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3)
2023(5746)
2022(4302)
2021(3751)
2020(2864)
2019(6465)
2018(6352)
2017(12265)
2016(6772)
2015(7286)
2014(7552)
2013(7458)
2012(6872)
2011(6258)
2010(6192)
2009(5055)
2008(5131)
2007(4588)
2006(3913)
2005(3534)
作者
(20480)
(17130)
(16826)
(16270)
(11041)
(8283)
(7671)
(6542)
(6520)
(6025)
(5971)
(5765)
(5514)
(5449)
(5425)
(5367)
(5102)
(5049)
(4910)
(4859)
(4276)
(4141)
(4106)
(3955)
(3806)
(3778)
(3752)
(3648)
(3497)
(3473)
学科
(30338)
经济(30304)
管理(21661)
(17125)
(13226)
企业(13226)
中国(11583)
方法(11304)
环境(10699)
数学(9932)
数学方法(9814)
(8564)
地方(7529)
(7016)
(6949)
城市(6230)
(5955)
业经(5765)
(5320)
(4924)
(4902)
农业(4841)
(4661)
银行(4652)
理论(4628)
资源(4507)
城市经济(4499)
(4499)
金融(4499)
(4476)
机构
大学(98456)
学院(98146)
(39863)
经济(38849)
研究(36337)
管理(35303)
理学(30453)
理学院(30004)
管理学(29463)
管理学院(29263)
中国(25403)
科学(23372)
(21202)
(18238)
(18154)
(17366)
研究所(16694)
中心(15791)
业大(15423)
财经(14903)
(14517)
(13720)
农业(13690)
(13641)
(13564)
师范(13418)
经济学(12979)
北京(12855)
经济学院(11679)
(11675)
基金
项目(70250)
科学(56524)
基金(52858)
研究(48163)
(47417)
国家(47102)
科学基金(40566)
社会(32521)
社会科(31018)
社会科学(31008)
基金项目(28297)
自然(26984)
(26833)
自然科(26396)
自然科学(26390)
自然科学基金(25896)
(23563)
教育(21540)
资助(20507)
编号(17143)
重点(16228)
(15678)
(15372)
(14223)
国家社会(14191)
计划(13564)
科研(13489)
创新(13466)
(13155)
教育部(13031)
期刊
(41729)
经济(41729)
研究(29834)
中国(17852)
学报(17385)
科学(16328)
(15149)
(13799)
大学(12875)
学学(12340)
管理(12275)
农业(10243)
教育(9048)
(8320)
金融(8320)
技术(7490)
财经(7402)
问题(7305)
城市(6765)
经济研究(6652)
(6455)
业经(6149)
(5693)
(5546)
现代(5247)
(5142)
资源(5097)
科技(4524)
业大(4305)
技术经济(4273)
共检索到14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乐  
在碳中和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成为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对城市现代性的新发展阶段——"逆现代性"进行辨析将与碳中和的实现息息相关。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和现代性,通过碳中和忧虑引出了"逆现代性"概念,并与"反现代性"进行辨析,分析了城市逆现代性的特点,最终对逆现代性和现代性进行了"夷夏之辨"。城市现代性与逆现代性协调共生发展将是一种新理性主义,可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金城  
一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合诊断,并做出诸如"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结论。毫无疑问,这些标示性概念体现出可贵的事实敏感性,对于话语重建具有警示性现实意义。不过,在思考如何进行话语重建的问题上,我们除了需要事实敏感性,也需要某种规范敏感性。因为,文学话语建设始终绕不开某些基本的价值诉求,借用王一川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仍是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真  杜宪军  
氢冶金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能源冶炼的革命性技术。本文从氢冶金的规模经济和产业生态角度全方面分析碳中和目标下钢铁行业的减碳路径。一方面,对氢冶金发展状况及其不同技术路线的减碳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对氢冶金的用氢需求、吨钢成本、碳税成本及成本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氢气气基竖炉技术减排潜力在50%-95%,是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到2030年,伴随氢气气基竖炉技术的成熟、绿氢成本的降低以及碳税成本的提高,基于绿氢的氢冶金具备成本竞争力,氢冶金的减碳经济性及应用价值开始呈现,将逐渐扩大在钢铁行业中的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50年,钢铁行业的用氢需求将达到980万吨,将成为绿氢最大的应用行业之一。然而,氢冶金涉及能源、化工、钢铁等多个行业的交叉融合,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跨行业的合作创新和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异静  杨月  杜磊  
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气候治理和城市绿色转型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准确识别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进行系统重建,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转型主体视角搭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体系,运用相关性判别法识别出17个关键要素,然后运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关键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层级关系,并采用MICMAC方法分析要素间的驱动—依赖关系,最终得到四层三阶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绿色生活能力是根源致因,产业结构分布、资源消耗节控、绿色需求潜力等是基本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力度、环境治理效果等是关键推动力,绿色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基础;在碳中和目标下具体进行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时需对不同层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异静  杨月  杜磊  
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气候治理和城市绿色转型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准确识别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进行系统重建,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转型主体视角搭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体系,运用相关性判别法识别出17个关键要素,然后运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关键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层级关系,并采用MICMAC方法分析要素间的驱动—依赖关系,最终得到四层三阶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绿色生活能力是根源致因,产业结构分布、资源消耗节控、绿色需求潜力等是基本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力度、环境治理效果等是关键推动力,绿色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基础;在碳中和目标下具体进行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时需对不同层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方乐  
