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9)
2023(6997)
2022(5909)
2021(5191)
2020(4333)
2019(9547)
2018(9096)
2017(16963)
2016(9410)
2015(10001)
2014(9453)
2013(9350)
2012(8579)
2011(7706)
2010(7380)
2009(6714)
2008(6550)
2007(5756)
2006(4904)
2005(4266)
作者
(31343)
(26101)
(25991)
(24275)
(16354)
(12763)
(11513)
(10290)
(10015)
(9009)
(8996)
(8609)
(8533)
(8345)
(8199)
(8116)
(8026)
(7862)
(7584)
(7494)
(6913)
(6530)
(6156)
(6041)
(5983)
(5805)
(5688)
(5652)
(5357)
(5346)
学科
(35075)
经济(35024)
管理(26190)
(25673)
(20033)
企业(20033)
方法(17539)
数学(15860)
数学方法(15719)
(10639)
(10118)
(10000)
中国(9032)
(8545)
贸易(8542)
(8341)
业经(7675)
农业(6998)
(6857)
财务(6855)
财务管理(6843)
企业财务(6534)
环境(6247)
(6168)
技术(5955)
(5298)
地方(5289)
银行(5246)
(5096)
金融(5096)
机构
大学(135339)
学院(133147)
(53612)
经济(52716)
研究(50709)
管理(47768)
理学(42558)
理学院(42011)
管理学(40975)
管理学院(40780)
(36856)
中国(36611)
科学(36337)
农业(29807)
业大(29002)
(28835)
(27992)
研究所(26095)
(22423)
中心(22333)
农业大学(20000)
(19301)
(18424)
财经(18416)
北京(17651)
(17005)
经济学(16983)
(16960)
(16958)
科学院(16433)
基金
项目(100308)
科学(77780)
基金(75060)
(71202)
国家(70668)
研究(61025)
科学基金(58464)
自然(42292)
自然科(41370)
自然科学(41351)
自然科学基金(40675)
社会(39905)
基金项目(39872)
(38710)
社会科(37894)
社会科学(37883)
(34246)
资助(30417)
教育(27272)
重点(23479)
计划(22980)
(21451)
(21151)
(21122)
编号(20770)
科研(20756)
科技(20619)
创新(19928)
(19673)
国家社会(17555)
期刊
(50772)
经济(50772)
学报(35323)
研究(33597)
(32090)
科学(28354)
大学(25039)
中国(24951)
学学(24346)
农业(21548)
(17293)
管理(16417)
(11842)
业大(10982)
(10098)
金融(10098)
经济研究(9859)
农业大学(9303)
(9005)
财经(8906)
技术(8565)
业经(8277)
教育(7858)
科技(7852)
(7650)
林业(7129)
问题(6996)
中国农业(6690)
自然(6453)
资源(6254)
共检索到18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尤毅娜  邓红  孟永宏  房杰  郭玉蓉  张英  
【目的】利用浓度为4.5%、p H 11.5的双氧水(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aHp)预处理苹果渣,研究其对苹果渣化学组分、木质素的去除率和纤维素酶的酶解得率的影响。【方法】以木质素的去除率为指标,优化aHp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经过过滤收集固体组分、干燥后,制得预处理后的苹果渣。根据aHp预处理前苹果渣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木质素的含量以及酶解总糖含量,分析aHp在最优预处理温度下,不同预处理时间对苹果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回收率,木质素的含量及去除率、酶解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鸭关  陈自宏  赵红艳  汪帆  徐玲  
【目的】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研究预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浓度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碱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碱和双氧水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为72 h、氢氧化钠浓度为3%、双氧水浓度为1%、固液质量比为1∶10,在此条件下,高丹草木质素去除率为77.09%。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高政权  孟春晓  王栋  
研究了亚铁离子、醋酸盐和双氧水三种化学因子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交叉影响和虾青素积累过程中藻体总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营养盐缺乏的前提下,添加45 mM醋酸盐和450μM亚铁离子,25℃,24 h连续光照,6 000 lx光强下进行逆境胁迫诱导,能够大大缩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周期,比空白对照提前一个月使藻细胞完全变红(显微观察)。但诱导过程中会造成部分藻细胞白化,自溶或破壁死亡,虾青素产量比空白对照下降了7.4%;在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过程中,藻体总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说明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积累可能以蛋白质的消耗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黄可龙  金密  魏琴琴  李志光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弱碱性预处理后进行酶解糖化,对预处理前后的稻草秸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预处理条件对稻草秸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损失率的影响,通过酶解还原糖的释放量来判断预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碱性预处理降低了稻草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了纤维素的含量,增加了纤维素酶与底物的酶解可及度,促进了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经2.0%NaOH、60℃、固液比1﹕12处理24h后的稻草秸秆,在pH5.0、加酶量31.2mg/g、45℃条件下酶解120h的还原糖达到了790.3mg/g,糖化率为81.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碱性预处理过的稻草秸秆孔隙度增大,机械组织暴露,酶解的有效比表面积增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苗利娟  韩锁义  张新友  黄冰艳  汤丰收  董文召  刘娟  王素霞  赵志芳  
