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4)
- 2023(11543)
- 2022(10252)
- 2021(9594)
- 2020(7961)
- 2019(18340)
- 2018(18401)
- 2017(35330)
- 2016(19742)
- 2015(22242)
- 2014(22302)
- 2013(21921)
- 2012(20320)
- 2011(18241)
- 2010(18116)
- 2009(16097)
- 2008(15736)
- 2007(13688)
- 2006(11851)
- 2005(10143)
- 学科
- 济(75262)
- 经济(75180)
- 管理(56981)
- 业(51110)
- 企(42932)
- 企业(42932)
- 方法(37327)
- 数学(32233)
- 数学方法(31755)
- 农(19880)
- 学(19588)
- 中国(18229)
- 财(17400)
- 业经(16446)
- 环境(15887)
- 地方(14685)
- 理论(14000)
- 和(13367)
- 贸(13190)
- 贸易(13184)
- 农业(13136)
- 易(12772)
- 划(12289)
- 制(12092)
- 技术(11849)
- 务(11506)
- 财务(11441)
- 财务管理(11418)
- 教育(11094)
- 企业财务(10788)
- 机构
- 大学(278984)
- 学院(277022)
- 管理(110764)
- 济(102019)
- 经济(99600)
- 理学(96783)
- 理学院(95678)
- 管理学(93750)
- 管理学院(93280)
- 研究(91096)
- 中国(65762)
- 科学(61301)
- 京(60230)
- 农(49816)
- 业大(46815)
- 所(46614)
- 财(44531)
- 研究所(43017)
- 中心(41536)
- 农业(39555)
- 江(39414)
- 北京(37692)
- 范(37182)
- 师范(36769)
- 财经(36500)
- 经(33139)
- 院(32984)
- 州(32394)
- 技术(31084)
- 师范大学(29724)
- 基金
- 项目(195863)
- 科学(152210)
- 基金(140472)
- 研究(139849)
- 家(123952)
- 国家(122936)
- 科学基金(104580)
- 社会(84820)
- 社会科(80312)
- 社会科学(80289)
- 省(77857)
- 基金项目(75580)
- 自然(70615)
- 自然科(68934)
- 自然科学(68917)
- 自然科学基金(67643)
- 划(65838)
- 教育(64313)
- 资助(58237)
- 编号(57255)
- 成果(45983)
- 重点(43756)
- 部(42080)
- 发(41233)
- 创(40449)
- 课题(39288)
- 科研(37997)
- 创新(37712)
- 计划(37140)
- 大学(36232)
- 期刊
- 济(108249)
- 经济(108249)
- 研究(76399)
- 中国(50814)
- 学报(50062)
- 农(44627)
- 科学(44310)
- 管理(39212)
- 大学(37093)
- 学学(34839)
- 教育(33107)
- 财(32591)
- 农业(31640)
- 技术(24658)
- 融(18785)
- 金融(18785)
- 业经(17634)
- 图书(16841)
- 财经(16676)
- 业(16293)
- 经济研究(16248)
- 科技(14634)
- 经(14104)
- 版(14027)
- 理论(13977)
- 问题(13841)
- 业大(13818)
- 技术经济(13690)
- 实践(13080)
- 践(13080)
共检索到390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李勇
【目的】探索稳定性同位素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了解牛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来自吉林、贵州、宁夏、河北4个地域牛肉、牛尾毛、饲料中的δ13C和δ15N值,比较了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各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牛的喂养方式,研究了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排序依次为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吉林、宁夏两地样品与贵州、河北两地样品之间的δ15N值有极显著差异,且后者高于前者。不同地域喂养牛的主饲料成分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脱脂牛肉粉、粗脂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淑敏 郭波莉 魏益民 樊明涛
【目的】探讨稳定性氢同位素在羊肉产地来源鉴别中的作用,为羊肉产地同位素溯源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测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呼伦贝尔市3个牧区,重庆市和山东省菏泽市2个农区脱脂羊肉中的δ2H值,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稳定性氢同位素组成的地域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合C、N同位素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进一步了解氢同位素在羊肉产地来源判别中的作用。【结果】不同地域来源羊肉中的δ2H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其δ2H值主要与当地饮水中的δ2H值高度相关。判别分析结果表明,δ2H值可使δ13C、δ15N指标对羊肉产地的正确判别率由8...
