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0)
- 2023(16910)
- 2022(14300)
- 2021(12780)
- 2020(10621)
- 2019(24321)
- 2018(23932)
- 2017(45852)
- 2016(25135)
- 2015(27994)
- 2014(28106)
- 2013(27969)
- 2012(26427)
- 2011(24170)
- 2010(24387)
- 2009(22642)
- 2008(22625)
- 2007(20578)
- 2006(18326)
- 2005(16864)
- 学科
- 济(110355)
- 经济(110217)
- 管理(76922)
- 业(71918)
- 企(57444)
- 企业(57444)
- 方法(42081)
- 数学(36220)
- 数学方法(35887)
- 农(32165)
- 中国(31103)
- 财(28667)
- 地方(27769)
- 业经(26244)
- 制(24491)
- 学(23925)
- 环境(23702)
- 农业(21097)
- 贸(20825)
- 贸易(20812)
- 易(20083)
- 银(18811)
- 银行(18746)
- 融(18249)
- 金融(18245)
- 行(17967)
- 技术(17371)
- 和(17165)
- 务(17119)
- 财务(17076)
- 机构
- 学院(370735)
- 大学(368582)
- 济(154699)
- 经济(151499)
- 管理(137546)
- 研究(132243)
- 理学(117431)
- 理学院(116061)
- 管理学(114203)
- 管理学院(113531)
- 中国(99468)
- 科学(82709)
- 京(78987)
- 财(72281)
- 农(72206)
- 所(69290)
- 研究所(62729)
- 中心(59956)
- 业大(59392)
- 江(58293)
- 农业(56936)
- 财经(56213)
- 经(50736)
- 北京(49870)
- 范(47790)
- 院(47364)
- 经济学(47349)
- 师范(47173)
- 州(45825)
- 省(43197)
- 基金
- 项目(244580)
- 科学(191036)
- 基金(175780)
- 研究(174349)
- 家(155530)
- 国家(154210)
- 科学基金(130250)
- 社会(111457)
- 社会科(105748)
- 社会科学(105714)
- 省(98187)
- 基金项目(93474)
- 自然(84221)
- 划(82225)
- 自然科(82194)
- 自然科学(82166)
- 自然科学基金(80691)
- 教育(78232)
- 资助(70756)
- 编号(69090)
- 发(58016)
- 重点(56129)
- 成果(55767)
- 部(53057)
- 创(51467)
- 课题(48892)
- 创新(48330)
- 科研(47125)
- 制(46578)
- 计划(46216)
- 期刊
- 济(178489)
- 经济(178489)
- 研究(108777)
- 中国(78056)
- 农(66801)
- 学报(64083)
- 科学(57264)
- 财(56803)
- 管理(50647)
- 大学(47352)
- 学学(45037)
- 农业(44655)
- 融(36357)
- 金融(36357)
- 教育(36176)
- 业经(31068)
- 技术(30582)
- 经济研究(28560)
- 财经(28022)
- 经(24131)
- 问题(23914)
- 业(23810)
- 版(18920)
- 贸(18644)
- 技术经济(18519)
- 商业(18260)
- 科技(18227)
- 资源(16466)
- 理论(16456)
- 世界(16232)
共检索到56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世铭
碳中和目标之下,以环境规制为手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推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流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规制与流通产业绿色发展二者关系及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14-2019年29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研究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受到环境法规约束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显著提升,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效应;当前期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滞后1期与2期环境规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滞后3期环境规制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的影响作用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阈值范围内,环境规制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反之则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芳 张菁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用模型,实证检验“双碳”目标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不考虑碳排放的前提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将碳排放纳入到两者关系的分析框架后,流通产业发展的绿色赋能效应出现质的变化。第二,在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时,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显著;随着碳排放的增加,其绿色赋能效应表现为短期的衰减。文章最后提出要加强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现代绿色流通的管理模式创新、重视现代流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促进流通企业的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流通产业 绿色发展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芙蓉 闫俊茹
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建筑业绿色发展尤为重要。基于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度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系统GMM模型考察了不同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增长速度具有阶段性特征。命令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绿色发展存在倒“U”型影响,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尚未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环境规制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及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创新补偿效应和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间接影响效应也具有差异。因此,政府需合理设定环境规制强度,重视间接效应的发挥,加快实现建筑业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芙蓉 闫俊茹
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建筑业绿色发展尤为重要。基于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度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系统GMM模型考察了不同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增长速度具有阶段性特征。命令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绿色发展存在倒“U”型影响,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尚未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环境规制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及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创新补偿效应和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间接影响效应也具有差异。因此,政府需合理设定环境规制强度,重视间接效应的发挥,加快实现建筑业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彬彬 温婧
