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5)
- 2023(16625)
- 2022(14032)
- 2021(12741)
- 2020(10446)
- 2019(23771)
- 2018(23271)
- 2017(44219)
- 2016(24017)
- 2015(27236)
- 2014(27284)
- 2013(27237)
- 2012(25119)
- 2011(22916)
- 2010(23214)
- 2009(21719)
- 2008(21398)
- 2007(19514)
- 2006(17432)
- 2005(15802)
- 学科
- 济(110388)
- 经济(110294)
- 业(69092)
- 管理(64973)
- 农(51772)
- 企(46279)
- 企业(46279)
- 方法(40159)
- 数学(35254)
- 数学方法(34876)
- 农业(34350)
- 中国(32346)
- 地方(30343)
- 业经(27858)
- 学(22377)
- 财(22200)
- 环境(20817)
- 贸(20577)
- 贸易(20565)
- 制(20255)
- 易(19884)
- 发(18269)
- 银(17308)
- 银行(17266)
- 融(16888)
- 金融(16886)
- 行(16700)
- 和(15831)
- 地方经济(15540)
- 技术(15447)
- 机构
- 学院(351121)
- 大学(342751)
- 济(143988)
- 经济(140804)
- 管理(130685)
- 研究(123427)
- 理学(111737)
- 理学院(110421)
- 管理学(108377)
- 管理学院(107749)
- 中国(94897)
- 科学(77409)
- 农(77151)
- 京(73134)
- 所(64040)
- 财(62971)
- 农业(59506)
- 研究所(57906)
- 业大(57828)
- 中心(57634)
- 江(55551)
- 财经(49064)
- 范(48010)
- 师范(47536)
- 北京(45932)
- 州(44332)
- 经(44254)
- 院(43859)
- 经济学(42457)
- 省(40839)
- 基金
- 项目(230359)
- 科学(180172)
- 研究(169735)
- 基金(163244)
- 家(142593)
- 国家(141299)
- 科学基金(119988)
- 社会(107176)
- 社会科(101189)
- 社会科学(101159)
- 省(94549)
- 基金项目(86568)
- 划(78071)
- 教育(76497)
- 自然(75772)
- 自然科(73952)
- 自然科学(73933)
- 自然科学基金(72536)
- 编号(70567)
- 资助(65365)
- 成果(56429)
- 发(56027)
- 重点(52388)
- 课题(49550)
- 部(49510)
- 创(47994)
- 发展(44965)
- 创新(44906)
- 展(44255)
- 科研(43753)
- 期刊
- 济(171419)
- 经济(171419)
- 研究(100015)
- 农(77970)
- 中国(76407)
- 学报(56432)
- 科学(52926)
- 农业(52693)
- 财(46585)
- 管理(44941)
- 大学(42486)
- 学学(40340)
- 教育(38110)
- 融(35661)
- 金融(35661)
- 业经(34457)
- 技术(33480)
- 业(26440)
- 经济研究(25385)
- 问题(23319)
- 财经(22917)
- 经(19702)
- 版(19257)
- 技术经济(17841)
- 资源(17636)
- 商业(17489)
- 世界(17096)
- 科技(16724)
- 贸(16378)
- 统计(16324)
共检索到53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维艳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先从极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再从初级协调转向高级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度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属于中度及轻度失调。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绿色意识和加强监管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物流 农村电商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岚 李冉 杨重
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这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推进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立足“碳中和”背景,从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互动关系展开机理分析,并基于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协调关系。这种耦合协调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整体随着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呈现“轻度失调-勉强协调-良好协调”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敬莉 冯彦
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生态压力和农业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等3个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资源节约利用和产出高效等5个方面确定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各省区内部耦合协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层面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中游、上游和下游,省区层面的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的是山西;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差异性问题逐渐凸显,上中游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下游较为缓慢,逐渐形成"尾部塌陷"的区域特征;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都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耦合协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敬莉 冯彦
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生态压力和农业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等3个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资源节约利用和产出高效等5个方面确定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各省区内部耦合协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层面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中游、上游和下游,省区层面的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的是山西;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差异性问题逐渐凸显,上中游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下游较为缓慢,逐渐形成"尾部塌陷"的区域特征;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都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耦合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文章以我国五个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选取2011—2018年相关指标数据测算了各区域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进一步引入实证模型,测算了各区域两系统间历年的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五个经济区域的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绿色金融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效果存在阈值效应,只有确定合理的绿色金融发展步伐,才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丽波