关键词:
羊肉 原产地 溯源 稳定性同位素 δ2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九庆 郭波莉 魏益民 张国权 魏帅 赵海燕 张磊
【目的】比较加工和未加工牛肉之间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牛肉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探讨稳定碳同位素对牛肉加工制品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从吉林省榆树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宁夏自治区吴忠市采集牛肉样品,其碳同位素平均组成呈高、中、低梯度分布。牛肉样品经剔除表面脂肪、筋和膜处理后,分成四份,一份作为对照样品,其余三份分别作为煮制、煎制和烤制处理样品。煮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切分为1.5 cm3,在超纯水中回流煮沸30 min;煎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切分为5 cm×5 cm×1—1.5 cm,在195℃下煎制13 min;烤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样品切成5 cm×5 cm×1—1.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飞 沈娟章 谭卫红
稳定同位素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林产品的产地溯源和掺假鉴别。利用碳、氢、氧、氮同位素技术,结合线性判别-主成分分析,能够较好地追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橄榄Canarium album油等林产品的产地;采用单一的同位素比例质谱,或者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能够鉴别果汁饮料、保健品、香精香料的掺假;利用氮同位素能认证有机产品。基于国内外学者在林产品溯源、鉴别、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林产品产地溯源和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及完善中国林产品的检测技术并构建产品溯源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魏帅 孙倩倩 张磊 师振强
【目的】分析牦牛肉中稳定碳、氮、氢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受地域、牧草和饮水的影响,为其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青海省海北、海南、玉树3个不同地域采集牦牛肉、牧草及水样品,利用GPS定位采样地的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利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分析样品中稳定碳、氮、氢同位素比率。【结果】牦牛脱脂肌肉、粗脂肪中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3.99±0.25)‰和(-28.77±0.50)‰;脱脂肌肉中的δ~(15)N和δ~2H平均值分别为(4.04±0.91)‰和(-107.99±11.08)‰。牦牛肉中δ~(13)C、δ~(15)N值主要受其食用的牧草影响,地域对牦牛肉中的δ~(13)C值也有一定的影响,即牦牛肉中δ~(13)C值有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青海省海北、海南、玉树3个地区牧草和水中的δ~2H值均有极显著差异,牧草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南>海北>玉树,水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北>海南>玉树。牦牛肌肉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南>海北>玉树,与牧草中δ~2H值的地域变化顺序一致。说明牦牛肉中的δ~2H值与牧草、饮水密切相关,均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且牧草对牦牛组织中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可能大于水的影响,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牦牛肉中稳定同位素指纹与高海拔地区的牧草、饮水、地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指纹特征。
关键词:
牦牛肉 稳定同位素指纹 牧草 饮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唐静 杨健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水产品原产地信息也越来越重视。鉴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严重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开发更有效的水产品溯源、真伪鉴别及原产地保护体系愈发重要。与此相适应,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矿质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地理"指纹"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产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李勇 张福松
【目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是用于产品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设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探讨了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牛的品种、饲料对牛组织中δ13C值的影响,旨在为牛肉产地的同位素溯源技术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T253型同位素比例质谱仪(IRMS),测定了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依次递减的顺序为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饲料对牛组织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牛品种对它们的影响;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取决于主膳食的构...
关键词:
牛 溯源 δ13C 食品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目的】研究牛尾毛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规律,确证牛尾毛一旦长成,其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不再与其它部分的进行交换,每段毛发记录的同位素信息可反映毛发生长时的饲料信息。【方法】设计控制饲料配比的牛模型试验,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的δ13C值,分析不同段位牛尾毛的δ13C值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趋势,以及牛尾毛中的δ13C值与饲料、牛个体的关系。【结果】随着牛生育过程中饲料成分的改变,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而且饲料对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个体对其的影响;分段取得的牛尾毛δ13C值与其饲料δ13C值、C4植物饲料比例呈极显著相关(P<0.01),...
关键词:
牛 牛尾毛 追溯 稳定性碳同位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雨桐 崔圆 王晨 王倩 修玉娇 肖蓉 张明祥
为探究湿地三要素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与湿地水文连通的关系,选取黄河三角洲恢复区和潮汐区湿地典型样点,分析样点水文连通度、植物/土壤/水体悬浮颗粒物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水文连通度与碳氮稳定同位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区芦苇(Phragmite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三种植物地上及地下部分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恢复区芦苇湿地水体悬浮颗粒物中的δ13C值比潮汐区芦苇湿地的更低。潮汐区三个芦苇样点土壤中δ13C值和δ15N值无显著差异,但与恢复区芦苇土壤存在显著差异;恢复区和潮汐区湿地区域水文连通度分别为0.0520和0.0484,不同样点间水文连通度差异较大;湿地水文连通度与植物地上部分及水体悬浮颗粒物中δ13C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水文连通对水体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及植物的碳代谢和生长可能存在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继荣 刘鑫 王君 曹晓钢 次顿