面对国家财政负担趋重、养老金统筹层级偏低、各地缴费费率不一等现实问题,费改税是养老保险体制完善的现实需求。然而,由于税收形式与养老金完全积累形式的天然互斥,倘若向基本养老保险直接套用税收概念,则不免遭遇养老金的有偿性、专用性特征于税收语境无法获得肯认的法理阻碍。对此,可行的改革逻辑是以统账结合规则为突破口,区别化改进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一方面,可以美国工薪税为范本,实现社会统筹税税制要素的优化,并为后续社会保险改革留有空间;另一方面,考虑个人账户本质属性,设计个账独立过渡期,为个人账户未来划归企业年金或自愿性储蓄夯实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三维目标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对其的解读还比较混乱。本文提出要使三维目标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反对把"双基"看作应试教育的温床;反对把"过程与方法"变成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反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把学科教学演变为德育的工具。文章从孔子的思想中看到了三维目标的来源,并且调整了表达三维目标的语言措辞。最后,文章提出三维目标对传统教育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教育现代化不仅意味着教育在培养规模和能力、设施和手段等“硬件”的改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和更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思想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从大学德育的功能、目标、内容、过程等五个方面的观念更新,探讨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德育应当如何走向现代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立宏  
本文从现代物业管理的机制、特点、发展方向等角度阐述了现代物业管理工作中要实施“公关与社交”手段的必要性 ,并联系实际 ,对在现代物业管理工作中如何强化实施“公关与社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清   肖黎明   方兰  
碳中和背景下打造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全面精准衡量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使用2008-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最优组合权重,测算城市绿色营商环境指数,同时借助泰尔指数考察城市绿色营商环境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结果发现:(1)尽管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0.0733→0.1543),但却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城市绿色营商环境的相对优势明显且在不断扩大。(2)绿色营商环境各分项指标得分也呈逐年增加之态势,且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在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与法治环境则在不断改善,而城市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上都处于较低水平。(3)绿色营商环境的泰尔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3565→0.3482),表明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开始得到缓解,且这种不平衡主要来自省内差异。本文测算的绿色营商环境指数为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依据,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政策启示:(1)各地要着力提升绿色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水平;(2)有针对性地推动地区间和地区内协调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大伟  康琦  何雅兰  孙立强  
碳中和国土空间组织体系的构建,需建立在对土地集约利用内部机制和动态变化过程深刻揭示的基础之上。依托DPSIR模型构建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和DPSIR模型系统协调度进行测算并由此展开分析,以期助力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格局构建。研究发现:(1)2009—2019年年间西安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可根据指标变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2)2013年和2016年是西安市土地集约利用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时点,政府及时有效的科学响应使得土地集约水平稳步提升,但未来仍须加强对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状态的动态监测;(3)西安市土地集约利用DPSIR模型系统协调度并未处于最佳状态,应予以重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江军  潘懋  承继成  
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阶段,目前正迈向智慧城市。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变过程,指出了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然后阐述了什么是智慧城市,介绍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系统、韩国U-City;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特征,如感知、自动反应、主动服务、辅助决策等。最后从基础设施、应用创新、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策,即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发展"智慧城市"相关产业。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洪平  
城市经营的核心是采用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而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首先要求市场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主体作用则表现为提供和经营不能交由市场经营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城市政府要转变职能,在建立市场制度、城市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制度创新等方面多做文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雪琪  李波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时空异质性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农地利用效率上升至相对有效水平,其中西南地区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陷入“内卷化”陷阱,各地区农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的变化趋势;(2)相较OLS和GWR模型,GTWR模型解释力和拟合效果更好,种植结构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3)各影响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呈时空异质性;(4)各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趋势大于南北方向,城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最敏感,复种指数的影响在南北方向上最敏感。最后,为因地制宜制定农地低碳高效利用政策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