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5)
- 2023(18835)
- 2022(16068)
- 2021(14770)
- 2020(12483)
- 2019(28141)
- 2018(27882)
- 2017(53705)
- 2016(29496)
- 2015(32662)
- 2014(32004)
- 2013(31737)
- 2012(29010)
- 2011(26101)
- 2010(26023)
- 2009(24150)
- 2008(23961)
- 2007(21357)
- 2006(18937)
- 2005(17013)
- 学科
- 济(117019)
- 经济(116851)
- 业(105394)
- 管理(101230)
- 企(94289)
- 企业(94289)
- 方法(51472)
- 数学(41300)
- 数学方法(40874)
- 财(37214)
- 农(36188)
- 业经(35256)
- 中国(29467)
- 制(26852)
- 务(25951)
- 财务(25882)
- 财务管理(25848)
- 企业财务(24528)
- 农业(24463)
- 学(23884)
- 技术(23380)
- 和(21464)
- 理论(21405)
- 环境(21194)
- 地方(21048)
- 贸(20942)
- 贸易(20928)
- 划(20550)
- 易(20324)
- 体(19321)
- 机构
- 学院(416390)
- 大学(414157)
- 济(166950)
- 管理(166572)
- 经济(163469)
- 理学(143517)
- 理学院(141994)
- 管理学(139757)
- 管理学院(139007)
- 研究(136818)
- 中国(104802)
- 京(88177)
- 科学(85349)
- 财(79488)
- 农(75688)
- 所(68991)
- 业大(66162)
- 江(62855)
- 财经(62710)
- 研究所(62455)
- 中心(62274)
- 农业(59683)
- 经(57045)
- 北京(55188)
- 范(50164)
- 州(49734)
- 师范(49567)
- 院(49528)
- 经济学(49499)
- 财经大学(46405)
- 基金
- 项目(281445)
- 科学(221138)
- 基金(204495)
- 研究(202691)
- 家(179570)
- 国家(178037)
- 科学基金(153047)
- 社会(128225)
- 社会科(121578)
- 社会科学(121545)
- 省(111370)
- 基金项目(108885)
- 自然(100839)
- 自然科(98485)
- 自然科学(98455)
- 自然科学基金(96738)
- 划(92794)
- 教育(91382)
- 资助(83258)
- 编号(81101)
- 成果(64495)
- 重点(62794)
- 创(62230)
- 部(60944)
- 发(59692)
- 创新(57567)
- 课题(55552)
- 科研(53822)
- 业(53435)
- 制(53350)
- 期刊
- 济(186549)
- 经济(186549)
- 研究(120168)
- 中国(81215)
- 农(69444)
- 学报(69131)
- 管理(65619)
- 财(64203)
- 科学(62405)
- 大学(52176)
- 学学(49674)
- 农业(47299)
- 教育(40978)
- 融(37244)
- 金融(37244)
- 技术(35811)
- 业经(32415)
- 财经(31142)
- 经济研究(28814)
- 业(27187)
- 经(26677)
- 问题(24088)
- 科技(21754)
- 技术经济(21609)
- 理论(20544)
- 版(20467)
- 现代(19787)
- 商业(18981)
- 实践(18593)
- 践(18593)
共检索到616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德兵 朱冠平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机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2013-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数据为基础,并结合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碳交易价格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价格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得分倾向匹配、剔除异常值和反向因果关系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这表明随着碳交易价格的提升,倒逼企业加大绿色创新强度。其作用机制表明:碳交易价格通过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渠道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此,应积极发挥碳交易价格机制的激励与约束作用;鼓励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敦促企业积极承担环保责任,营造绿色创新氛围。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绿色创新 环境责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样本,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民营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大,对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对此,研究提出实施多元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打造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推动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增加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以期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江山 师琪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内容。选取2010—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更高时,碳交易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企业无形资产越多,碳交易政策对其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相较于小型企业、低竞争度市场中企业,碳交易政策对大型企业、高竞争度市场中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海华 王双龙
探讨了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企业宽裕资源对政府正式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对非正式的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此外,组织知识惯性对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彩云 吕越
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研究了绿色生产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及机制。本文发现:第一,绿色生产规制抑制企业研发创新,且这种负向影响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显著成立。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生产规制并未降低生产率、就业等,仅抑制研发创新,可以认为整体上是合理的规制形式。产生这种负向影响的机制在于:绿色生产规制使企业通过购买新的治污设备、生产设备等来达到清洁生产标准,而非通过研发创新的形式;绿色生产
关键词:
研发创新 绿色生产规制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易明 程晓曼
研究在碳税、碳限额与碳交易、碳补贴三种情境下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最优产品定价、绿色创新策略以及合作条件。考虑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碳减排边际成本的差异,建立了包含制造商、零售商的两阶段绿色供应链。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模型,前者作为评价供应链绿色创新合作绩效的标杆,后者Stackelberg博弈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结果表明,碳价格作为碳税、碳限额与碳交易、碳补贴三种碳价格政策的共同特性,是决定供应链绿色创新程度的本质因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有合作减排的动力。碳减排技术难度系数对供应链绿色创新有负向影响作用,而消费者的低碳偏好能够促进供应链绿色创新。
