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542)
- 2022(10679)
- 2021(9800)
- 2020(8028)
- 2019(17656)
- 2018(17521)
- 2017(33888)
- 2016(18310)
- 2015(20478)
- 2014(20164)
- 2013(19419)
- 2012(17200)
- 2011(15358)
- 2010(15704)
- 2009(14767)
- 2008(14293)
- 2007(12891)
- 2006(11668)
- 2005(10572)
- 学科
- 管理(67264)
- 济(66558)
- 经济(66467)
- 业(54199)
- 企(47013)
- 企业(47013)
- 方法(24540)
- 财(22791)
- 环境(22674)
- 数学(20715)
- 农(20603)
- 数学方法(20418)
- 中国(19421)
- 制(19054)
- 业经(17613)
- 划(15568)
- 学(14702)
- 务(13921)
- 财务(13859)
- 财务管理(13826)
- 地方(13588)
- 策(13272)
- 贸(13204)
- 贸易(13197)
- 体(13044)
- 易(12892)
- 企业财务(12833)
- 农业(12662)
- 银(12377)
- 银行(12362)
- 机构
- 学院(254782)
- 大学(247811)
- 济(102994)
- 经济(100717)
- 管理(98577)
- 理学(84313)
- 理学院(83451)
- 研究(82538)
- 管理学(82070)
- 管理学院(81602)
- 中国(63837)
- 财(52821)
- 京(51353)
- 科学(48810)
- 所(40284)
- 财经(40064)
- 江(39929)
- 中心(38380)
- 农(37079)
- 经(36048)
- 研究所(35988)
- 业大(34399)
- 范(32191)
- 北京(32088)
- 师范(31905)
- 州(31241)
- 院(30858)
- 经济学(30496)
- 财经大学(29273)
- 农业(28490)
- 基金
- 项目(167777)
- 科学(133590)
- 研究(126515)
- 基金(121513)
- 家(104154)
- 国家(103298)
- 科学基金(90245)
- 社会(81481)
- 社会科(77261)
- 社会科学(77246)
- 省(67545)
- 基金项目(63967)
- 教育(58207)
- 自然(57137)
- 自然科(55691)
- 自然科学(55679)
- 划(55412)
- 自然科学基金(54611)
- 编号(51523)
- 资助(48719)
- 成果(41416)
- 重点(38010)
- 制(36915)
- 部(36786)
- 发(36775)
- 课题(36554)
- 创(35776)
- 创新(33383)
- 国家社会(33238)
- 教育部(31973)
- 期刊
- 济(121709)
- 经济(121709)
- 研究(74818)
- 中国(51648)
- 财(42028)
- 管理(37547)
- 农(34770)
- 学报(34193)
- 科学(33431)
- 教育(26922)
- 大学(26911)
- 学学(25435)
- 融(25366)
- 金融(25366)
- 技术(23834)
- 农业(23571)
- 业经(22103)
- 经济研究(19451)
- 财经(19308)
- 经(16606)
- 问题(14685)
- 贸(12598)
- 现代(11775)
- 科技(11769)
- 商业(11747)
- 业(11637)
- 资源(11590)
- 版(11445)
- 技术经济(11061)
- 财会(11048)
共检索到38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德安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亟需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构建生态物流体系。然而,大多数物流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唯有实施强有力的环境政策才能有效推动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提升生态物流绩效。为此,本文将构建环境政策和生态物流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全国及各区域环境政策对生态物流绩效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助力生态物流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斌 李福祥
零售业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响应国家政策方面需要发挥带头作用。而在碳中和背景下,零售企业改变高资源消耗的传统营销模式,发展低消耗的环保营销模式,无疑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顾客的响应。基于此,本文将从零售企业对环保营销的契合度、顾客对零售企业的熟悉度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二者对顾客响应的作用机制,旨在促进零售行业整体落实环保营销模式,积极践行碳中和政策。结果表明:环保营销中,零售企业环保营销的契合度正向影响顾客响应;顾客对零售企业的熟悉度正向影响顾客响应;同时,环保营销中契合度和熟悉度的交互效应对顾客响应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毛晓杰 徐扬 关国恒
当前,受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碳中和时间表,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3060"碳排放目标,在体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减排上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我国需要在碳减排工具、制度和政策的选择上统筹兼顾,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背景下,适时开征碳税将成为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笔者通过阐述碳税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总结碳税的国际发展历程、特点和经验启示,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积极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征税依据 碳中和 策略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茂玲 时文龙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重庆市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内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性知识、沟通表达能力、职业态度、就业政策学习对毕业生就业绩效影响更为重要,沟通表达能力、职业意识、就业政策学习对毕业生就业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绩效,需要完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监管评价机制、构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优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拓宽教师职业知识储备新广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房市政策松绑虽有助于防范行业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但也存在进一步强化房价对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抑制效应的可能。如何统筹“稳增长”和“促转型”两大目标是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于2003—2018年中国253个地级市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置于内循环战略背景下考察房价影响双创的需求侧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房价对双创的影响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前者的提升通过促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正向影响双创发展,然而这一影响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和房价的高企逐渐式微。并且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进一步强化了房价的负面效应。限购政策虽然通过投资端结构的改善缓解了房价对双创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并没有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这一作用,还会导致财政收入紧缩,给政府收支平衡和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因此,后疫情时代亟须制定相关政策以统筹投资、消费和地方财政,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激发区域双创活力。
关键词:
内循环 需求侧 房价 创新创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红 邓少华 尹树森
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媒体曝光视角,以2008—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大众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的有效性,实证检验了媒体治理职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曝光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降低两类委托代理成本,从而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大众媒体以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为作用机制,发挥着积极的公司治理职能。相对应的,监管部门应该借助"大数据"背景下媒体发展的契机,合理运用信息报道规模性、多样性、实时性和价值性特征,充分发挥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
