的基础上,对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际上这两种减排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碳税与碳交易同时使用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完成碳减排目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税的计税依据、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税收的归属与使用、税收优惠和税率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碳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张可蒙 雷怀英
文章探索性地从法律法规、交易体系、政府监管和交易制度执行效果等四个方面,全面地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提出应该注意和规范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有效性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薇
本文立足于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行实践探索,发现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呈现出主体体系完善、客体体系优化和技术体系升级等特征;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呈现出规模整体收缩、结构日益优化的特征。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提供的直接性经验证据表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当期和滞后期均显著正向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且滞后期的显著性更突出,影响系数更大;流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参与水平的正向影响效果微弱。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提供的间接性经验证据表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促进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中介效应与比例均存在自东向西递减趋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机制设计 配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鈜 严姣 汪楠
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使全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依法蓬勃发展。基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法制环境和独特法律地位的分析,本文提出,成都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优势,其制度构建应主要考虑挂牌、合格投资人、交易、监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莹 郭琨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气候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保证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人们改善生存环境的需求,全球各经济体逐步实施建立碳排放交易所的计划。本文探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格局并选取全球最大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为例,使用小波分析、VAR模型研究了其市场运行机制、价格波动规律以及市场有效性。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价格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投资者对碳交易市场发展预期的影响较大,欧洲碳交易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价格 小波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敏 苍玉权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被认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的工作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再次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郭苗苗
以《京都议定书》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成效,成功注册了中国CDM项目3802个,估计年减排为78147万t;北京、上海等7个地方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营,交易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体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中国应确立宏观减排目标,导入市场拍卖机制充分体现碳排放配额稀缺性和价值,促进区域的合作,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和良性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