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6)
- 2023(9782)
- 2022(8053)
- 2021(7184)
- 2020(5910)
- 2019(12829)
- 2018(12698)
- 2017(24780)
- 2016(13211)
- 2015(14617)
- 2014(14107)
- 2013(13973)
- 2012(12900)
- 2011(11576)
- 2010(11855)
- 2009(11595)
- 2008(10506)
- 2007(9553)
- 2006(8912)
- 2005(8351)
- 学科
- 济(48808)
- 经济(48751)
- 管理(39897)
- 业(35222)
- 企(28074)
- 企业(28074)
- 融(26379)
- 金融(26378)
- 银(25252)
- 银行(25243)
- 行(24530)
- 中国(24135)
- 方法(18181)
- 数学(16175)
- 数学方法(15998)
- 农(15844)
- 财(15824)
- 制(15739)
- 环境(14273)
- 业经(12310)
- 地方(11759)
- 贸(11502)
- 贸易(11485)
- 易(11262)
- 中国金融(11242)
- 农业(10274)
- 务(9955)
- 财务(9929)
- 财务管理(9908)
- 学(9765)
- 机构
- 学院(181016)
- 大学(177556)
- 济(76615)
- 经济(74862)
- 管理(65763)
- 研究(58376)
- 理学(54854)
- 理学院(54362)
- 中国(53785)
- 管理学(53495)
- 管理学院(53185)
- 财(40452)
- 京(36806)
- 科学(31990)
- 财经(31187)
- 中心(29810)
- 江(28215)
- 所(28203)
- 经(27977)
- 农(25512)
- 研究所(24886)
- 经济学(24446)
- 州(23843)
- 北京(23754)
- 财经大学(22978)
- 银(22891)
- 范(22731)
- 业大(22713)
- 师范(22521)
- 经济学院(22252)
- 基金
- 项目(109766)
- 科学(85947)
- 研究(85559)
- 基金(78206)
- 家(66040)
- 国家(65459)
- 科学基金(56142)
- 社会(54554)
- 社会科(51911)
- 社会科学(51900)
- 省(44339)
- 基金项目(40571)
- 教育(38785)
- 划(36284)
- 编号(36194)
- 自然(33236)
- 自然科(32418)
- 自然科学(32410)
- 资助(31790)
- 自然科学基金(31761)
- 成果(29887)
- 发(25499)
- 课题(25055)
- 重点(24799)
- 部(23682)
- 创(23588)
- 性(22396)
- 项目编号(22391)
- 国家社会(22278)
- 创新(22151)
共检索到289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君民 余江志
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物理(W)、事理(S)与人理(R)的角度,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系统性对策,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WSR 系统方法论 绿色金融 碳中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伟
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金融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和国际学术前沿。本文从绿色金融内涵、理论、作用、政策与发展现状等方面,全面回顾了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过程;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必要性、激励机制、实现路径、产品创新,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政策框架、制度体系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开展深化性研究、开展完善性研究和开展创新性研究。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金融 前瞻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杨
碳中和碳达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质量五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测算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域绿色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就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会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但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却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绿色发展对高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都具有正向赋能作用,而对低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仍然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消费升级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部门对绿色发展考核不应“一刀切”,而是应该循序渐进,通过优先考核高收入地区,再稳步推进低收入地区考核,最终稳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绿色发展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翠 李立民
我国正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企业大消耗、大排放的特点与碳中和的理念相违背,亟需采用合理举措转型升级。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物流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物流企业碳减排效率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其作用的机制路径。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与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显著正向相关性,绿色金融能够缓解物流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资金流通效率,为物流企业碳减排和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加快金融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与物流企业碳减排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物流企业 碳减排 碳中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娟 黄莹
“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流通业作为高耗能产业需要进一步实现效率提升的动能转换。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探究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值及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值在未考虑碳排放情况下贡献度大于考虑碳排放情况下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显著的“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阶梯式递减过程。基础设施水平、运输能力、从业人数、创新能力对我国流通业绿色要素生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经济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要素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流通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中和对金融业的影响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为了深入研判碳中和给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组织了40多位来自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专家组建了由马骏牵头的课题组,开展了题为《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的课题研究,深入分析了碳中和给金融业带来的机遇、金融业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完善等内容,为金融业有效应对相关风险、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指引。本文为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宇 田杰鑫 陈珍珍
创新性地使用碳中和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基于2004—2017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传统GTFP核算框架对城市总额碳排放量造成了高估,忽略了城市通过植物碳汇的间接减排方式实现主动环境治理。无论是东中西部地区分组还是五大城市群分组,城市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对于西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是提升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考虑碳固量水平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宇 田杰鑫 陈珍珍
创新性地使用碳中和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基于2004—2017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传统GTFP核算框架对城市总额碳排放量造成了高估,忽略了城市通过植物碳汇的间接减排方式实现主动环境治理。无论是东中西部地区分组还是五大城市群分组,城市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对于西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是提升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考虑碳固量水平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文闻
日本政府于2020年10月宣布了《绿色增长战略》,提出了到205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的整体目标。这一计划不仅旨在帮助日本面对日益紧迫的气候问题,同时还将有助于日本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为低迷的日本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机遇。绿色增长战略希望通过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带动民间对相关产业的关注;同时为与能源及日常生活相关的3个领域、14个重点产业制定了面向2050年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推动日本经济全面绿色升级。绿色增长战略的推行将对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绿色增长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仍然是日本政府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从短期来看,日本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该战略能否得到推行的主要决定因素。从中长期来看,绿色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日本政府能够成功在相关方面完成全面改革,将对日本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露 高杰
农业绿色补贴可借力补贴激励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理念,促进现代农业模式构建,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绿色补贴还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农业绿色补贴的过程也是落实“惠农”“强农”政策,继而强化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农业绿色补贴的过程中还可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先进模式工具推广,继而增加农民收入。基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民稳定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农业绿色补贴实施效果评价,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点上突破、以点带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格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未来应进一步以强化政策激励为首要目标,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以政策引领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导向,进一步统筹农业绿色补贴政策的内容设计;以农业绿色补贴政策高效落实为着眼点,强化补贴申请核查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关键词:
“双碳”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