【背景】稳定同位素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制品产地溯源研究中,但多集中于产品与原料乳稳定同位素间差异比较。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是否存在分馏效应,稳定碳、氮同位素能否用于牦牛乳制品的产地溯源尚不清楚。【目的】以牦牛酸奶、牦牛奶渣为研究对象,明确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各关键点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分馏系数及相关性,探究不同产地牦牛乳制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为牦牛乳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嘉黎县采集酸奶加工过程(牦牛乳、煮沸5 min牦牛乳、加菌种后、40℃发酵6 h、酸奶成品)5个关键取样点对应样品和奶渣加工过程(牦牛乳、脱脂牦牛乳、煮沸10 h脱脂牦牛乳和奶渣成品)4个关键取样点对应样品共计196份。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稳定碳、氮同位素比率。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稳定碳、氮同位素在酸奶、奶渣加工关键采样点间的差异;酸奶、奶渣加工过程中关键采样点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相关性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酸奶与牦牛乳、奶渣与牦牛乳稳定碳、氮同位素差异。【结果】酸奶加工过程中存在δ~(13)C、δ~(15)N分馏,δ~(13)C_(牦牛乳)>δ~(13)C_(40℃发酵6 h、牦牛酸奶)>δ~(13)C_(添加菌种后样品),分馏系数介于0.9996—1.0009,Δ_(牦牛乳-牦牛酸奶)为0.48‰;δ~(15)N_(煮沸5 min牦牛乳、40℃发酵6 h、牦牛酸奶)>δ~(15)N_(牦牛乳),分馏系数介于0.9993—1,Δ_(牦牛乳-牦牛酸奶)为-0.61‰;部分关键取样点间稳定碳、氮同位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奶渣加工过程中,δ~(13)C_(牦牛乳、煮沸10 h脱脂牦牛乳、奶渣)>δ~(13)C_(脱脂牦牛乳),分馏系数介于0.9995—1.0005,Δ_(牦牛乳-牦牛奶渣)为0,部分关键点样品间δ~(13)C存在显著负相关;各关键点样品δ~(15)N无显著差异,分馏值均为0。不同产地乳制品稳定碳、氮同位素差异极显著,聂荣县较嘉黎县牦牛乳制品δ~(13)C、δ~(15)N富集。【结论】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δ~(13)C、δ~(15)N存在分馏,添加菌种、发酵、离心脱脂过程导致δ~(13)C比值不同,加热使样品δ~(13)C、δ~(15)N发生变化。虽然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生稳定同位素分馏,但与产地相比,加工过程的影响较小,稳定碳、氮同位素可应用于牦牛乳制品产地溯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李勇
【目的】探讨多元素分析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判别牛肉产地的有效指标。【方法】在代表中国4大牛肉产区的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共取牛肉样品61个,进行脱脂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脱脂牛肉样品中的Na、Mg、Al、K、Ca、V、Mn、Fe、Co、Ni、Cu、Zn、Ga、As、Se、Sr、Zr、Mo、Sn、Sb、Ba、Pb共22种元素的含量,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牛肉样品中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Mn、Fe、Co、Zn、Ga、As、Se、Sr、Ba和P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区,吉林样品的Ni含量最高,贵州样品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淑敏 郭波莉 魏益民 樊明涛
【目的】探讨羊组织中C、N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在地域间的变化规律,为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进行羊肉产地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测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呼伦贝尔市3个牧区,重庆市和山东省菏泽市2个农区羊肉、羊颈毛及饲料样品中的δ13C和δ15N值,比较不同地域羊组织中稳定性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分析羊组织同位素组成的相关关系,结合羊的饲喂方式和地域环境,探讨C、N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地域羊组织的δ13C、δ15N值有显著性差异,其δ13C值与牧草δ13C值高度相关,主要受牧草种类的影响;δ15N值与饲料和地域环境有关。脱脂羊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耿元波 史晶晶
草地生态系统在区域气候变化及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草地土壤呼吸的区分是定量评价草地植被和土壤碳平衡的基础,有助于理解和预测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章中论述了稳定碳同位素13C和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在草地土壤呼吸区分中的应用。用于区分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呼吸的方法主要有:13C自然丰度法、FACE实验法、13C脉冲标记法;用于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方法主要有:同位素稀释法、模拟根际沉积物法、14CO2动态模型法、根系分泌物洗涤法。碳同位素法几乎不对草地土壤和植物根系产生干扰,可提高对土壤呼吸各组分的测算精度,在区分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等组分方面有较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炜炜 陈雪忠 姜亚洲 刘勇 胡芬 李圣法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2009年夏季东海中北部23种游泳动物的类群差异、种间和种内变异。结果显示,东海北部游泳动物种间C、N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大,δ15N值范围为6.9‰~13.4‰,1δ3C值为-20.7‰~-14.7‰。其中虾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7.06±1.43)‰,δ15N平均值为(10.26±0.84)‰;头足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6.54±0.97)‰,δ15N平均值为(11.68±0.62)‰;小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27±0.84)‰,δ15N平均值为(10.36±1.25)‰;大中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89±1.32)‰,δ15N平均值为(...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粒径谱 营养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晓龙 胡乐 熊飞 喻记新 翟东东 刘红艳 陈元元
为了解稳定同位素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的周转与分馏特征,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虾种、成虾)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投饲条件下(饲料、鱼糜)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半衰期和肌肉组织判别系数。结果表明,饲料组和鱼糜组虾种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8 5±0.000 7) d-1、(0.007 9±0.001 2) d-1,成虾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1 3±0.000 1) d-1、(0.000 9±0.000 4) d-1,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系数差异不显著。虾种的相对增长率(1.60、1.57)大于成虾(1.08、1.05),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相对增长率差异不大。相对于饲料组,鱼糜组虾种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在第7天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成虾组δ13C值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和成虾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均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0.020 8±0.004 0) d-1大于成虾(0.018 4±0.002 0) d-1。虾种和成虾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0.89‰±0.15‰、1.06‰±0.16‰,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3.42‰±0.08‰、3.63‰±0.13‰,虾种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均小于成虾。研究结果可为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食性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提高食源分析的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