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9)
- 2023(10669)
- 2022(9535)
- 2021(8943)
- 2020(7602)
- 2019(17587)
- 2018(17433)
- 2017(33830)
- 2016(18738)
- 2015(21036)
- 2014(20823)
- 2013(20834)
- 2012(18971)
- 2011(17018)
- 2010(16840)
- 2009(15102)
- 2008(14510)
- 2007(12426)
- 2006(10748)
- 2005(9101)
- 学科
- 济(70711)
- 经济(70633)
- 管理(50860)
- 业(48643)
- 企(39793)
- 企业(39793)
- 方法(35437)
- 数学(30964)
- 数学方法(30637)
- 农(19474)
- 财(18323)
- 学(17997)
- 中国(16853)
- 业经(15584)
- 地方(14307)
- 农业(13409)
- 和(12150)
- 理论(12070)
- 贸(11983)
- 贸易(11979)
- 易(11608)
- 环境(11554)
- 技术(11400)
- 制(10839)
- 务(10778)
- 财务(10719)
- 财务管理(10703)
- 企业财务(10098)
- 教育(10005)
- 划(9866)
- 机构
- 大学(263902)
- 学院(261646)
- 管理(104782)
- 济(97328)
- 经济(95152)
- 理学(92080)
- 理学院(91031)
- 管理学(89379)
- 管理学院(88935)
- 研究(86265)
- 中国(60908)
- 科学(58190)
- 京(56110)
- 农(48029)
- 业大(44921)
- 所(44151)
- 财(43841)
- 研究所(40760)
- 中心(38385)
- 农业(37872)
- 江(36867)
- 财经(36018)
- 北京(35132)
- 范(34410)
- 师范(34049)
- 经(32818)
- 院(31244)
- 州(29913)
- 技术(28144)
- 经济学(28079)
- 基金
- 项目(189330)
- 科学(147155)
- 基金(136586)
- 研究(134124)
- 家(120791)
- 国家(119814)
- 科学基金(101869)
- 社会(82225)
- 社会科(77869)
- 社会科学(77848)
- 省(74666)
- 基金项目(73822)
- 自然(68830)
- 自然科(67163)
- 自然科学(67144)
- 自然科学基金(65941)
- 划(63159)
- 教育(61088)
- 资助(56247)
- 编号(54510)
- 成果(43539)
- 重点(42259)
- 部(40742)
- 发(39602)
- 创(39126)
- 课题(37158)
- 科研(36819)
- 创新(36495)
- 计划(35899)
- 大学(34779)
共检索到36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美艳 陈栋 邱东昀 祝进 钟小江 宋海岩 李靖 杨文渊 江国良
【目的】找出碱性土上GF677与毛桃植株铁素分配规律和根部铁素吸收差异生理机制。【方法】对碱性土立地条件下GF677与毛桃不同时期不同器官全Fe含量及土壤相关化学性质进行动态测定,对生长根表面根毛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新梢旺盛生长期(3-5月),GF677叶片、枝条和根系全Fe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毛桃,雨季来临后(7-9月),GF677和毛桃各器官中全Fe含量差异较小。GF677在5月份能够富集根际土壤中的Fe素,且富集能力强于毛桃。而毛桃根际土壤pH的升高和营养元素的钝化与土壤中CO2-3和HCO-3含量较高有关。【结论】四川盆地紫色页岩碱性土桃树黄化主要生理性病因是铁素吸收障碍和铁素在桃树体内转运和再分配受阻,GF677在碱性土上通过增加生长根表面根毛数量和密度,增加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保证了Fe元素的同化与吸收,并且通过分泌某些酸性物质提高了根际土壤的有效Fe含量,降低了pH和碳酸根离子含量,从而保证了植株在碱性胁迫下的正常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栋 邱东昀 钟小江 祝进 宋海岩 李靖 杨文渊 江国良
【目的】找出碱性土上GF677与毛桃抗黄化能力差异的生理机制。【方法】对碱性土立地条件下GF677与毛桃不同时期叶片抗氧化系统以及植株枝条与根系相关生理生化进行动态测定,并运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不同时期叶片解剖结构。【结果】在碱性土上GF677叶片含铁卟啉为辅基的酶类POD、CAT酶活性更高,保证了体内活性氧的及时清除,而毛桃叶片MDA与相对电导率明显升高,叶肉细胞受损严重; GF677植株体内更多的营养物质是以可溶性淀粉形式储存于枝条中,而毛桃植株体内主要以可溶性糖形式储存于根系中。碱胁迫同时诱导了毛桃与GF677根系高铁还原酶活性的上升,但毛桃根系FCR活性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而GF677根系FCR活性会持续上升,GF677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适应碱胁迫,保持较高的FCR活性,从而保证对铁素的还原与吸收。【结论】GF677在碱性土上植株抗氧化系统、养分状况和根系铁还原能力均强于毛桃,进一步明确了GF677抗黄化的生理机制,为今后筛选抗碱抗黄化桃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海岩 陈栋 李靖 钟小江 杨文渊 祝进 江国良
【目的】探究桃砧木GF677与普通毛桃在碱性土上抗黄化生理机制,为抗性桃砧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GF677扦插苗和毛桃实生苗为材料,比较其在碱性土上不同时期叶绿素合成前体及组分含量差异。【结果】多数时期GF677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UrogenⅢ、ProtoⅨ、Mg-ProtoⅨ和原脱植基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毛桃; GF677叶片内ProtoⅨ、Mg-ProtoⅨ以及原脱植基叶绿素含量在受到碱胁迫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超越前期值,而毛桃恢复水平较低。