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7)
- 2023(12885)
- 2022(10817)
- 2021(9532)
- 2020(7957)
- 2019(17821)
- 2018(17110)
- 2017(32904)
- 2016(17544)
- 2015(19221)
- 2014(18751)
- 2013(18212)
- 2012(16376)
- 2011(14281)
- 2010(13610)
- 2009(11768)
- 2008(11203)
- 2007(9301)
- 2006(7675)
- 2005(6257)
- 学科
- 济(67535)
- 经济(67468)
- 管理(54280)
- 业(48907)
- 企(40922)
- 企业(40922)
- 方法(37475)
- 数学(34053)
- 数学方法(33599)
- 银(19766)
- 银行(19619)
- 财(19521)
- 行(18277)
- 制(17502)
- 中国(16389)
- 农(16144)
- 环境(14979)
- 业经(14111)
- 务(13745)
- 财务(13706)
- 财务管理(13678)
- 学(13610)
- 融(13365)
- 金融(13364)
- 企业财务(13086)
- 贸(13049)
- 贸易(13038)
- 易(12758)
- 农业(11161)
- 技术(11018)
- 机构
- 大学(236916)
- 学院(235907)
- 管理(98106)
- 济(98093)
- 经济(96394)
- 理学(86466)
- 理学院(85632)
- 管理学(84111)
- 管理学院(83706)
- 研究(72442)
- 中国(61026)
- 京(47331)
- 科学(45359)
- 财(44087)
- 农(43970)
- 业大(39636)
- 财经(36888)
- 中心(36407)
- 农业(35307)
- 所(34247)
- 经(33861)
- 江(32549)
- 研究所(31849)
- 经济学(31075)
- 经济学院(28552)
- 北京(28079)
- 财经大学(28066)
- 院(26970)
- 经济管理(26758)
- 商学(26558)
- 基金
- 项目(176813)
- 科学(140772)
- 基金(133061)
- 研究(121130)
- 家(118518)
- 国家(117635)
- 科学基金(102507)
- 社会(80197)
- 社会科(76528)
- 社会科学(76510)
- 基金项目(71088)
- 自然(69655)
- 省(68124)
- 自然科(68105)
- 自然科学(68086)
- 自然科学基金(66873)
- 划(58270)
- 教育(55834)
- 资助(53637)
- 编号(45486)
- 重点(40068)
- 部(39169)
- 创(37633)
- 发(36861)
- 科研(35636)
- 创新(35319)
- 国家社会(34728)
- 计划(34260)
- 教育部(33807)
- 人文(32930)
共检索到323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兰红梅 易伯明 蒋小佳 王应来
从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当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习总书记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总量上看,我国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占全球碳排放总额的28.8%,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更短。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实体经济需要进行一场持久且深入的“去碳化”转型。而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只要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长期动力、企业基本面总体健康、重点调控领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稳定的基础就依然存在世纪前十年,国内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水平逐年改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近两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态势悄然终止,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0个季度上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的高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建臣 庞小凤 孟大伟
为弥补银行监管真空、提升银行监管能力、改善银行经营水平,银行压力测试成为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的热点。该文基于银行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测试流程,介绍了银行压力测试在宏微观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而对银行压力测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简要评述,对完善我国银行压力测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压力测试 优势 缺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子元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主要技术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介绍了国外银行的实践情况,为国内银行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压力测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 张红力 周月秋 马骏 殷红 马素红 乐宇 杨荇 邱牧远
本文首次研究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从环保标准提高、气候变化、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声誉风险等维度构建了企业环境成本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框架、传导路径和测算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对火电、水泥两个行业的压力测试,开创了环境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这一微观领域中的研究,从压力测试这一独特视角解决了环境风险影响的量化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成千 易卓睿
欧洲中央银行于2022年7月发布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共有104家重要大型银行参加,测试需要银行提供三个方面的定性和定量材料: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能力、对高碳排放行业收入的依存度、不同时点和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一是60%的欧元区银行未建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架构,大多数银行未将气候风险纳入信用风险模型,仅有20%的银行在放贷时考虑气候风险;二是在银行从非金融企业获取的利息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来自高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三是物理风险对银行具有异质性影响。此外,对41家银行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析表明,相较于无序转型或温室世界下不作为的银行,有序转型的银行受到的气候冲击影响最小。本刊编译了此篇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孝建 詹爱娟
在"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是限制碳排放的有效政策。碳税政策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尤其是商业银行贷款面临气候转型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度量气候转型风险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价值损失。本文根据不同碳税冲击场景,采用莫顿(Merton)模型和压力测试方法,评估气候转型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碳税冲击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价值造成的损失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国有银行贷款价值损失集中的行业结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异质性;第三,碳税价格过高将导致商业银行贷款价值损失过高。基于碳税冲击的气候转型风险评估,提出如下建议和启示: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标杆作用,二是要促进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三是要合理设计气候政策和气候风险管理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应贵 闫海峰
美国银行监管机构耗时四个月之久,动用了150名专家和分析师对美国19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水平进行了罕见规模的压力测试,从而确定了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本缺口。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十分看重压力测试,从宏观经济情景选择、微观经济变量到会计细节处理都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因此测试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和市场的主观期望。我国刚推行压力测试法,尚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美国这次测试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压力测试 资本管理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华晓龙
本文以贷款违约率作为评估银行系统信用风险的指标,使用Logit模型将贷款违约率转化为综合指标Y,以指标Y作为因变量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假设情境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分析宏观经济因素波动对中国银行体系贷款违约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名义流动贷款利率对银行体系贷款违约率的影响显著。本文构建了两种宏观经济极端情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和通货膨胀率骤升,在这两种情境设定下,银行体系的贷款违约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度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磊 李鹏 李林辉
本文针对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压力测试难以有效开展的实务性问题,提出并详细说明了采用期权理论来计量在不同假设情景下的违约概率变化量,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实现自下而上地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压力测试的方案。最后以一个案例来辅助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对该方法的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舟
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动向,随后介绍了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理性违约发生成本,最后着重论述了银行压力测试中针对房价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数据进行测试,判断了该分行在房价下跌的不同情景假设下承受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个人住房贷款 银行压力测试 承受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汤婷婷 方兆本
本文采用压力测试框架,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文章以不良贷款率度量信用风险,以名义GDP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及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合适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在GDP增速放缓、CPI上升、M2增速下降的压力情景下,预测了2011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会显著上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施建军 周源
本文改进了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和模型,在Virolainen(2004)、Wong(2008)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宏观经济变量和财务比率等内外部因素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宏观经济变量SVAR模型,并通过这种两部分模型进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本文认为在设定的中度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拨备将显著加大,其盈利将大幅下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关政
压力测试是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用工具,但是压力测试模型的科学性制约了我国提高压力测试的水平。本文把传统的Logistic模型扩展为包含宏观冲击因子的MF-Logistic模型,将其用于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结果显示:基于MF-Logistic模型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能科学地度量宏观冲击因子和微观风险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且能直观地显示银行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资本充足水平,对于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施文俊 叶德磊
采用我国2002年至2014年宏观经济指标以及12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显著;通过构建两种宏观经济极端情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大幅度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