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1)
2023(5474)
2022(4604)
2021(4016)
2020(3102)
2019(6700)
2018(6864)
2017(12437)
2016(6678)
2015(7133)
2014(6546)
2013(6245)
2012(5484)
2011(4967)
2010(4755)
2009(4357)
2008(3664)
2007(3036)
2006(2673)
2005(2268)
作者
(16639)
(13803)
(13686)
(13067)
(8458)
(6551)
(6158)
(5227)
(5212)
(4708)
(4629)
(4627)
(4249)
(4183)
(4134)
(4108)
(4071)
(4062)
(3926)
(3823)
(3421)
(3277)
(3208)
(3162)
(3085)
(3051)
(2997)
(2939)
(2731)
(2716)
学科
管理(22377)
(21683)
经济(21666)
(13831)
(11151)
企业(11151)
环境(9962)
方法(7858)
(7063)
数学(6647)
数学方法(6553)
中国(6383)
(6109)
(5588)
业经(5299)
(5116)
(4798)
贸易(4796)
(4663)
(4640)
农业(4591)
资源(4363)
(4130)
(4043)
金融(4042)
规划(3969)
(3948)
环境规划(3882)
理论(3798)
地方(3764)
机构
学院(83860)
大学(80828)
(32051)
经济(31404)
管理(30482)
研究(27028)
理学(26236)
理学院(26000)
管理学(25353)
管理学院(25219)
中国(21252)
科学(16579)
(16275)
(14228)
(12928)
中心(12913)
(12568)
(12057)
业大(11998)
研究所(11574)
财经(11369)
(11078)
师范(10965)
(10329)
(10317)
北京(9986)
农业(9848)
(9816)
经济学(9494)
技术(9440)
基金
项目(58601)
科学(46160)
研究(44684)
基金(41912)
(36528)
国家(36240)
科学基金(31109)
社会(28424)
社会科(26971)
社会科学(26969)
(23657)
基金项目(21812)
教育(20347)
(19852)
自然(19445)
自然科(18974)
自然科学(18971)
编号(18955)
自然科学基金(18591)
资助(16157)
成果(14315)
重点(13424)
(13316)
课题(12780)
(12476)
(12285)
国家社会(11709)
创新(11661)
(11637)
项目编号(11504)
期刊
(36812)
经济(36812)
研究(22197)
中国(16061)
(12438)
学报(12248)
科学(11700)
管理(11449)
(10765)
教育(10116)
大学(9205)
农业(8890)
学学(8714)
业经(7753)
(7166)
金融(7166)
技术(7157)
经济研究(6225)
财经(5072)
(4540)
(4380)
(4244)
问题(4114)
商业(4112)
科技(4092)
(4091)
资源(4012)
图书(3791)
职业(3639)
现代(3634)
共检索到12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炳均  
碳中和由碳中性发展而来,以达到“零”碳排放为目标。能源安全最开始表现为石油安全,涵盖可获取性、可使用性、持续供应能力及技术影响四个方面。碳中和视阈下,能源安全面临的困境包括能源供应的持续性稳定性不足、转型成本高昂、社会对能源迭代的不适应等。宜通过法治价值引领和法治框架协同,从宏观上实现碳中和视阈下能源安全体制的优化。应通过加快能源碳结构布局优化、完善自然资源领域的碳汇法律制度、促进能源可持续转型,为困境纾解提供法律对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敬峰  
在《大学》成为“朱、王之争”风暴眼的境遇下,由《大学》而入回应“朱、王之争”已然成为中晚明以来学者共享的学术途辙。作为晚明东林学派的集大成者,高攀龙同样借助对《大学》的诠释介入晚明的全国性学术议题“朱、王之争”,以“尊奉崔铣改本《大学》”“辩难阳明”以及“推阐朱子”的学术取向,开辟出根柢朱子、批判吸收阳明的回应模式。这一模式深刻影响了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和学风递变,表征出晚明“朱、王之争”的学术态势渐趋由阳明学独盛向朱子学日兴转进,从而为朱子学在清初的复兴起到先导之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永祥  
概述里海盆地位于中亚西部,面积43.6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0米,岸线长1204公里。里海沿岸国家包括: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号称“能源新大陆”,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据美国同行预测,到2...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进  王振国  
文章首先解析文献学科中"类"的文化思维,其次厘清"类"在中欧文献中的理念源流,再次从"类"的原理、"类"的特质、"类"的发展来阐释中欧经典文献的殊异与融通,以此来建构经典文献"类"的国际化学科准则。通过"类"的诠释与比较,冀望能够为国际文献分类体系提供科学的参照,进而对文献学界的国际交流有所助益。由古籍而文献,由比类而诠释,由学科而国际,应是一条科学研究经典文献的妥适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立颖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能源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障碍。破解能源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且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会造成威胁,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道路,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平则  
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国外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促进制度、节约能源制度、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制度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能源立法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安全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泽霞  谢冰  
