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1)
- 2023(5018)
- 2022(4126)
- 2021(3683)
- 2020(3003)
- 2019(6499)
- 2018(6144)
- 2017(11401)
- 2016(6303)
- 2015(6496)
- 2014(6104)
- 2013(5904)
- 2012(5239)
- 2011(4609)
- 2010(4353)
- 2009(3927)
- 2008(3740)
- 2007(3060)
- 2006(2534)
- 2005(2014)
- 学科
- 济(22646)
- 经济(22617)
- 业(17970)
- 管理(17866)
- 企(13640)
- 企业(13640)
- 方法(11507)
- 数学(10602)
- 数学方法(10524)
- 农(7082)
- 财(6532)
- 贸(6353)
- 贸易(6353)
- 易(6216)
- 学(5797)
- 中国(5528)
- 业经(5343)
- 农业(5043)
- 技术(4476)
- 环境(4288)
- 务(4176)
- 财务(4175)
- 财务管理(4171)
- 企业财务(3983)
- 产业(3733)
- 制(3668)
- 划(3479)
- 出(3362)
- 地方(3350)
- 银(3310)
- 机构
- 大学(88409)
- 学院(87882)
- 济(35609)
- 经济(35124)
- 管理(33907)
- 研究(31222)
- 理学(30825)
- 理学院(30475)
- 管理学(29928)
- 管理学院(29796)
- 农(25135)
- 科学(22672)
- 中国(21810)
- 农业(20468)
- 业大(20235)
- 京(17555)
- 所(16958)
- 研究所(16186)
- 农业大学(14051)
- 财(13893)
- 中心(13799)
- 财经(12042)
- 江(11705)
- 院(11430)
- 经(11170)
- 经济学(11015)
- 室(10739)
- 业(10604)
- 省(10543)
- 实验(10313)
- 基金
- 项目(70018)
- 科学(54280)
- 基金(52426)
- 家(49892)
- 国家(49490)
- 研究(42498)
- 科学基金(40985)
- 自然(29227)
- 社会(28772)
- 基金项目(28689)
- 自然科(28597)
- 自然科学(28583)
- 自然科学基金(28122)
- 省(27446)
- 社会科(27412)
- 社会科学(27404)
- 划(23987)
- 资助(20105)
- 教育(18568)
- 重点(16118)
- 计划(16096)
- 创(15206)
- 部(14819)
- 发(14695)
- 科技(14567)
- 科研(14509)
- 业(14422)
- 编号(14375)
- 创新(14272)
- 农(12766)
共检索到11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王运华 薛银娟
经两年的土培试验初步确定芝麻生长的土壤有效硼诊断指标为:小于0.2 mg/kg为严重缺乏,0.2—0.4 mg/kg为轻度缺乏,0.4—0.8 mg/kg为适宜浓度范围,超过1.0—1.5mg/kg为硼过量。缺硼使芝麻茎顶端生长点的生长分化缓慢或停止,严重时生长点坏死,而侧芽增生形成多头状。叶片小并呈齿状的新月形,同时叶片变薄变脆,茎基易腐烂倒伏。缺硼和硼过量均降低芝麻的产量。田间试验结果,单施硼肥增产不显著,而在适量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硼肥能显著地增加芝麻的产量。
关键词:
芝麻 硼 缺硼症状 氮磷硼配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王运华
缺硼使芝麻植株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叶片除表面变形,气孔关闭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叶脉小且维管束相对少,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同时叶绿体发育不全,叶绿体数量减少,因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柄和茎的维管束导管小且次生化程度低,细胞排列紊乱。此外芝麻叶的线粒体以及花粉粒等也受到了缺硼的影响。
关键词:
芝麻 硼营养 解剖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涛 李国强 周萌 陈丹丹 陈志君 郑国清
【目的】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渍害胁迫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郑芝13和郑98N09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花期和盛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芝麻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渍害延缓芝麻生长发育,使芝麻叶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品种间差异显著,渍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2)渍害抑制芝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使干物质向茎杆中转运比例增大,减少了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容易形成秕籽,降低产量。(3)同一时期渍水时间越长,对芝麻产量构成的影响越大。渍水处理后,产量的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瑾 周立杰 李玉荣 程增书 陈四龙 田立荣 张朋娟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芝128为材料,进行了单垄先播种后覆膜(T1)、单垄先覆膜后播种(T2)、双垄先播种后覆膜(T3)、双垄先覆膜后播种(T4)、双垄不覆膜(T5)和平地播种种植(CK)6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采用GGE双标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在不同栽培方式下性状和产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以T3和T4处理下,植株茎秆粗壮、始蒴高度最低、绿叶数最多、落叶高度最矮、空梢尖最短、病害最轻,并且在此处理下株蒴数、千粒重和产量最高。GGE双标图法通过图解方式可直观清晰地标识出最有利于芝麻生长发育的处理,为栽培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双玲 张体德 卫文星 张海洋 路凤银 梅鸿献
以 4 0 ,6 0 ,8 0 ,10 0kR 4种剂量的6 0 Coγ射线对豫芝 4号、郑 95- 8、豫芝 11号 3个芝麻品种的风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播种。结果表明 :种子处理后芝麻产量提高 4 93%~ 2 2 30 %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对辐射处理的剂量反应不同 ;各品种在其最佳剂量下 ,芝麻的农艺性状有所改进。
关键词:
种子处理 芝麻 γ-辐射 产量 农艺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双玲 高桐梅 张海洋 孙梅英 刘焱 张仙美 郑永战 苗红梅 王永宏 李香芝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
关键词:
芝麻 打顶时期 产量 品质 光合特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筱晓
很多年前,柴继军还是个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他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用特快专递寄来的照片,但由于题材和版面所限,实际上能用的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剩下的往往会被扔掉,柴继军觉得这样做非常可惜,因为他知道,拍一组好图片很不容易,有些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的。于是,他试着把一些照片转给其他媒体的同行使用,然后再将稿费邮寄给投稿者。虽然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但柴继军觉得这样做很有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建成
“芝麻”也要“抢”苏建成(朔州市山阴县土地局)某县一房地产公司在建造商品住宅时,贪图豪华、讲求高贵,商品楼房建成后,几乎无人问津。“一个个大西瓜”尽管惹人喜爱、撩人心扉,却无人敢动“刀”品尝。几百万资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令人痛惜而感慨不已。这几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永彪 李吕木 钱坤 匡后坤 汪双喜 许发芝 丁小玲 张莉 陈文帮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d,分为前期(1~15d)和后期(16~40d)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文星 丁法元 李开军
