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8)
2023(6811)
2022(5748)
2021(5328)
2020(4533)
2019(10074)
2018(10104)
2017(19173)
2016(10894)
2015(11981)
2014(11934)
2013(11671)
2012(11113)
2011(10068)
2010(10415)
2009(9819)
2008(10000)
2007(9151)
2006(8165)
2005(7688)
作者
(33921)
(28668)
(28564)
(27072)
(18248)
(13731)
(12735)
(11052)
(10881)
(10400)
(10143)
(9632)
(9542)
(9367)
(9296)
(8745)
(8600)
(8568)
(8473)
(8306)
(7506)
(7295)
(7068)
(6672)
(6560)
(6389)
(6387)
(6368)
(5940)
(5772)
学科
(40657)
经济(40578)
管理(36201)
(32030)
(27893)
企业(27893)
方法(15764)
(14998)
(14730)
数学(13210)
数学方法(13037)
(11190)
(10953)
中国(10911)
(10754)
业经(10184)
体制(9302)
(9140)
财务(9122)
财务管理(9098)
企业财务(8723)
(8184)
银行(8148)
(7976)
金融(7973)
(7784)
地方(7103)
环境(6865)
农业(6835)
(6735)
机构
大学(164724)
学院(162311)
(64103)
经济(62756)
研究(59242)
管理(56784)
理学(48980)
理学院(48294)
管理学(47290)
管理学院(46992)
中国(43273)
科学(38278)
(34748)
(33768)
(32816)
(31691)
研究所(28827)
业大(26380)
财经(25912)
(25873)
农业(25829)
中心(25390)
(23428)
北京(21488)
(21141)
(21065)
师范(20744)
经济学(20543)
(19950)
(19746)
基金
项目(108522)
科学(85373)
基金(80190)
研究(74780)
(71780)
国家(71239)
科学基金(60066)
社会(48234)
社会科(45652)
社会科学(45640)
(42490)
基金项目(42233)
自然(40089)
自然科(39169)
自然科学(39151)
自然科学基金(38498)
(36261)
教育(34988)
资助(32661)
编号(27864)
重点(25590)
(24584)
成果(24364)
(24255)
(22801)
(22757)
创新(21516)
计划(20922)
科研(20899)
课题(20877)
期刊
(74051)
经济(74051)
研究(48987)
中国(34311)
学报(33405)
(30827)
科学(28420)
(27752)
大学(24780)
学学(23735)
管理(22906)
农业(20101)
教育(15978)
(15268)
金融(15268)
财经(14032)
技术(12037)
(12036)
经济研究(11575)
业经(10987)
(10008)
(9965)
问题(9805)
业大(9270)
科技(8604)
农业大学(7806)
(7456)
技术经济(7196)
现代(7050)
世界(6973)
共检索到246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萱萱  刘春宇  谢贝昱  张淑淑  王丹阳  朱振元  
【目的】建立碱提甘蔗皮多糖的优化工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特征,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碱提甘蔗皮多糖(SPA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SPAP经Sevag法除蛋白、AB-8除色素后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多糖分子量分布,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进行单糖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4-硝基苯基-D-吡喃葡糖苷(PNPG)法测定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SP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氢氧化钠(NaOH)浓度5%、料液比1∶46(g·mL~(-1))、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SPAP得率达到10.84%。经除蛋白、色素后,SPAP含量达到86.54%,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分子量为3.03×103 kD,可能为吡喃型杂多糖,呈现α或β构型。此外,SPAP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78.31%。【结论】对碱提甘蔗皮多糖进行工艺优化,可有效利用原料、提高产出和效率;由HPLC、FT-IR、GC-MS等方面初步阐述了SPAP的结构特性,同时SPAP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潜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AP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琪  邓媛元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唐小俊  魏振承  池建伟  
【目的】建立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皂苷和多糖的优化工艺,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中皂苷和多糖的工艺条件,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皂苷和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结果】以含水质量分数13%的苦瓜干为原料,先提取皂苷后提取多糖的条件为,将其粉碎至200目后,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8,超声-微波协同萃取(50 W,20 kHz)16 min,在该条件下,皂苷提取率达2.51%。提取皂苷后的残渣,继续以水为溶剂,料液比1﹕14,pH 8.0,时间23 min,温度8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力东  张名位  郭祀远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张雁  唐小俊  
【目的】比较35个苦瓜品种的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用华南地区的35个主要苦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其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其中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法,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测定采用比色法,品种之间的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果肉和籽粒两个组织部位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品种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不同品种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变幅分别为1.17%~4.07%和0.16%~1.54%,变异系数分别为32%和38%,平均值分别为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君强  熊雯宇  黄莹  刘斌  
为了探明灰树花的降血糖与抗病毒作用,以及发挥活性作用的潜在活性物质,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灰树花,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种不同极性溶剂对其提取物进行分步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正丁醇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EV71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萃取物,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74.12±10.67)、(84.41±5.12)μg·mL~(-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正丁醇萃取物中含量较高(11.58%)的亚油酸甲酯可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和EV71表面活性位点相结合而发挥活性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郎蒙  李燕  蒋蔚薇  孙慧敏  宋益善  
该研究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在确认最佳生物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用超滤和G-25进行分离纯化,凝胶色谱法探究酶解液和多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5.9 h、料液比3.75:1、酶添加量0.062 g/g_((原料));酶解液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00 u以下,占98.63%;经超滤C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玉锋  韩雪梅  路福平  