[目的]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发展水平及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将农村发展纳入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中,然后基于内蒙古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同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农业绿色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 (1)2015—2021年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子系统变化波动性较大,其中的上升因素主要源于资源环境和农村发展两子系统;绿色生产和资源利用两子系统波动性较大。从区域发展特征来看,蒙中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增长趋势稳定;蒙西增长趋势不明显;蒙东发展水平最低,波动性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大。各盟市中以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农业绿色发展较好,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发展水平较差。(2)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包头市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最好,其次是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协调度最差;从提升速度来看,呼伦贝尔市耦合协调度增长最快,其次是赤峰市和兴安盟,巴彦淖尔市提升最慢。[结论] 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较大,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逐年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发展政策和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阳 王喜莲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沿线省域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流通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沿线省域流通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整体从低度耦合协调迈入高度耦合协调。分地区来看,呈现出“中下游发展较高,上游较低”的耦合协调关系发展趋势。从空间聚集性来看,流通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邻接省域耦合协调度产生相互促进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统筹黄河流域流通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加大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流通业产业聚集优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姬新龙 刘琴
数字经济不断赋能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对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综合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集聚特征,并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影响二者耦合协调的准则层障碍因子按障碍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数字产业化、绿色生态、产业数字化、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且不同时间和地区指标层的障碍因子也存在差异。由此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数字经济底座、因地制宜实施发展策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康晓虹 赵立娟 红花 肖娅星
绿色投资和循环经济二者耦合协调、相互促进,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有利于协同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文章基于2010—2019年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绿色投资和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内蒙古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内蒙古绿色投资发展滞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空间上看,内蒙古9个地级市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中度以上的耦合协调状态。从时间上看,2010—2019年内蒙古绿色投资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保持平稳递增态势。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绿色制度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倡导环保理念,提升参与意识,深入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绿色投资 循环经济 耦合发展 内蒙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远智 周扬 刘彦随
运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Lorenz曲线等方法对2010年和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耦合协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呈现低水平的不均衡格局,经济发展的极化现象显著。(2)研究期内,云南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明显,但不均衡空间格局依旧显著,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极为中心的低值区和以乌蒙山区深山区、滇西边境地区南北两侧为中心的高值区。(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负相关关系,2010年和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呈现出轻度失调的特征,并且2015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低于2010年;同期经济发展年均增速与农村贫困年均减速以濒临失调为主,主要是由于低层次需求下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贫困人口分布的孤岛效应使得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减弱。在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中,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多方入手强化措施的精准性,从而确保2020年减贫目标的实现,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丽萍
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序走势和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呈良好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关系,呈现出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较低的发展特征。且耦合协调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邻接省域耦合协调度具有相互促进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实施商贸流通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姬新龙 王仕琦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滨 牛秀红 周佳宁
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程度是系统能否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效益子系统和绿色效益子系统,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方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创新内部耦合性和协调性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创新绿色系统整体处于低耦合、低协调发展阶段,结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划分全国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三个区域—拮抗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低度协调地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勃然
本文选取东北综合经济区的样本,实证研究流通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流通业创新能力与绿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波动型的动态提升趋势,从低度耦合协调跃升至中度耦合协调,但尚未达到高度耦合协调;区域内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耦合协调水平也都不断提高,且空间分异较明显;辽宁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明显较高,目前已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此外,耦合协调水平的Dagum基尼系数呈动态下降走势,可见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分异性有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兵 李艺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