【结论】毛桃叶绿素b含量各时期均极显著低于GF677,是导致毛桃叶片黄化的直接原因;叶片PBG→Uro、Uro→Proto两个合成步骤,及叶绿素循环中叶绿素a→叶绿素b转化是否受阻是桃砧木抗黄化能力的重要判断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云 姜丽娜 李向力 鲁旭阳 李春喜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Pb在小麦植株中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Pb含量和Pb累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是根>茎>子粒。在灌浆末期,各部位Pb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废弃物>叶>茎>叶鞘>颖片>穗轴>子粒,地上各部位Pb累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废弃物>茎>叶鞘>颖片>叶>子粒>穗轴。从结果还可以看出,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Pb的部位是根、废弃物、茎和叶,而子粒中Pb含量和累积量均比较低。小麦在生殖生长阶段的Pb吸收量大于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抽穗期和灌浆初期-灌浆中期Pb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关键词:
小麦 Pb 吸收 分配 累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葛慧敏 吴素芳 杨婷婷 罗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CO(NH2)2]为氮源,研究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植株大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和苗木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木的高度、基径、根冠比值、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有明显的影响。以50%NH+4-N+50%NO-3-N为氮源的苗高、基径、根冠比值、整株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的总表面积及平均直径、根尖数、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都最大;单一供应CO(NH2)2的苗木根系总长度和总体积最大,苗木整株和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苗木中的元素含量及积累量仅低于50%NH+4-N+50%NO-3...
关键词:
铁核桃 实生苗 氮素形态 生长 营养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海峰 高炳德 樊明寿 白艳姝
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喷施硒肥与种施硒肥基础上进行了2年的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硒肥效应的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富硒马铃薯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间,全株硒素含量变化在0.037~0.084 mg/kg,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5 d。各器官全生育期平均含量顺序是:叶0.137 mg/kg,茎0.063 mg/kg,块茎0.031 mg/kg。块茎中硒浓度变化在0.026~0.038 mg/kg。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硒素吸收累积量分别用一元三次式和Logistis方程可理想的模拟,全株硒素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40 d(块茎形成期),块茎硒素最快累积速...
关键词:
马铃薯 硒素 吸收分配 硒肥 吸收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潮海 梅沛沛 王群 郝四平
【目的】研究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植株N、P、K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池栽试验,模拟大田不同土层容重实际存在状况,将池土分为3个层次,各处理上层(0~20cm)土壤容重保持一致,播前按照处理要求调整各个处理20~40cm、40~60cm两个土层的土壤容重。【结果】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为K>P>N,这种影响在吐丝期表现尤为明显。N、P、K的积累量均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处理间差异显著。N、P、K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和转移率大小也受下层土壤容重的影响,特别是各个时期N、P、K在玉米生长中心中分配的比例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层...
关键词:
土壤容重 玉米 养分 吸收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君 张润生 段玉 妥德宝 赵沛义 李焕春 安昊
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钾肥肥料利用率,试验选用油用型向日葵品种S31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向日葵各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分配、积累规律及施钾肥效。结果表明:向日葵茎、叶的钾素吸收量呈现出相似的"S"型增长趋势,在出苗70d时(终花期)钾素吸收量达到最大值;花蕾的钾素吸收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110d时(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向日葵钾素的日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终花期;OPT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大,最大值为0.194g/(株·d);CK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小,最大值为0.112g/(株·d)。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以苗期最高为52%,到成熟...
