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7121)
2022(14884)
2021(13987)
2020(11550)
2019(26228)
2018(25970)
2017(50249)
2016(27600)
2015(30618)
2014(30483)
2013(29921)
2012(27358)
2011(24354)
2010(24500)
2009(22753)
2008(22352)
2007(19491)
2006(17400)
2005(15547)
作者
(76633)
(63407)
(63121)
(60388)
(40453)
(30254)
(28768)
(24555)
(23963)
(22985)
(21464)
(21461)
(20151)
(20064)
(19946)
(19458)
(19034)
(18909)
(18129)
(17997)
(15723)
(15689)
(15228)
(14578)
(14322)
(14229)
(14090)
(14042)
(12789)
(12504)
学科
(99889)
经济(99754)
管理(89129)
(78749)
(67432)
企业(67432)
方法(42867)
(42302)
数学(36738)
数学方法(36199)
(28794)
中国(28470)
(25090)
业经(24023)
(23453)
财务(23373)
财务管理(23317)
企业财务(22126)
(22100)
(22012)
地方(21126)
环境(20679)
税收(20635)
(20460)
(18699)
贸易(18690)
农业(18315)
(18195)
理论(17931)
(17749)
机构
学院(378388)
大学(376546)
(148668)
管理(148053)
经济(145252)
理学(127361)
理学院(126010)
研究(124284)
管理学(123855)
管理学院(123163)
中国(94141)
(82112)
(79249)
科学(75685)
(61908)
财经(60834)
(57567)
(57143)
中心(56286)
研究所(55351)
(54960)
业大(53709)
北京(50086)
(48668)
师范(48252)
(45855)
(45514)
财经大学(44747)
农业(44339)
经济学(44294)
基金
项目(252843)
科学(198643)
研究(189054)
基金(182191)
(157280)
国家(155942)
科学基金(134481)
社会(117981)
社会科(111798)
社会科学(111770)
(99519)
基金项目(96113)
教育(86614)
自然(86359)
自然科(84263)
自然科学(84245)
(83006)
自然科学基金(82651)
编号(78600)
资助(74933)
成果(65044)
重点(56365)
(55448)
课题(54046)
(53665)
(52835)
(49770)
创新(49311)
项目编号(49057)
科研(48101)
期刊
(167639)
经济(167639)
研究(118619)
中国(74288)
(67357)
学报(56918)
管理(54597)
(52309)
科学(51301)
大学(43441)
教育(43346)
学学(40925)
农业(35858)
(34623)
金融(34623)
技术(31821)
财经(29224)
业经(27844)
经济研究(26676)
(24799)
问题(21078)
(18894)
图书(18081)
财会(18074)
理论(18022)
(17775)
科技(17552)
(17424)
会计(17101)
技术经济(17047)
共检索到56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童健  
本文构建了绿色财税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研究了环境保护税和绿色财政政策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在无配套政策情形下,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N型”,而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过高或过低环境保护税税率均存在“增长陷阱”或“污染陷阱”;单一绿色财政政策不能“熨平”环境保护税制陷阱,低环境保护税税率下绿色研发补贴、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和消费者绿色价格补贴依次存在“增长陷阱”“污染陷阱”和“增长陷阱”;但在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和绿色研发补贴构成的绿色财政支出组合中,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所占比重在20%~40%之间时,对环境保护税制陷阱的“熨平”效果最佳。因此,恰当的绿色财税政策组合的优化配置对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政策的设计至关重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纯  刘建民  
碳预算是一项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财政制度创新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工具。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还不具备实施碳预算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实施碳预算会加重经济发展的成本负担。本文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必须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博弈进程相配合,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借鉴英国"碳预算方案"的整合效应和分解效应,将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规划中,构建碳减排目标约束下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使财税制度安排契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一、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不足 (一)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力度不够。 1.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如:在企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工业文明促进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要转变财政观念,建立健全绿色财税政策体系,以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环境污染是增长过程中人们产生"负外部性"效应的行为,也是市场经济中一种伴随"市场失灵"的社会成本和制度缺陷,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此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来进行干预,以消除环境负外部性效应。其中,政府经济干预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辛红  
“双碳”愿景的实现需要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同时也倒逼绿色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变革。通过构建碳交易与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试点碳交易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各试点省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状态,碳交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在耦合度方面,重庆处于低耦合协调阶段,广东和湖北处于高耦合协调阶段,其他试点处于中等耦合协调阶段。因此,应缩小地区间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碳交易体系,为我国碳交易和绿色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助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建明  周成刚  徐绿敏  
一、我国现行绿色财税政策及存在问题(一)我国现行的绿色财税政策。近年来,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有: 1.征收排污费。我国《环保法》明确规定:“超过国家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云凤  雷梅青  
发展绿色产业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绿色化转型的基础和支撑。环保产业是重要的绿色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宏利  
能源财税政策成本效益绿色分析法在考虑时间变化因素后,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能源财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成本在内的未来全部成本与效益的现价折算来分析。国家应采取具体财税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措施保障各个方面的利益,具体包括补贴政策、低息(贴息)贷款政策及税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包括对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对非清洁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建平  
当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主要有预算投入政策、财政补贴与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以及税收政策。广西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要完善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加大绿色经济财政预算投入,强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升对低碳技术研发利用的税收优惠,以及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等财税政策,来推动广西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洪源  肖海翔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在矫正市场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失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应从形成稳定增长的"绿色"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税收体系、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优先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四个方面构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叶金育  计欣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决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天然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引擎。考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方案中的财税政策工具,不难发现财税政策工具虽然类型多元、内容多样,但存在组合性不强、功能使用不足、内生动力受阻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工具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需以绿色、协调、经济原则为指引,以挖掘整体经济利益为动力,构建一个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场域的财税政策工具体系。在该体系之内,财政支出、税收优惠、项目基金、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财政补贴、补助和奖励等政策工具将会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维艳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先从极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再从初级协调转向高级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度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属于中度及轻度失调。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绿色意识和加强监管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岚  李冉  杨重  
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这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推进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立足“碳中和”背景,从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互动关系展开机理分析,并基于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协调关系。这种耦合协调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整体随着数字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呈现“轻度失调-勉强协调-良好协调”的变化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付奎   刘锦华  
以项目示范撬动地方配套和企业资金投入,汇聚形成地方环境治理合力,是中国财政环境治理的特色创新。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及多重压力约束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出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撬动”作用;(2)绿色财政示范政策能够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行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重视程度、增加地方配套环保财政资金和强化环境规制力度等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从地方政府面临的多重压力约束来看,财政压力、官员晋升考核压力弱化了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激励效果,公众诉求压力则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4)示范政策对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及非资源型和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优化绿色财政示范政策,推动构建与地方财政兼容的绿色财政协调机制,助推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