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1)
2023(12169)
2022(10737)
2021(10041)
2020(8216)
2019(18519)
2018(18631)
2017(35862)
2016(19564)
2015(21666)
2014(21222)
2013(20671)
2012(18650)
2011(16650)
2010(16373)
2009(14780)
2008(13766)
2007(11675)
2006(10068)
2005(8463)
作者
(53486)
(44179)
(43958)
(41703)
(28013)
(21109)
(20009)
(17432)
(16815)
(15620)
(15253)
(14641)
(13763)
(13687)
(13613)
(13355)
(13314)
(13189)
(12516)
(12479)
(10937)
(10600)
(10490)
(10037)
(9895)
(9820)
(9817)
(9642)
(8834)
(8810)
学科
(70859)
经济(70773)
管理(57868)
(50999)
(43540)
企业(43540)
方法(33242)
数学(28403)
数学方法(28063)
(19608)
(18071)
中国(17998)
(17174)
业经(16802)
环境(16050)
地方(14332)
(13184)
(12959)
贸易(12953)
理论(12923)
农业(12742)
(12733)
(12554)
(12220)
(12179)
财务(12115)
财务管理(12095)
企业财务(11432)
技术(11140)
教育(10526)
机构
学院(263268)
大学(262634)
管理(107608)
(97768)
经济(95450)
理学(94138)
理学院(93155)
管理学(91519)
管理学院(91070)
研究(84243)
中国(60479)
(55216)
科学(53958)
(43620)
(41011)
业大(40082)
(39774)
中心(38214)
研究所(37708)
(36281)
财经(35837)
(35568)
师范(35264)
北京(34424)
(32570)
(31382)
农业(31095)
(30286)
师范大学(28450)
技术(28156)
基金
项目(188579)
科学(148018)
研究(139863)
基金(135743)
(117744)
国家(116742)
科学基金(100638)
社会(86476)
社会科(81707)
社会科学(81685)
(74496)
基金项目(72967)
自然(65961)
自然科(64341)
自然科学(64328)
教育(64077)
自然科学基金(63126)
(62588)
编号(58655)
资助(54742)
成果(46453)
重点(41895)
(40727)
(39956)
课题(39587)
(39442)
创新(36689)
项目编号(36477)
科研(36175)
大学(35133)
期刊
(105007)
经济(105007)
研究(73811)
中国(44837)
学报(41341)
科学(38446)
管理(37483)
(36354)
(31831)
教育(31449)
大学(31148)
学学(29281)
农业(26083)
技术(22162)
业经(19031)
(18341)
金融(18341)
经济研究(16668)
财经(16017)
图书(15145)
(13525)
科技(13467)
问题(13237)
理论(13093)
(12578)
实践(12316)
(12316)
(12257)
现代(11944)
技术经济(11726)
共检索到36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敏   王伟   陈党  
推进社区低碳治理是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基础。首先阐述社区低碳治理的概念及意义,认为社区低碳应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达成低碳社区试点等指标要求;其次分析国内外社区低碳治理的实践经验,重点剖析常州市社区低碳治理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常州市“十四五”规划和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要求,构建社区低碳治理体系,分层明确社区低碳治理要点,为各地社区低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月娥  张晓民  
公共机构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大户,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基本内涵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公共机构将迎来低碳目标从定性到定量、低碳节点从模糊到具体、低碳约束从软性到刚性、低碳视线从浅层到深层、低碳范畴从个体到全局的新征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以更好地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洋  孙玥  
鉴于碳中和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且农户兼业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促进农户采纳低碳生产行为,利用对黑龙江省376份农户深度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碳中和背景下农户兼业对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兼业促使农户采纳低碳生产的概率提高了12.8%;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样本选择偏误,结果发现这一概率值仍然高达14.0%~24.9%,而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和稳健,同时当农户家庭成员多、加入合作社、无政治身份、受政府宣传教育影响大、受政府监管影响大时,农户兼业促进农户进行低碳生产的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提出不仅要拓宽农户兼业渠道、提供农户更多兼业机会,还要发挥政府监管的约束作用,进而发挥农户兼业对农户低碳生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碳中和提供路径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国龙  殷晨曦  
应对气候变化的"30/60"目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虽已顺利收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攻坚阶段下京津冀地区的二次污染防治。本文立足秋冬治霾的瓶颈期,比较分析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厘清我国大气污染成因的综合性、复杂性、特殊性特征,分析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反思我国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型机遇,深入探讨国际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从外部防范转型、工业模式转型、能源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四个层面出发,探索效率与责任并重的精准化、系统化内生治理之路,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焕  钱之凌  徐鑫  
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本文使用199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从国家整体视角,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实现碳减排;(2)从区域视角,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从空间视角,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对本地区碳排放存在负向空间直接效应,对其他区域碳排放也存在负向的空间间接效应;(4)从影响路径视角,中国整体和东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部地区能源消耗在影响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可能原因是存在技术减排的反弹效应。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不是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亚林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产生深刻影响。运用CHINAGEM模型,针对当前政策情景(基准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政策情景)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分析了2020—2040年中国能源发展状况,包括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终端能源消费量及其构成和发电量及其构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实现碳中和总目标下,中短期内各项宏观指标的阶段性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伟  
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金融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和国际学术前沿。本文从绿色金融内涵、理论、作用、政策与发展现状等方面,全面回顾了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过程;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必要性、激励机制、实现路径、产品创新,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政策框架、制度体系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开展深化性研究、开展完善性研究和开展创新性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悦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战场,其在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王海鲲等编著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一书,聚焦气候变化减缓与应对的关键因素——城市,明确了城市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突出地位,并系统介绍了低碳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绍辉  刘冰  
基于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采用2010—2019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相关数据测算其碳排放量,并建立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路径,测算其减排潜力。结果发现:2010—2019年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19年高达1.96亿吨;排放结构是抑制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规模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排放强度促进作用最强;三种情景下新型煤化工产业都可以于2030年前碳达峰,强化政策情景下减排潜力最大。结果表明CCUS技术是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关键技术,同时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排放强度、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实现新型煤化工产业碳中和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唐李伟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是研究该问题较为普遍的方法。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模式是事先假定曲线存在,然后利用固定模式的参数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够确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非参数模型,研究二氧化碳作为环境代理指标的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FDI与城市化对我国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统计意义显著,但经济意义不显著,而贸易、能源强度则对我国的环境具有恶化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晓霞  雷杨  宋映雪  郑新乐  姜仁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低碳建筑成为建筑业节能减排重要发展方向。基于2010-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低碳建筑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主题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和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低碳建筑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均呈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能源脱碳、建筑能源性能和材料性能问题上;低碳政策和低碳转型问题是未来研究前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毛晓杰  徐扬  关国恒  
当前,受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碳中和时间表,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3060"碳排放目标,在体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减排上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我国需要在碳减排工具、制度和政策的选择上统筹兼顾,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背景下,适时开征碳税将成为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笔者通过阐述碳税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总结碳税的国际发展历程、特点和经验启示,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积极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盈之  郭进  刘仕萌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