为研究双氧水和赤霉素对打破怀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不等浓度的双氧水和赤霉素处理不同休眠时期的怀山药零余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双氧水和赤霉素均未打破刚收获的怀山药零余子的休眠。对于收获后60 d的怀山药零余子,2%和5%H2O2处理均比对照提早30 d出苗,处理60 d时发芽率分别为62%和56%,均明显高于对照(5%)。随着双氧水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出芽率明显降低,30%H2O2处理60 d时出芽率只有2%,低于对照。收获后60 d的零余子在赤霉素处理下,100、1000 mg/L赤霉素比对照提早出芽,处理60 d时,100 mg/L的赤霉素出芽率达30%,对照仅10%,随着浓度升高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姜涛  周文兵  袁雨  马忠华  
采用2%(m/V)H2SO4(稀酸)、2%NaOH(稀碱)和1%H2O2+2%NaOH(氧化+稀碱)3种化学方法对水葫芦秸秆和甘蔗渣进行预处理后酶解,分析预处理后各样品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去除率与酶解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水葫芦来说,3种预处理后的酶解产糖率差异不大,而对甘蔗渣来说,稀碱和氧化+稀碱预处理下的酶解产糖率显著高于稀酸预处理下的产糖率,并高于3种预处理后水葫芦样品的酶解产糖率,显示出甘蔗渣作为产糖原料的优越性。经预处理后的样品酶解产糖率与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和灰分的去除率成正比。氧化+稀碱预处理后甘蔗渣样品在12h的还原糖产率达81.54%,该预处理温度较低,原料利用率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红  徐勇  勇强  余世袁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溶出,同时产生乙酸、甲酸和糠醛等小分子降解产物。基于纤维素回收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分析,在蒸汽爆破强度系数达到4.239时(爆破温度210℃和保温时间10min)对红柳的预处理效果最佳,汽爆物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52.4%,残余木聚糖含量仅为2.01%,并生成0.76%甲酸和3.17%乙酸。采用每克纤维素20.0FPIU的纤维素酶用量水解5%(w/w)...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乐谦  杨力  马惠玲  魏雅君  
【目的】研究以外源乙烯为主的预处理对‘秦冠’苹果果实细胞壁物质降解和出汁率的影响,为开发新的苹果果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冠’苹果果实为试材,采用500mg/L乙烯利(E1)和100mg/L乙烯利配合60℃热水(E2)处理后,于室温堆放,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每3d测定1次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纤维素酶(CS)和木聚糖酶(Xyl)活性及细胞壁物质含量和果实出汁率。【结果】E1处理苹果果实的PG、PME、CS和Xyl活性均较对照逐渐提高,分别于第12,12,9,6天出现高峰。处理12d后,E1果实细胞壁多糖中,果胶类多糖以CDTA-2溶性部分降解、半纤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保伟  盛敏  来航线  岳田利  乔正良  
研究了高温、酸解、酶解和菌解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苹果渣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苹果渣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大,且对其有很好的灭菌作用;酸解、酶解和菌解后的苹果渣中,还原糖含量均显著增加;酸解时,当pH=1,T=121℃,20~60 m in时,还原糖含量随酸解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3种供试纤维素酶中,3#酶的降解效果最好;21株供试菌中,FG 03的降解效果最好,FG 07,FG 10和FG 11的降解效果次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峰  张万忠  王云山  苏志国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小林  刘婧  马晓娟  曹石林  陈礼辉  黄六莲  
采用中性亚硫酸盐对蔗渣进行预处理,研究了脱木素率对蔗渣中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率越高,纤维素酶水解的转化率也越高;较优的脱木素率为45%,其对应的葡萄糖回收率约为80%.糖化后葡萄糖的回收率与脱木素率和预处理后固体基质得率的对应变化趋势均呈Boltzmann函数关系.达到相同葡萄糖回收率时,初始亚硫酸钠用量越大,预处理液中残余硫化物的浓度也越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李晓宏  
为提高水稻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采用磷酸-丙酮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水稻秸秆粒径、固液比、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预处理前后水稻秸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粒径≤380μm、固液比1∶8、温度80℃、处理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的水稻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从未处理水稻秸秆的18.6%提高到预处理后的65.4%。SEM分析表明,经磷酸-丙酮预处理,水稻秸秆晶状结构遭到破坏,并崩解为碎片,从而使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显著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陈介南  赵星  张林  詹鹏  王芳  成希杰  