[目的]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方法]采用α-PNPG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确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该菌发酵豆浆前后糖尿病重要指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为1.88mg/mL,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6.06%。[结论]得到了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萍  丁月  鲁群  谭军  张久亮  刘睿  
通过乙醇提取、液液萃取结合柱层析分离得到河南蜂胶和杨树胶中不同极性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判定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成分;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各分离组分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评价该分离组分体内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功效。结果显示,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效果最优,IC50值分别为39.03±2.76和28.28±3.79μg/mL,并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小鼠肠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血糖水平恢复和保持血糖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中皆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超  史正琴  向伟  黄先智  徐立  兰俊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其中DNJ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贡献程度。这可能为桑枝中DNJ的提取、分离及桑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极性分布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9-芴甲氧羰酰氯对DNJ进行衍生化,弥补其本身不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缺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在254 nm波长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因素试验分别求得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液料比的优化范围,以响应曲面法对超声-微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春  刘江  吴鑫  沈文杰  李军  师红玲  王振兴  
【目的】蛇莓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具有良好的生物和药用活性,目前对其抗氧化、降血糖、防治老年痴呆方面研究较少。【方法】以总酚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蛇莓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改良的荧光法考察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采用吸收光谱法考察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力。【结果】微波辅助提取蛇莓多酚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7%,料液质量体积比1∶18(W/V),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为112 s,在此条件下蛇莓总酚得率为5.21%;蛇莓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8.63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32.11μg/m L,铁还原能力为2 190.33μg Fe SO4/mg;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223.89μg/m L,低于标准对照物阿卡波糖(310.81μg/m L);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IC50值为202.95μg/m L。【结论】蛇莓多酚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能力,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防治老年痴呆药物的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慧娟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魏振承  马永轩  刘磊  邓媛元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苦瓜果肉中皂苷总含量、7种单体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为明确苦瓜中主要皂苷单体组成含量,筛选高皂苷含量及高活性的苦瓜品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13个苦瓜品种皂苷总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7种皂苷单体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同时分析组成含量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个不同品种苦瓜果肉皂苷总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含量变幅为(0.52—1.20)g/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昌俊  李叶云  王朝霞  
研究了从茶树鲜叶中提取 β 葡萄糖苷酶时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polyvinypolypyrrolidone ,PVPP)的加入量、缓冲液的选择、多酚类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部分特性。结果表明 :加入与鲜叶重量相等的PVPP可获得较高的酶活性 ;选用 0 1mol/L (离子强度为 0 7)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 (pH 6 0 )作为提取缓冲液可得到活性较高的酶液 ;浓度仅为 4mg/L的茶叶多酚类物质能使酶完全失活 ;β 巯基乙醇和EDTA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而甘油能提高酶活性 ,2~2 5mol/L的甘油效果较明显 ;NaCl对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得草  游灵  李爱华  牟含  陶永胜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野生酵母的半定量显色法,并对酵母糖苷酶提取液中β-葡萄糖苷酶的酿造适应性进行分析,为其在酿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宜宾白酒酒窖中分离的133株野生酵母为试验菌种,根据β-葡萄糖苷酶可以将七叶苷水解为七叶苷原并与Fe3+作用显棕黑色的原理,在96孔板上设计含七叶苷培养基,根据培养液的显色深度建立快速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野生酵母的半定量显色法,并研究优选菌株β-葡萄糖苷酶对葡萄酒酿造环境的适应性。【结果】初筛获得19株在七叶苷培养基上显色水平有差异的野生酵母菌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华  江昌俊  余有本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主要在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叶主脉的薄壁组织表达;不同品种之间的表达位置基本相似,但表达信号却有差异,以龙井43号最强,福鼎大白茶、槠叶齐次之,而大叶乌龙、迎霜最弱。结果还显示,不同季节的表达信号以春梢最强,秋梢次之,夏梢最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可成友  吴晓芳  刘世强  
寻找并鉴定玉米葡萄糖苷酶2(Glu2)新的突变类型。以单粒玉米自交系种子发芽5 ̄15d的幼苗为试材,提取葡萄糖苷酶进行电泳检测,对所发现的新的异型材料,提取正在表达高峰时期的RNA,并对其进行逆转录、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与发表过的Glu2的DNA序列相比较,发现有99.58%是相同的。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有99.64%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在第58个氨基酸由谷氨酰胺突变成谷氨酸;第212个氨基酸由谷氨酰胺突变成组氨酸。DNA序列分析是区别不同遗传性状以及新突变类型的根本方法,再加上氨基酸序列分析就能更进一步解释了造成遗传性状差异的根本原因。为深入研究性状变异和有目的的改良性状,起到积极的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朝瑞  陈佩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