关键词:
媒体曝光 信息透明度 公司治理 大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用明 邵航
文章基于金融机构商品投资决策机制的微观视角,通过构建包含商品金融化因素的DSGE模型,考察商品金融化在不同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下的经济缓冲效应。研究发现,适度的商品金融化在商品价格外生冲击下具有经济缓冲效应,而过度商品金融化将引起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投资持续负增长和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开放的调节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的稳定机制分别非对称地影响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其中,在越接近完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显著;而越低的金融市场效率会导致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不稳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郭佳萱 周孝华
在当前实体经济低迷的困局之下,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探究金融市场和企业等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背景下企业交叉上市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金融化,促使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交叉上市可以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渠道来促进其“脱虚向实”的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逐利是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会导致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而交叉上市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行为。从产品市场的经济效应来看,交叉上市企业会积极实施产品战略,降低核心产品的占比和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并提高企业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结论为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海内外企业增强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关键词:
市场开放 交叉上市 企业金融化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郭佳萱 周孝华
在当前实体经济低迷的困局之下,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探究金融市场和企业等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背景下企业交叉上市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金融化,促使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交叉上市可以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渠道来促进其“脱虚向实”的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逐利是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会导致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而交叉上市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行为。从产品市场的经济效应来看,交叉上市企业会积极实施产品战略,降低核心产品的占比和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并提高企业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结论为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海内外企业增强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关键词:
市场开放 交叉上市 企业金融化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宝伟 张云 马思远 李宇婧
自2006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是否促进了政策利率的传导有待研究和探讨。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运用2006—2016年月度数据检验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政策利率传导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个样本期的变化趋势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作为政策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向贷、存款零售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传导效果显著增强。2010年到2013年,理财产品收益率、贷款利率、公司债收益率对政策利率变动的短期(滞后一期)响应经历了持续上升过程,传导效果增强区间与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较为一致;2013年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取消后,贷款利率的当期反应由零转变为负向,滞后期反应持续为正,理财产品收益率反应持续为正向,但反应峰值由当期变为滞后一期;2015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取消后这一模式继续保持,正负向反应峰值都有增加趋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龚辉文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有其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框架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税收政策,二是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税收政策,三是提高人类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从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长青 王鑫 曹丹丹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显著影响,降碳减排迫在眉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水稻种植大省——湖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与马尔科夫链探究水稻生态系统碳中和空间差异性与动态演进特征动态演进规律。研究结论如下:(1)湖南省水稻生态系统已实现碳中和并呈现碳盈余状态,但空间差异明显,区域内差异占主导地位。(2)碳中和时间演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同时,碳中和存在典型的空间依赖特征,在中低、中高空间滞后状态下,对邻域环境具有积极辐射带动作用,且辐射带动效应与空间差距成正比。(3)未来,水稻生态系统需在减碳控碳、生态增汇、区域协作、创收增益4个方面进一步发力,充分协调好农业“双碳”目标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助力“双碳”进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鸣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以绿色高科技与绿色管理为手段,使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运行机制是绿色科技、生态人文与绿色管理的有机融合,是生态法律、道德机制、生态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的一项绿色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向国际上生态环保先进的国家学习,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系统有效的低碳经济运行机制。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 运行机制 构建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冲 王军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碳排放自主贡献目标下,中国需要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占经济的比重,推动经济、产业、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生产线改造、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中和 银行业 碳交易市场 中原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