关键词:
向日葵 钾肥 吸收 积累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胜 白艳殊 崔艳 于卓
为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控,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马铃薯钼吸收规律及施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CK)、有机肥(M)、氮磷肥(NP)、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M+NP)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向成熟期的推进,叶片中硼的含量大幅度上升,茎和块茎硼含量均缓慢下降。全生育期平均叶、茎、块茎硼含量分别为40.8,27.5,12.9 mg/kg;全株和块茎硼素吸收量动态变化可分别用一元三次方程和Logistic方程理想模拟。硼的最大吸收量出现在出苗后86 d(淀粉积累期),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5 d左右(块茎增长初期)。有机肥、氮磷肥均可显著促进硼的吸...
关键词:
马铃薯 硼 吸收分配 有机肥 氮磷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喜巧 杨文平 黄玲 梅沛沛 孟丽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
关键词:
红花 氮 磷 钾 营养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存德 程岩
以棕壤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容重对玉米根、茎、叶、种子中N、P、K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设计容重增加,在相同生育期同一玉米生理部位同一元素的积累下降,除根、茎中K含量随生育期先下降后上升外,其它元素含量在玉米生育期都下降。试验土样在设计容重小于1.3 g·cm-3时,容重对各项指标影响差异较小。各种元素在玉米不同生理部位随生育期变化有相对滞后现象,所以,对不同肥料的田间管理应该在作物相应生育期提前进行。
关键词:
容重 玉米 植株 养分吸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国良 汪有科 王得祥 蔺雨阳 杨涛
【目的】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梨枣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提供关键参数。【方法】通过分层分段挖掘法,对8年生梨枣人工林根区有效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梨枣根长密度分布呈典型的负指数型,根质量密度分布呈抛物线型,吸收根根长和根质量密度主要集中在距树干0~60 cm水平距离内,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73.5%和75%,其中最大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均在0~30 cm水平距离,其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56.77%和50.26%;在垂直方向上,梨枣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分布均呈幂函数型,吸收根系根长和根质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40 cm土...
关键词:
梨枣 有效根系 根系密度 根系的空间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福 牛燕芬 任禛 夏体渊 王定康 耿开友
【目的】为探明铁、钼营养对毛苕子苗期根瘤及植株生长生理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曲靖市的毛苕子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在去除铁盐和钼盐的Hoagland’s营养液中分别或同时加入0.01 mmol/L钼酸钠和0.2 mmol/L硫酸亚铁,研究铁、钼营养对毛苕子苗期根瘤及植株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铁、钼营养显著增加了毛苕子根瘤数目和重量,其中单独钼处理效果最好,在播种后的第105天时其根瘤数和根瘤重量分别高于对照近100%和150%;铁、钼营养使毛苕子的茎长度和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长度和根
关键词:
铁 钼 毛苕子 根瘤 生长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衍安 董佃朋 李坤 李新会 刘娣 李德全 束怀瑞
【目的】分析锌在苹果营养器官之间的分配特性以及锌铁交互关系,解释锌铁吸收和分配机制,指导合理施用锌铁肥料。【方法】测定了盛果期‘红富’士苹果缺锌小叶病树和正常树夏季不同器官的锌铁浓度;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通过溶液培养法培养幼苗,分析不同锌铁供应水平下营养器官的锌铁分配特性及其锌铁交互作用关系。【结果】夏季,缺锌小叶病树各器官锌浓度低于正常树,铁浓度高于正常树。水培试验中,锌铁供应水平提高,‘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锌铁累积均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依次是根>茎>叶;锌铁交互对根、茎、叶锌、铁浓度影响的显著性逐渐降低,缺锌时各器官转运系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泉 李刚华 陈依露 杨镒铭 徐晶晶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2010—2011年在大田试验下以富铁品系H9405和对照W1240为试验材料,设5个氮肥水平处理,研究不同铁含量水稻对Fe吸收和分配的差异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富铁品系H9405成熟期整个植株以及穗部枝梗、颖壳、米糠和精米4个部位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系W1240,主要原因是富铁品系H9405抽穗至成熟期Fe吸收量及成熟期Fe元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系W1240。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系成熟期植株各部位Fe含量、穗中Fe的分配均增加;精米中Fe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增幅H9405比W1240多。表明:氮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精米中的Fe含量,并且在富铁品系H9405中效果...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Fe含量 吸收与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