以稀磷酸浸渍结合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杨木屑为原料,研究了酶解时间,酶量,酶比对酸爆杨木酶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产乙醇的验证实验,并采用SEM,GC,GC/MS等方法进行了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酸爆杨木有效的破坏了木质纤维结构,使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80.5%。酸爆杨木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酶量15 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796,酶解12 h,在此条件下,底物浓度为10%w/v酶解可得还原糖56.86 G/L,酶解糖化率70.49%。,经SSCF发酵72 h,得乙醇浓度30.03 G/L,乙醇得率可达81.6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付菊  多杰当智  付生云  马敏  赵宇田  常兰  
为研究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肝组织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20尾平均体重为(97.68±0.12) g的青海湖裸鲤,随机分为三组:中度低氧组(3.0±0.1) mg/L、重度低氧组(0.7±0.1) mg/L和常氧组(8.4±0.1) mg/L,于低氧胁迫8 h和24 h,观察肝组织结构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青海湖裸鲤肝血窦扩张,血窦内红细胞数量增多,中度低氧对肝组织显微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未造成损伤,线粒体排列整齐,形态正常,但重度低氧使肝细胞出现空泡化,且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肝细胞空泡变性更严重,重度低氧24 h时线粒体数量减少,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中度低氧胁迫后显著升高,重度低氧胁迫后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肝组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影响;中度低氧对丙二醛(MDA)含量无影响,但重度低氧使MDA含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肝组织造成氧化应激,但中度低氧对肝组织结构和线粒体未造成损伤,重度低氧导致肝组织结构及线粒体损伤,且低氧胁迫后肝组织通过调整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氧适应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管舒仪  窦妍  蔡晓丹  陈欣玥  张笑  杨明琰  
[目的]研究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p-TsOH)耦合碱性过氧化氢(AHP)预处理对不同木质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为农林废弃物纤维素生物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p-TsOH处理(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处理20 min)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先用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处理20 min,之后用pH 11.5、体积分数2%H_2O_2于50℃、120 r/min恒温振荡器中反应12h)2种方法对3种材料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3种材料化学组成、形态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晶度、保水值)的影响,并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5,10,15FPU/g,以纤维素质量计算)及不同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分步糖化发酵)对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3种材料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结果]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明显提高,其中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的效果更明显,该法处理的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97.01%,96.50%和94.01%,半纤维素脱除率分别为82.50%,84.21%和81.19%,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87.97%,87.85%和90.53%。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微观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晶度及保水值均明显增加。纤维素酶添加量5 FPU/g、酶解72 h时,芒草秆和小麦秸秆的酶解率均超过90%,而杨木的酶解率为78%;纤维素酶添加量15 FPU/g、酶解12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的酶解率达到100%,杨木的酶解率为73%;纤维素酶添加量10 FPU/g、酶解24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酶解率均达到95%以上。当底物质量浓度为130 g/L、纤维素酶加量为10 FPU/g、发酵96 h时,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同步糖化发酵的乙醇产率分别为92.63%,90.07%和88.00%,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工艺的乙醇产率(86.40%,84.21%和78.09%)。[结论]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可以在温和水溶液条件下选择性脱除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到富含纤维素的样品,对不同原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应用前景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