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2)
- 2023(19280)
- 2022(16223)
- 2021(14790)
- 2020(12426)
- 2019(28081)
- 2018(27627)
- 2017(53512)
- 2016(29223)
- 2015(32676)
- 2014(32477)
- 2013(31924)
- 2012(28982)
- 2011(26048)
- 2010(25667)
- 2009(23251)
- 2008(22425)
- 2007(19497)
- 2006(16893)
- 2005(14297)
- 学科
- 济(120399)
- 经济(120274)
- 管理(86211)
- 业(80646)
- 企(66711)
- 企业(66711)
- 方法(58762)
- 数学(51820)
- 数学方法(51104)
- 农(31732)
- 中国(30324)
- 财(28874)
- 业经(27253)
- 学(26427)
- 地方(23625)
- 农业(21595)
- 环境(21029)
- 贸(20729)
- 贸易(20719)
- 易(20086)
- 理论(19241)
- 和(19183)
- 制(19155)
- 技术(19126)
- 务(18936)
- 财务(18849)
- 财务管理(18813)
- 企业财务(17870)
- 划(16849)
- 产业(16516)
- 机构
- 大学(415686)
- 学院(415114)
- 管理(164896)
- 济(163656)
- 经济(160381)
- 理学(144953)
- 理学院(143383)
- 管理学(140398)
- 管理学院(139680)
- 研究(136444)
- 中国(98397)
- 科学(88466)
- 京(87467)
- 农(73386)
- 财(71625)
- 所(68319)
- 业大(67865)
- 研究所(63071)
- 中心(62046)
- 财经(59399)
- 江(58472)
- 农业(58168)
- 经(54299)
- 北京(54089)
- 范(53037)
- 师范(52380)
- 经济学(49755)
- 院(49749)
- 州(47580)
- 经济学院(45256)
- 基金
- 项目(298097)
- 科学(234018)
- 基金(217337)
- 研究(209681)
- 家(192335)
- 国家(190817)
- 科学基金(163785)
- 社会(132912)
- 社会科(126201)
- 社会科学(126169)
- 省(117012)
- 基金项目(115213)
- 自然(109743)
- 自然科(107184)
- 自然科学(107156)
- 自然科学基金(105222)
- 划(98774)
- 教育(96630)
- 资助(90077)
- 编号(83631)
- 重点(67168)
- 成果(65225)
- 部(64793)
- 发(63377)
- 创(61897)
- 创新(57802)
- 科研(57719)
- 课题(57319)
- 计划(55824)
- 国家社会(55255)
- 期刊
- 济(166277)
- 经济(166277)
- 研究(111187)
- 学报(73686)
- 中国(71812)
- 农(65427)
- 科学(64475)
- 管理(58342)
- 大学(54793)
- 财(53215)
- 学学(52010)
- 农业(45200)
- 教育(40426)
- 技术(35564)
- 融(30039)
- 金融(30039)
- 业经(28705)
- 财经(28280)
- 经济研究(27565)
- 经(24233)
- 业(23726)
- 问题(22415)
- 科技(21155)
- 图书(20670)
- 版(20568)
- 统计(20372)
- 技术经济(19841)
- 资源(19781)
- 业大(19424)
- 策(19068)
共检索到575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鲁欢欣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市场成为中国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本文利用30个省份2009—2019年面板数据,引入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变量,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有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碳交易有利于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一定促进意义。文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爽 陈儒 姜志德
结合2004—2015年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面板数据,在测算各省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之上,考虑克服样本选择的内生性和宏观政策影响的外生性问题,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各省农业碳排放影响的效果及原因。结果表明:2004—2015年,5个低碳试点省农业碳排放量普遍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省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陕西省、湖北省和辽宁省低碳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该地区农业碳排放量,而广东省、云南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整体上来看,2010—2015年,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未能对农业碳减排产生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现行减排政策的目标偏好性,导致农业领域内碳减排的实施力度不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伟
作为要素协同共生动态系统的资源型产业链,其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并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此过程中,资源型产业链的碳排放随着产业链演进的变化而变化,知识共享与合作程度的提升促进产业链碳排放的降低。该文基于资源型产业链的特征,从产业链演进过程碳排放的特点、产业链低碳化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低碳化升级作用机理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一体化的立体分析框架,剖析了在不同的演进阶段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变化状况,指出了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链 知识驱动 演进 低碳化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玉
本文基于我国282个地级市2014-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估了用能权交易政策的设立对流通业碳减排强度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策虚拟变量与流通业碳减排强度显著正相关,即用能权交易政策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碳减排数量。以上结果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用能权交易政策的设立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源利用效率助力流通业碳减排力度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原 孙慧 李建军
文章提出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机理的理论假说,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和产业人口规模增加通过规模增长效应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带来显著抑制作用;(2)技术进步因素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进而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起驱动作用;(3)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具有正向驱动作用;(4)低碳规制能有效发挥能源效率和产业内部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作用,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费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抑制作用;(5)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应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最大限度实现低碳规制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巍
我国新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资源诅咒"、主导产业低循环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挑战,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化转型发展之路。转型的模式类型有产业延伸模式、低碳产业拉动模式、过渡模式和综合低碳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低碳经济 转型 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倩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了新资源,即所谓的新兴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沿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为了避免重蹈20世纪以来资源型城市的覆辙,有必要深入探讨新兴资源型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模式,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兆鹏 刘泽棠 祝金甫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也是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工具。当前中国面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双重目标,低碳技术创新成为重要实现路径。对2006—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绿色专利创新面板数据展开研究,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交易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碳交易政策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并通过增强政府管控能力、激励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碳交易政策更有助于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最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效果一般。最后提出,加强政府宏观把控,构建全国碳排放市场制度;逐步扩大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因地制宜采取激励措施;联合多种经济手段和规制工具,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新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陈鸣
全面准确地评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9年20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中介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低碳试点政策仅在东部地区产生了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生态效率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荣荣
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对长株潭城市群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型社会"试点政策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规模、相对落后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城镇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了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技术投入影响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两型社会 长株潭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魏卫 雷鹏 张琼
本研究以粤港澳中高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和国内外饭店研究者为调研对象,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饭店低碳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分属6个维度的21项指标构成,其6个维度被命名为: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低碳引导指标、碳排放指标、碳汇指标和碳源构成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及碳排放指标是评价饭店低碳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样本分组比较则指出,饭店管理人员与研究者、港澳与内地饭店管理人员在对某些评价指标的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李剑
低碳经济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发展低碳型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沿海开放城市应以创建国家型创业城市为契机,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创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把发展低碳城市与构建创业城市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城市自身发展实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型城市 优势结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西部地区“资源诅咒”现象的实证研究
国家开发区设立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减持新规对大宗交易市场筛选股票能力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的信贷资源再分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增值税转型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实证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质量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
国家高新区降低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依赖吗?——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营改增”对高技术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沪港通与深港通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