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6)
2023(11152)
2022(9136)
2021(8140)
2020(6584)
2019(14872)
2018(14477)
2017(28645)
2016(15468)
2015(17438)
2014(17667)
2013(17933)
2012(17227)
2011(15743)
2010(16399)
2009(15724)
2008(14934)
2007(13804)
2006(12958)
2005(12598)
作者
(45405)
(37325)
(37089)
(35436)
(23760)
(17726)
(16950)
(14430)
(14276)
(13577)
(12786)
(12588)
(12091)
(11955)
(11777)
(11638)
(10992)
(10982)
(10918)
(10601)
(9731)
(9148)
(9056)
(8660)
(8572)
(8545)
(8385)
(8374)
(7610)
(7384)
学科
(72389)
经济(72311)
管理(44620)
(42811)
(32507)
企业(32507)
中国(31388)
(28516)
金融(28516)
(27699)
银行(27686)
(26955)
方法(22733)
地方(22368)
(21503)
数学(20077)
数学方法(19925)
(19605)
(18717)
业经(16998)
环境(14891)
(14275)
贸易(14251)
农业(14200)
(13799)
(12410)
(12247)
(11807)
中国金融(11527)
地方经济(11338)
机构
学院(224709)
大学(223176)
(102119)
经济(99837)
研究(82314)
管理(81429)
中国(73072)
理学(66435)
理学院(65713)
管理学(64901)
管理学院(64476)
(52725)
(48973)
科学(43880)
(41553)
中心(39759)
财经(39495)
(37263)
研究所(36218)
(35523)
(34350)
北京(32742)
经济学(32181)
(30945)
(29914)
师范(29656)
(29257)
财经大学(29043)
经济学院(28910)
(28887)
基金
项目(128946)
科学(101347)
研究(100973)
基金(91495)
(77368)
国家(76652)
科学基金(65165)
社会(64383)
社会科(61277)
社会科学(61264)
(50894)
基金项目(46870)
教育(45282)
(42385)
编号(41924)
资助(38298)
自然(38062)
自然科(37099)
自然科学(37091)
自然科学基金(36398)
成果(36017)
(34428)
课题(30418)
重点(29157)
(28877)
发展(28668)
(28189)
(26869)
(26598)
国家社会(26153)
期刊
(126624)
经济(126624)
研究(81910)
中国(54436)
(46248)
金融(46248)
(39600)
管理(33377)
(33152)
学报(27576)
教育(27454)
科学(27305)
大学(21982)
农业(21352)
业经(21268)
经济研究(20468)
财经(20465)
学学(20226)
技术(19426)
(17602)
问题(16824)
(14491)
国际(13596)
理论(13595)
实践(12157)
(12157)
商业(11698)
技术经济(11408)
图书(10916)
经济管理(10801)
共检索到38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帆  杨晴  
一、前言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变迁,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促进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碳减排日益成为全球新的共识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大公约数。目前,我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的高能源消耗发展阶段,面对既要发展、又要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兰  
碳金融是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由此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金融市场构建面临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碳排放数据测度、核心要素不足等难点,建议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出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解决碳市场核心问题、培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协同角度,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国俊  
国际清算银行(BIS)2020年发布研究报告《绿天鹅:气候变化与中央银行及金融稳定》,提出气候风险引起的"绿天鹅"可能导致新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应将自然资本纳入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体系。本文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内涵和特殊性,归纳了环境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金融监管机构推进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进展,结合金融业实际从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管理会计、绿色金融等角度分析了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需要,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叶向峰  钱立华  方琦  
在“30·60”目标下,作为控制碳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碳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主要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碳市场的金融化特征将逐步加深,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与碳市场相辅相成。而在我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尽管部分地方碳市场在碳金融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然缺乏系统的碳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碳市场在实现我国碳中和愿景中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叶向峰  钱立华  方琦  
在"30·60"目标下,作为控制碳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碳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主要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碳市场的金融化特征将逐步加深,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与碳市场相辅相成。而在我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尽管部分地方碳市场在碳金融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然缺乏系统的碳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碳市场在实现我国碳中和愿景中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在碳中和目标下,探索我国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展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彬彬  温婧  
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清如  
碳定价是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日本碳定价机制不仅包括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及信用交易等国内定价机制,也包括两国间联合信用制度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跨境机制。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日本对新型碳税的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协调、信用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跨境机制的相应措施正在逐步探讨和实施中。日本碳定价机制的发展将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包括中日经济关系在内的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产生影响。参考日本碳定价机制,中国应加快探索设计碳税和碳市场的组合方案,调动企业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粮   傅奕蕾   宋阳   余晓峰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鹂  
建立碳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和碳金融监管体系,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投融资活动,这就需要积极从碳金融市场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微观主体以及风险规制等方面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实施机制和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明珅  
一、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在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首个以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订了《京都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红玲  徐浩  
碳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碳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碳金融内涵丰富,既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又包括支持碳市场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各类基础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论文梳理了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功能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的相关文献,并对中国当前碳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在对中国碳金融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体系提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