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9)
- 2023(11814)
- 2022(9953)
- 2021(9105)
- 2020(7618)
- 2019(16504)
- 2018(16734)
- 2017(31490)
- 2016(16772)
- 2015(18731)
- 2014(18096)
- 2013(17885)
- 2012(16604)
- 2011(14954)
- 2010(15237)
- 2009(14159)
- 2008(13555)
- 2007(12468)
- 2006(11318)
- 2005(10214)
- 学科
- 济(68484)
- 经济(68425)
- 管理(54112)
- 业(51579)
- 企(42523)
- 企业(42523)
- 方法(25718)
- 中国(22559)
- 数学(21828)
- 数学方法(21620)
- 技术(21555)
- 农(20582)
- 贸(18524)
- 贸易(18511)
- 易(18150)
- 业经(17361)
- 财(17099)
- 制(15684)
- 地方(14511)
- 环境(14087)
- 技术管理(13675)
- 农业(13213)
- 出(13164)
- 银(13110)
- 银行(13092)
- 学(12764)
- 行(12676)
- 产业(12644)
- 融(11097)
- 金融(11096)
- 机构
- 学院(235822)
- 大学(232450)
- 济(102717)
- 经济(100678)
- 管理(92033)
- 理学(78040)
- 理学院(77327)
- 研究(76926)
- 管理学(76265)
- 管理学院(75823)
- 中国(60713)
- 京(48517)
- 财(48502)
- 科学(42999)
- 江(37773)
- 财经(37568)
- 所(37133)
- 中心(36186)
- 经(33850)
- 研究所(32908)
- 农(32211)
- 经济学(31726)
- 北京(30884)
- 业大(30412)
- 范(30190)
- 州(30053)
- 师范(29927)
- 经济学院(28796)
- 院(28213)
- 财经大学(27496)
- 基金
- 项目(149373)
- 科学(119304)
- 研究(116156)
- 基金(106944)
- 家(91208)
- 国家(90461)
- 科学基金(78457)
- 社会(75189)
- 社会科(71595)
- 社会科学(71583)
- 省(60755)
- 基金项目(56168)
- 教育(53118)
- 划(49556)
- 编号(47388)
- 自然(46922)
- 自然科(45842)
- 自然科学(45833)
- 自然科学基金(45026)
- 资助(42055)
- 成果(38127)
- 创(37193)
- 发(34625)
- 创新(33838)
- 重点(33624)
- 课题(33552)
- 部(32835)
- 国家社会(31108)
- 制(29637)
- 项目编号(29162)
- 期刊
- 济(118653)
- 经济(118653)
- 研究(75136)
- 中国(50363)
- 管理(37958)
- 财(36206)
- 教育(30251)
- 农(30151)
- 科学(29358)
- 学报(28958)
- 融(25047)
- 金融(25047)
- 技术(24280)
- 大学(23142)
- 业经(21472)
- 学学(21346)
- 农业(20790)
- 经济研究(19690)
- 财经(18345)
- 经(16057)
- 问题(15976)
- 贸(15616)
- 技术经济(14189)
- 科技(13767)
- 国际(12858)
- 商业(12326)
- 图书(12249)
- 坛(12202)
- 论坛(12202)
- 理论(11491)
共检索到37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艳萍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低碳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本文认为在控制碳排放的发展目标下,我国钢铁出口行业面临着钢铁产品生产技术以高排放高消耗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技术为主,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即废水废渣粉尘等处理技术较为落后、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钢铁产品技术门槛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发展路径,以期对于钢铁产业的出口以及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其他产业如何进行产品出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天奕
全球重工业中,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每年直接排放量26亿吨,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总量的7%。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钢铁技术路线图》要求,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2050年钢铁行业至少要降低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钢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平均值由现在的1.4吨降至0.6吨。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规模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的60%和国内碳排放的15%。因此,
关键词:
低碳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岱 陈溪
一、引言积极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韩国钢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韩国政府鼓励钢铁工业发展重大技术的实用化和海外建厂,如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一)中国钢铁工业的成就建国48年(1949~1996)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我国只生产15.82万吨钢,居世界第26位。经过恢复和发展,1957年产钢535...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杨志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从政府主导、行业研究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行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对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增强作用,以及钢铁业技术体制自身的特点,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正成为中国钢铁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引进或创新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钢铁业 技术创新 共性技术 关键技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君民 余江志
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物理(W)、事理(S)与人理(R)的角度,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系统性对策,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WSR 系统方法论 绿色金融 碳中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晨光 王帅 郭雨蕙
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第二大的行业,其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构建了包含长流程钢铁行业及短流程钢铁行业在内的22部门递归动态CGE模型,用以模拟在不同政策情景下,2018年至206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路径及政策的经济社会成本。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共同前沿SBM模型,估算了单一政策对于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政策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动态CGE模拟结果及效率分析结果可以发现:(1)碳交易政策、碳税政策、产能置换政策、去产能政策均可实现钢铁行业的大规模碳减排,但是各有优劣。(2)碳税和碳交易政策可以间接推动钢铁行业压减产能和激励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从而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但是政策的经济成本较高。(3)产能置换政策和去产能政策直接提高了短流程生产工艺的占比进而实现钢铁行业的碳减排,但是无法激励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因此有必要设计复合政策,使得各政策优势互补。本文根据动态CGE模拟结果及政策效率评价结果,挑选出了最优的单一政策进行组合,并且使用补贴政策作为辅助政策用以进一步降低政策的经济社会成本。结果表明,在复合政策下,钢铁行业内部工艺结构有了大幅改善,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也有了进一步的降低,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具有推动社会总体福利上升的双重红利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循环经济 绿色营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春华
近年来,低碳经济蓬勃兴起,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得到了众多国家认可。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我国钢铁产品来说,一直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钢出口为主,全球产出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存在的"高碳"问题最突出。当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兴起,必将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芝 何枫 雷家骕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及DEA-Tobit模型,选取了我国钢铁上市企业2005~2008年间的数据,引入了钢铁企业对能源及水、电等资源的消耗,研究了该时期内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资源消耗 企业规模 科技创新 技术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菓
在全国针对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背景下,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去产能进程中钢铁行业的总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钢铁行业得益于去产能措施而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共同增长,钢铁价格震荡上涨,钢铁企业效益明显提升,行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但钢铁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仍然存在环保政策趋严导致经营压力增加、下游企业成本吃紧导致需求支撑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以及行业授信限制导致项目融资困难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去产能 钢铁行业 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丽萍
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序走势和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呈良好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关系,呈现出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较低的发展特征。且耦合协调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邻接省域耦合协调度具有相互促进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实施商贸流通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