关键词:
碳价格政策 低碳化 绿色创新 低碳偏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丹丹 杨勃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驱动控排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市场逻辑视角,以2010-2022年6大试点省市的控排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倒逼机制、激励机制、赋能机制显著促进了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声誉资源和绿色融资能力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影响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制定科学的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政策、强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熠雯 杨震
本文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通过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本文发现,更强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考察产权性质差异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同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差异,研究发现在更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艳芳 程翔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如何通过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2001—2019年30个省份的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验证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短期,命令控制性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作用最大;(2)在长期,市场性工具存在三年的滞后期,自愿性工具存在两年的滞后期,这两类工具在长期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的发展。(3)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应根据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有侧重的选择环境规制工具。
关键词:
环境规制工具 绿色创新 环境规制工具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芝炜 孙慧
针对市场型环境规制,从企业微观视角研究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包含市场型环境规制、风险承担水平、环境责任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下,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Tobit模型研究发现:(1)市场型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种影响是持久的,风险承担水平可以增强市场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环境责任则发挥了部分中介功能;(2)市场型环境规制对重污染行业和小规模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强。因此,企业应合理控制风险承担水平、加强环境责任、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赢得长期竞争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经纬 李小红 宋鹏
“双碳”目标对企业绿色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面向绿色技术颠覆和绿色技术轨道跨越的突破式绿色创新对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研究尚未充分关注到在“双碳”目标情境下如何触发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的问题。为此,通过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框架,结合287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双碳”目标关注-企业双重感知-突破式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分析知识权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关注正向影响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企业绿色创新使命感和市场绿色压力感知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知识权力表现出差异化的调节作用,正向调节“双碳”目标关注与绿色创新使命感的关系,而负向调节“双碳”目标关注与市场绿色压力感知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打开了“双碳”目标关注对突破式绿色创新影响机制的“黑箱”,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的触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丽娟 杜美卿 任伟 马振华
企业内部碳交易价格机制关系到大型企业及其子公司(分公司)的减排效益,是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运作成败的关键。本文基于子公司(分公司)和企业减排效益最大化原则、在企业内外部碳市场对接的条件下,运用市场结构理论,结合会计成本分析,建立了以成本-效益方式减排的企业内部碳交易定价模型,并结合企业实践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排放权外部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企业可以按照购买者意愿定价,内部碳交易价格低于外部市场价格,形成价格歧视;当碳排放权外部市场为完全竞争时,企业作为价格接受者,内部碳交易价格与外部碳市场交易价格相等。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内部碳交易 价格机制 市场结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江新峰 马榕
以尚未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溢出效应框架分析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促进了非控排供应商企业的绿色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碳交易下的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具有基于生产网络的压力效应和动力效应,能够激发关联非控排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并助推其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该过程具有方向性,碳市场建立并不存在基于生产网络“自上而下”的治理效果外溢,相关影响在非控排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绿色创新基础较好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明显。此外,碳市场建立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对于推动非控排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效发挥碳市场绿色治理效果、深化环保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