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1)
- 2023(7189)
- 2022(5985)
- 2021(5118)
- 2020(3906)
- 2019(8745)
- 2018(8665)
- 2017(16071)
- 2016(8867)
- 2015(9769)
- 2014(9916)
- 2013(10002)
- 2012(9826)
- 2011(9169)
- 2010(9195)
- 2009(8022)
- 2008(7881)
- 2007(7204)
- 2006(6701)
- 2005(6496)
- 学科
- 济(43417)
- 经济(43383)
- 管理(24337)
- 业(22023)
- 地方(17222)
- 中国(16116)
- 企(15646)
- 企业(15646)
- 农(13080)
- 环境(12954)
- 业经(10874)
- 发(9833)
- 地方经济(9778)
- 方法(9465)
- 学(9385)
- 农业(9229)
- 融(8953)
- 金融(8952)
- 银(8770)
- 银行(8755)
- 行(8566)
- 财(8273)
- 数学(7719)
- 数学方法(7658)
- 制(7329)
- 贸(7292)
- 贸易(7282)
- 发展(7176)
- 展(7156)
- 和(7125)
- 机构
- 学院(128198)
- 大学(124491)
- 济(54132)
- 研究(52979)
- 经济(52895)
- 管理(44387)
- 中国(41041)
- 理学(36277)
- 理学院(35768)
- 管理学(35221)
- 管理学院(34982)
- 科学(32214)
- 京(28580)
- 所(28387)
- 研究所(25476)
- 财(25142)
- 农(24717)
- 中心(23536)
- 江(21391)
- 院(19239)
- 范(19151)
- 北京(19086)
- 农业(18988)
- 师范(18935)
- 财经(18481)
- 业大(18353)
- 省(17639)
- 州(17608)
- 经(16631)
- 科学院(16596)
- 基金
- 项目(80065)
- 科学(62459)
- 研究(60880)
- 基金(54961)
- 家(48371)
- 国家(47889)
- 科学基金(39899)
- 社会(37636)
- 社会科(35697)
- 社会科学(35691)
- 省(33506)
- 基金项目(28572)
- 划(28021)
- 教育(26604)
- 发(24946)
- 编号(24798)
- 自然(24213)
- 自然科(23551)
- 自然科学(23548)
- 自然科学基金(23105)
- 资助(21904)
- 成果(20340)
- 发展(20168)
- 展(19799)
- 课题(18915)
- 重点(18834)
- 创(16926)
- 部(16848)
- 创新(15876)
- 国家社会(15112)
共检索到21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寒飞
碳中和债是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品种,随着政策逐渐落地,碳中和债迎来了发展机遇,截至2021年末,碳中和债累计发行1807亿元,已成为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碳中和债一二级市场运行情况,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哲 周友良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及世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仍然面临低碳技术发展不足、建筑能耗趋高、碳交易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新发展格局下,应采取强化技术发展部署,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程,落实减污降碳;完善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确保碳交易有序开展;构建现代化能源网络,实现能源系统结构"智慧化"转型等措施,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技术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凯伟 毛星芝 罗鸽希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势头。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进展,国外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国内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发展的评价、发展的路径以及发展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重加强低碳经济的理论、评价体系、制度体系、低碳能源及技术、具体区域和行业以及低碳城市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彬彬 温婧
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颖昊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金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全球绿色债券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推进绿色金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2016年1月浦发银行成功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实现了制度框架到产品发行的正式落地。国内绿色债券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有序健康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及各监管机构的配套政策支持,确保建立有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金融债券 经济转型 国际经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潘家华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这一选题是极富战略意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其中,降碳是关键,是核心,是引领,是纲。只有降碳才可以减污,尽管减污扩绿也可以降碳,但在许多情况下其并不一定降碳,反而还会增碳。例如,燃煤电厂的脱硫除尘工艺,减少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天然气那样的超低排放标准。但是,运行这些降污设施要消耗更多的煤炭,必然导致排放更多的碳。又如,在干旱地区种草种树需要浇水维护,不仅是高成本,而且是高耗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姝
文章从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到当下碳中和发展过程中有关概念进行总结,并根据当下情况总结出我国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通过对全文总结归纳得出最后结论,力求为中国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内容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排放 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利 王建军
一、我国外债的概况、特点和问题 (一)我国借用国外贷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借用国外贷款比较谨慎,五年累计使用100多亿美元,1984年底,全部外债余额为120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62亿美元,占全部外债的50%多一点,短期债务比重相对较大。1984年末中长期外债余额中、官方贷款约占一半,外债负担较小,偿债率为7.3%,负债率为4%。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龙红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期中国政府连续推出取消外资机构在华业务范围限制、取消QFII及RQFII额度限制、取消券商等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等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的既定政策不变,并且力度越来越大。债券通业务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的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一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叶向峰 钱立华 方琦
在“30·60”目标下,作为控制碳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碳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主要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碳市场的金融化特征将逐步加深,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与碳市场相辅相成。而在我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尽管部分地方碳市场在碳金融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然缺乏系统的碳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碳市场在实现我国碳中和愿景中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叶向峰 钱立华 方琦
在"30·60"目标下,作为控制碳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碳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主要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碳市场的金融化特征将逐步加深,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与碳市场相辅相成。而在我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尽管部分地方碳市场在碳金融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然缺乏系统的碳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碳市场在实现我国碳中和愿景中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清如
碳定价是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日本碳定价机制不仅包括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及信用交易等国内定价机制,也包括两国间联合信用制度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跨境机制。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日本对新型碳税的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协调、信用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跨境机制的相应措施正在逐步探讨和实施中。日本碳定价机制的发展将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包括中日经济关系在内的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产生影响。参考日本碳定价机制,中国应加快探索设计碳税和碳市场的组合方案,调动企业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初昌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低碳项目的投融资和低碳碳交易两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井娟
文章借助于FAO渔业统计数据库,从供给总量、国别分布、生产方式以及品种结构等方面对亚洲虾产品的生产现状及变迁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虾产品市场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以期对亚洲虾产品主产国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洲 虾产品 供给现状 发展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