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大量研究证实,基于法律责任的威胁,审计师的工作会更加努力,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由于审计产品具有公共产品价值和广泛的利益关系,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其行为承担直接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基于审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法律责任越严格就越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过高的责任会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注册会计师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尽到勤勉尽责的义务?究竟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最初设定资本市场和审计制度的法律制度这一目的呢?本文运用汉德公式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敏  
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坤琳  李悦  
近年来人脸识别的合法使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人脸识别技术门槛渐次降低同时具备较高使用价值,人脸数据的不可更改致使侵权影响不可逆,导致人脸识别在具体应用中的脱法倾向愈发明显。本文通过探究美国、欧盟和我国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路径,提出借助回应理论构建合宜的人脸识别法律规制。具体而言,以人脸识别的技术与数据特性为基础,分别从行业自律、专门立法、行政监管和司法救济四个方面构建多维度、多主体的人脸识别法律规制机制,最终为我国数据保护制度安排提供新的可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鹏  
快速发展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法律行业运行的基本模式,从而改变对法学和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结构,并要求法学人才知识背景的变化。法学教育需要打破高校和法律实践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也需要在其师资结构和课程设计中保持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开放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阎维博  
信用评级机构以红旗标志标识上市公司风险的研究报告引发市场强烈反应,并遭到香港证券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信用评级机构认为研究报告不属于应受监管的信用评级业务,并主张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最终被香港终审法院驳回。信用评级机构业务类型日趋多元化,但包括研究报告在内的非传统信用评级业务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统一的界定方式与明确的监管规则。在我国债券市场持续深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应重视非传统信用评级业务的监管问题,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监管制度,有效把握监管尺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延东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机制模糊和监管方式封闭的传统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安全需求。文章建议探析回应性监管的理论内涵,重构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精神的物流安全概念,并借鉴融合"英国多维结点与差异性监管"、"美国后设监管与第三方支持"以及"日本信息共享与分级监管"等机制和策略,通过编织上下互动的多元监管网络、推动监管信息的共享与安全、强调监管过程的差异性处置以及建立专门的危险物品运输体系等措施构建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安全体系的监管模型,确保物流安全有序运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延东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机制模糊和监管方式封闭的传统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安全需求。文章建议探析回应性监管的理论内涵,重构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精神的物流安全概念,并借鉴融合"英国多维结点与差异性监管"、"美国后设监管与第三方支持"以及"日本信息共享与分级监管"等机制和策略,通过编织上下互动的多元监管网络、推动监管信息的共享与安全、强调监管过程的差异性处置以及建立专门的危险物品运输体系等措施构建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安全体系的监管模型,确保物流安全有序运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当为成长困惑时,不妨反思: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人的效率,是否有待提高?未来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瓶颈或者挑战在哪里?笔者认为,着眼点应该放在效率上。如果我们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再加上我们原本的规模优势,突破更大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不会是难题。效率影响着企业和经济的成长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能真正理解效率。到底效率是什么?这里以笔者和一位销售主管的对话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一位销售主管告诉笔者,他去年业绩完成得不错,今年公司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芝   尚欣   郑可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