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3)
2023(16497)
2022(13477)
2021(12281)
2020(10180)
2019(23286)
2018(22869)
2017(43671)
2016(23863)
2015(26829)
2014(26827)
2013(26907)
2012(24986)
2011(22585)
2010(22469)
2009(21344)
2008(21574)
2007(19641)
2006(17268)
2005(16005)
作者
(68679)
(57637)
(57618)
(54839)
(36686)
(27288)
(26021)
(22398)
(21776)
(20532)
(19825)
(19326)
(18673)
(18171)
(18162)
(17650)
(17202)
(17177)
(16639)
(16570)
(14321)
(14320)
(14021)
(13039)
(13029)
(13021)
(12864)
(12817)
(11564)
(11488)
学科
(107106)
经济(106958)
(92239)
管理(85959)
(81478)
企业(81478)
方法(46060)
数学(37190)
数学方法(36888)
(34634)
(33782)
业经(31738)
中国(29431)
(25647)
(23684)
财务(23650)
财务管理(23605)
农业(23148)
企业财务(22363)
(20731)
贸易(20720)
(20221)
环境(19594)
(19518)
技术(19202)
(18891)
(18348)
(18058)
地方(17839)
(17481)
机构
学院(352441)
大学(349105)
(155381)
经济(152518)
管理(136976)
研究(119330)
理学(116881)
理学院(115696)
管理学(114189)
管理学院(113520)
中国(95120)
(74347)
(73378)
科学(68855)
(60191)
(60017)
财经(58246)
中心(54273)
(54072)
研究所(53961)
(52832)
业大(49649)
经济学(48381)
农业(47034)
北京(46647)
经济学院(43709)
财经大学(42809)
(42770)
(41962)
(41947)
基金
项目(225593)
科学(179498)
研究(167879)
基金(165882)
(143318)
国家(142094)
科学基金(122626)
社会(109711)
社会科(104067)
社会科学(104038)
(87420)
基金项目(87121)
自然(76749)
教育(75910)
自然科(74946)
自然科学(74923)
自然科学基金(73657)
(72858)
资助(67182)
编号(66653)
成果(54135)
(51321)
重点(50888)
(49665)
(49594)
(46600)
国家社会(46202)
课题(46167)
创新(45821)
(45161)
期刊
(178082)
经济(178082)
研究(106921)
中国(70364)
(61700)
(56858)
管理(54243)
学报(50470)
科学(49109)
大学(39184)
农业(38388)
学学(37185)
(35451)
金融(35451)
教育(31816)
技术(30997)
财经(29866)
业经(29534)
经济研究(28346)
(25786)
问题(23492)
(22911)
(20325)
技术经济(19807)
世界(18440)
国际(17414)
现代(16754)
财会(16631)
(16470)
商业(16064)
共检索到53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瑾华  陈强远  
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研究由"增长的极限"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从转型过程与转型绩效视角界定绿色转型内涵,并探究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方式对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视角梳理了体制机制障碍、意识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四重挑战,并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俊夫   李晓云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方式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推动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选择,而绿色转型则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采用异质性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分析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前沿和标杆实践,归纳得出,驱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来自环境规制、技术驱动、利益相关者压力、绿色市场需求及绿色文化。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的产业特性和资源禀赋,通过绿色创新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制造服务化升级及数字化赋能等路径实现绿色转型。基于国内外绿色转型前沿理论及企业转型实践,构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前因、路径及策略的框架模型,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策略建议:制定绿色战略、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袁亚雯  
中国承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此目标下,中国制造业亟待绿色转型以提升绿色竞争力,其重要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机制,文章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对制造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提取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结合ISMGMICMAC建构机制模型,揭示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经济和气候合作是前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财政政策、减排政策等是重要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平台、技术生态化创新、碳减排技术等是基本保障,为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补充和实践指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林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双碳”目标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生态保护主义,而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等多维度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旅游业作为经济系统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产业载体,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世铭  
碳中和目标之下,以环境规制为手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推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流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规制与流通产业绿色发展二者关系及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14-2019年29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研究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受到环境法规约束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显著提升,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效应;当前期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滞后1期与2期环境规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滞后3期环境规制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的影响作用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阈值范围内,环境规制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反之则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赵燕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以我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的区域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两阶段绿色创新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进步空间较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低碳转型关系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数据,分析样本省份制造业及其子行业的碳减排成效,并实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省份制造业总体实现了制造业发展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推进,但碳减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各子行业差异较大。实证发现,煤炭消费占比高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获得绿色技术专利、加大绿色金融支持等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碳减排;行业人均资产是影响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否涵盖高技术产业、煤炭消费占比、内部研发支出是影响非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推进制造业碳达峰应遵循“瞄准重点领域—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加大财金支持”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在碳中和目标下,探索我国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展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莉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必要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实现互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趋于成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低速稳定期。与此同时,相对于对大气污染的环境规制,提高对水污染的环境规制水平更有利于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铭江  明波  李研  黄强  李鹏  吴萌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能源基地之一。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实现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新疆主要能源的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及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疆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5%,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2)新疆“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弃电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要实现新疆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须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对外输送通道,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发展CCUS与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异静  杨月  杜磊  
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气候治理和城市绿色转型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准确识别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进行系统重建,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转型主体视角搭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体系,运用相关性判别法识别出17个关键要素,然后运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关键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层级关系,并采用MICMAC方法分析要素间的驱动—依赖关系,最终得到四层三阶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绿色生活能力是根源致因,产业结构分布、资源消耗节控、绿色需求潜力等是基本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力度、环境治理效果等是关键推动力,绿色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基础;在碳中和目标下具体进行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时需对不同层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异静  杨月  杜磊  
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气候治理和城市绿色转型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准确识别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进行系统重建,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转型主体视角搭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体系,运用相关性判别法识别出17个关键要素,然后运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关键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层级关系,并采用MICMAC方法分析要素间的驱动—依赖关系,最终得到四层三阶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绿色生活能力是根源致因,产业结构分布、资源消耗节控、绿色需求潜力等是基本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力度、环境治理效果等是关键推动力,绿色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基础;在碳中和目标下具体进行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时需对不同层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