通过对芝麻杂种8809及其亲本(A和B)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系统观测,用微机模拟出各自的Logistic生长方程,以最终生长量、平均生长强度和最大生长强度对各器官的优势表现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杂交种及亲本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除根茎外,杂交种各器官生长曲线拐点均介于两亲本之间,在最终生长量、平均生长强度和最大生长强度方面,杂种均比亲本表现出较强优势,而且杂种整株和营养器官的生长优势比其生殖生长优势更强。在出苗后53~64天之间,杂种生殖生长强度显著高于两亲本。
关键词:
芝麻 杂种优势 Logistic方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永彪 李吕木 钱坤 匡后坤 汪双喜 许发芝 丁小玲 张莉 陈文帮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 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 d,分为前期(1~15 d)和后期(16~40 d) 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青丽 张海洋 苗红梅 段迎辉 魏其超 汪学德
为了研究渍害胁迫对芝麻籽粒及制油品质的影响,以豫芝11号等6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在芝麻生长-盛花期时,采用耐渍池分别进行0,36 h的连续淹水处理,成熟后收集芝麻籽粒,并从籽粒的外观、营养组分、矿物质及油制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渍害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芝麻籽粒种皮颜色变深,瘪粒增多,降低了芝麻的商品价值,但不改变芝麻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其平均值分别在3.00,1.80 mm左右。渍害胁迫使籽粒中的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73%~2.03%,-0.10%~-2.16%,-0.93%~5.80%;同时也导致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的增加。胁迫处理使矿物质元素Ca、K、Mg、Na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a元素随着品种不同,不存在规律一致的变化。但是K、Mg、N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芝麻油制品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酸值和过氧化值基本呈升高趋势(品种M5的过氧化值例外),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花生酸、亚麻酸、棕榈油酸含量存在一定变化,微量成分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
关键词:
芝麻 渍害胁迫 籽粒 芝麻油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承齐 刘艳阳 江晓林 孙知雨 杜振伟 武轲 梅鸿献 郑永战
【目的】通过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产量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及预测候选基因,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式提高芝麻产量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363份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芝麻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2年2点4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单株产量、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株高、主茎果轴长、始蒴高度和表观收获指数)的表型值,借助覆盖全基因组的42 781个SNP标记,利用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multi-locus random-SNP-effect mixed linear model,mrMLM)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预测候选基因。【结果】在4个不同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6.51%—33.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数、株高、主茎果轴长、表观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10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在2018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47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63%—17.29%;在2019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94%—11.90%;在2018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2.15%—15.90%;在2019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53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25%—11.13%;在4个环境的综合BLUP条件下检测到7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44%—13.58%。上述210个SNP涉及到175个位点,其中10个位点在3个及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这10个位点基因组区域内,共鉴定到214个候选基因,其中156个候选基因具有功能注释,主要涉及植物代谢、生物调控、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根据功能注释筛选出4个可能与芝麻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SIN_1006338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3(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3-like),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SIN_1024330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负向调控植物细胞和器官的伸长;SIN_1014512编码吲哚-3-乙酸-酰胺合成酶GH3.6(indole-3-acetic acid-amido synthetase GH3.6),参与调控茎和下胚轴细胞的伸长生长;SIN_1011473编码泛素受体蛋白DA1(protein DA1-like),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增殖周期。【结论】通过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75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筛选出4个可能与产量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家荣 郑永战 徐如强
对410份芝麻种质分析表明,脂肪平均含量为53.13%,变异系数为3.5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6.39%,变异系数为7.03%,并建立了二者的回归方程。分析出脂肪中有6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总和在80%以上。脂肪酸组分对脂肪含量的通径分析表明,油酸和亚油酸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6907和0.9322。筛选出19个脂肪含量高达56%以上,同时又具有蛋白质、油酸、亚油酸优质性状的品种。探讨了粒色与营养品质的关系,表明脂肪含量随着粒色加深而下降,显示出芝麻品种的粒色演进为黑粒——褐粒——黄粒——白粒。
关键词:
芝麻种质 营养品质 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