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素素
本文通过微观和宏观地区层面数据,测度绿色物流与零售业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中部地区零售业经营效率增长率、绿色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相对较高;二是绿色物流有利于促进零售业发展,消费价格指数在控制变量中对零售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大;三是从中介效应分析来看,绿色物流可以通过研发投入的提升对零售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效果。最后,文章提出进一步推进绿色物流技术、推动零售业转型发展、发挥绿色物流对零售业发展促进作用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凯 张世阳
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成为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已经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因果效应,但鲜有文献从空间角度探究碳排放与环境规制的联合机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交互的角度测度了环境规制和碳排放对流通产业绿色科技创新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菊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数字消费水平三大维度,研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具体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流通业绿色发展。在数字经济细分指标方面,数字产业化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数字消费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营业成本与管理效率在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绿色发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加大数字产业扶持力度、驱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展流通企业降本增效行动的建议,以期为促进流通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在碳中和目标下,探索我国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展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泗薪 陈佳旭
2009—2019年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天然气的碳排放量远远低于汽油和煤炭的碳排放量。而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强度除了2013年、2015年略有上升,2009—2019年整体保持下降的趋势。最为关键的是,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规律,即物流业碳排放量先是随着产值的上升而增加,然后增加的速率有所变小,最终逐渐稳定,这说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逐渐协调适应,但碳排放量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上涨。目前我国物流业绿色化改造存在六大制约因素,应全方位提升物流竞争力,促进绿色化改造与发展;紧密契合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低碳物流网络;健全供应链管理,打造低碳物流信息云平台;培养具有低碳思维的高端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科技创新能力;推行“绿色智慧物流”,增强物流业韧性;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低碳物流生态系统。
关键词:
绿色物流 碳中和 碳排放 绿色化改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娜
“双碳”目标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低碳发展,该结论在经历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结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比为20.82%;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瑾华 陈强远
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研究由"增长的极限"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从转型过程与转型绩效视角界定绿色转型内涵,并探究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方式对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视角梳理了体制机制障碍、意识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四重挑战,并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制造业 绿色转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毅敏 储小平
本文构建SBM-ML模型,从实证视角对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面板模型的构建,围绕3种不同类型的规制工具(分别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参与型)展开,研究与探讨其在工业绿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Sobel调节因子检验模型揭示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指标在上述影响中所发挥的主要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我国整体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5.6%的增长率在不断增加,中部、东部、西部依次递减,其中工业绿色进步值发挥着主导作用;从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上来看,命令型和市场型均会在相应程度上形成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公众参与型产生的影响则有所不同,具体以先促进后抑制为体现;采取相应手段及措施创新绿色技术,发挥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清如
碳定价是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日本碳定价机制不仅包括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及信用交易等国内定价机制,也包括两国间联合信用制度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跨境机制。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日本对新型碳税的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协调、信用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跨境机制的相应措施正在逐步探讨和实施中。日本碳定价机制的发展将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包括中日经济关系在内的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产生影响。参考日本碳定价机制,中国应加快探索设计碳税和碳市场的组合方案,调动企业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